7月3日,長達887頁的“大而美法案”在218票對214票的微弱優勢下闖關成功。
看著特朗普在獨立日慶典上志得意滿舞動的身影,無數美國人心中卻飄起一片沉重的陰霾,這份被共和黨力捧的“巨無霸法案”,真如其名般宏大而美好?還是將在美國經濟的土地上埋下一顆巨大的隱雷?
令人意外的是,被美國視為最大戰略競爭對手的中國,這次卻選擇了出奇的沉默。大洋彼岸的《紐約時報》發問:為何中國沒有對這份可能給自身帶來巨大風險的法案厲聲批判?
而答案只有一句話:你會阻止敵人犯錯嗎?
華麗外衣下的現實
名義上的“美”,掩蓋不住本質上的分裂。
這個龐大的法案看似覆蓋了諸多群體:小費收入免稅、加班工資抵稅、兒童抵免略增,雖然包裝得花團錦簇,但掀開華麗的外衣,底子里卻是赤裸裸的劫貧濟富。
年收入在20萬至50萬美元的家庭,能享受州稅地方稅抵扣大幅提高的優惠,坐擁房產的富裕階層因遺產稅起征點翻倍而受益,企業更是笑納了稅率永久性鎖定在21%的大禮包。
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冰冷的數據:最富有的家庭一年憑空多出約12000美元,中產多了幾百塊“安慰金”,最貧困的人群,反而每年還要損失1600美元。
巨大的稅收窟窿(預計10年少收4.5萬億美元)從何處填補?
法案對準了最脆弱群體的救命糧!高達1萬億美元的醫療補助資金削減,意味著1200萬低收入者將在未來十年失去醫保的庇護,他們中的許多是掙扎在鄉村地區的病弱老人。
削減糧食券計劃資格,可能再砍3000億美元,饑餓的風險將如影隨形。
可以說,這場游戲里,富人舉杯暢飲,而貧窮與絕望卻在底層悄然蔓延。
更驚心的是債務滾燙的“雪球”,法案粗暴地提高了5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這意味著未來十年美國聯邦赤字將再激增3.3萬億美元,到2034年,國債將史無前例地堆高到GDP的124%!
冰冷的數字后,是國債利息支出已然壓過龐大軍費開支的殘酷現實。這哪是獻禮,分明是給美國的子孫后代埋下財政破產的定時炸彈。
因此,反映最激烈的馬斯克,作為特朗普的昔日盟友,連續在社交平臺上炮轟“大而美”法案“重創未來產業”,威脅組建新政黨,兩人矛盾激化至特朗普暗示驅逐馬斯克出境。
不過,奇怪的是,面對美國這步兇險的棋局,為何中國表現得波瀾不驚?這并非懦弱,反而是極其冷靜甚至高明的觀察與抉擇。
沉默背后的實力突圍
在當下國際博弈的脆弱時節,每一句來自北京的尖銳點評,都可能被華盛頓鷹派扭曲為攻擊的彈藥。
尤其是特朗普政府,需要敵人來標榜自己的“強大”,中國此時保持克制,不給對方任何轉移焦點、煽動反華情緒的由頭,若貿然開口指責,只會落入為特朗普內政背鍋、充當統一美國輿論犧牲品的陷阱。
與其費力不討好地抨擊,不如冷眼觀察敵人如何陷入泥潭。
畢竟,明眼人都能看得出,美國的巨額的國防擴張,如天價的“金色穹頂”導彈防御系統,終止清潔能源激勵轉而為傳統化石能源“輸血”,甚至不惜撕裂盟友關系強賣高價能源……這些“大而美”法案所推動的方向,無不是戰略方向與時代進程的逆向而行。
而美國透支自身長遠國力,在錯誤的方向上加速“踩油門”,消耗本可用于內部再生的龐大資源。這種戰略上的自我消耗,本身就是美國最大戰略對手樂于目睹的“非對稱消耗戰”。
所以,中國的沉默背后,何嘗不是一種對敵人正在“自我削弱”的戰略判斷與“請對方繼續”的默許?
不過,中國的“安靜”不等于無所作為。面對滾雪球般膨脹的美債風險,中國對美元資產的信任度在持續下降。
2025年3月,單月拋售189億美元美債,持倉降至7654億美元的歷史冰點,直接導致10年期美債收益率飆升至4.5%。
而美國6月需償還6.5萬億美元到期債務,相當于德國全年GDP10。此時減持無異于向債務火藥桶投擲火柴。
日本早已身體力行,4月因美國“對等關稅”重創出口,日本首相石破茂下令拋售500億美債,美債收益率應聲暴漲。
特朗普政府火速暫停對日關稅,才穩住陣腳,但盟友倒戈印證了渣打銀行的警告:美元霸權已出現結構性裂縫。
而中國的金融突圍不止于減持。
2025年人民幣跨境支付占比達28%,央行與40國簽訂貨幣互換協議,而黃金儲備占比從3%翻倍至6%,7377萬盎司實物黃金成為去美元化的錨。
更關鍵的落子在數字貨幣戰場,日前,美國通過《GENIUS穩定幣法案》試圖將美元霸權延伸至虛擬貨幣時,中國同步推進數字人民幣跨境結算,直擊美國債務危機軟肋。
這些無聲的金融布局,既是維護自身經濟安全的屏障,也是對美元霸權和美國財政無限透支行為的被動防御與主動脫鉤嘗試。
與此同時,中國也正在借機鞏固實體經濟根基。
2025年二季度數據顯示,對東盟出口增長23%,抵消了對美出口下滑。特斯拉上海工廠逆勢擴產,寧德時代匈牙利基地投產,光伏龍頭轉向中東綠氫項目。
換句話說,中國需以供應鏈實力為錨發展穩定幣,將制造業優勢轉化為金融話語權。
中國深知,美國的問題根源在自身,絕非外力所能扭轉。與其徒勞地喊話,不如專注做好自己的事:化解國內經濟挑戰、推動產業升級、深化區域合作。
也可以說,美國深陷內部撕裂與財政困境,反而給中國爭取了寶貴的戰略時間和空間。
而特朗普以為簽署“大而美”是他的榮光時刻,但這會不會是又一個加速美利堅自我透支的戰略敗筆?想必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