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斯克第一次和特朗普撕破臉,就曾高調宣布要成立一個“美國黨”,只不過當時所有人都認為他這樣的論調有點不切實際,尤其是在他向特朗普服軟之后,成立新政黨的行為更是成了笑談,究其原因,還是美國兩黨對立早已達成了微妙的政局平衡。
然而,誰也沒想到,明明已經“低頭”的馬斯克突然卷土重來,看來之前的種種都是表演,而且這次言之鑿鑿要砸下超過百億美金的啟動資金來為“美國黨”的成立鋪路,如今最新一期支持率出爐,那些曾經嘲笑他的人,這次可真的笑不出來了。
難道說馬斯克真有打破美國兩黨平衡的可能?又究竟是誰,成了馬斯克敢于挑戰特朗普權威的后盾?
美國兩黨相爭的后遺癥
自由女神像下,一種無聲的疲憊正在像病毒一樣蔓延,這不是華爾街的金融報告,也不是經濟學家的預測模型。它是一種真實得能用體溫感受到的壓力,滲透在每一塊漲價的黃油、每一次加油時的心悸、每一份失業的名單之中。
新聞里永遠是那兩群人,為了墮胎、持槍、或是某個雕像該不該推倒而吵得面紅耳赤。共和黨和民主黨的爭斗日復一日,占據了所有頭條,仿佛這才是美國唯一的議題。可這些議員卻忘了,組成一個國家最堅實的基石,是那些最容易被忽略的平民。
“他們在國會山互相吐口水,可誰在乎我的錢包已經比臉還干凈?”社交媒體上的一句牢騷,戳中了無數人的心窩。原以為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平民的生活也應該是輕松愜意,且幸福美滿的,可事實卻和想象差距甚遠。
就在今年年初,大量中美網友隔著太平洋開啟了“賽博對賬”,這一比不要緊,原來真實的中國與美國媒體宣揚的“落后”完全大相徑庭,而中國網友也為美國民眾的疲于奔波而感到不可思議。對于這一點,美國民眾心里清楚,這就是兩黨相爭的后遺癥。
有人開始嘗試打破平衡
就在這時,那個想把人類送上火星的家伙,從天而降。埃隆·馬斯克,從幫助特朗普重返白宮那一刻,他就發現原來用錢就能砸開白宮的大門。與此同時,他還為兩黨都開過支票,他的新能源車和火箭,一度被視為美國的驕傲,是能拿到國家補貼的“乖孩子”。
但風向變得太快,當美國國會通過“大而美法案”,補貼被削減,項目被刁難,他猛然發現,在華盛頓的游戲規則里,根本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籌碼。他也試過抗爭,尤其是希望特朗普能夠念及舊情,但卻只得到對方一句“他應該回到非洲老家”。
工程師的腦回路,天生就厭惡無休止的扯皮,一個問題,要么解決它,要么繞開它。當他意識到舊系統已經無法修復時,他選擇用硅谷的方式,對華盛頓進行一次“降維打擊”。尤其是被特朗普“極盡羞辱”之后,他決定用自己的方法找回尊嚴。
他相信,既然特朗普能以商人身份競選總統,那么他也能用同樣的方法改變美國政局。他沒開新聞發布會,也沒寫萬字宣言,他只是打開了自己的社交平臺,像發布一款新車一樣,發起了一次全民“市場調研”:“我們甩開共和黨和民主黨,自己干,怎么樣?”
馬斯克的后盾
結果讓所有人都傻眼了,24小時,上百萬人用點擊投出了自己的選票,支持率高到離譜,達到了罕見的64.4%。從這一刻開始,這就已經不再是一個億萬富翁的自娛自樂,而是無數被壓抑許久的聲音,借著他的手,發出了一聲集體怒吼。
英國媒體跟進的民調,更是給這把火澆上了一桶油:四成美國人,居然真的愿意支持一個連名字都還沒想好的新政黨。這些人里,有對他死心塌地的信徒,但更多的是那些受夠了現狀、猶豫不決的中間派,他們相信,馬斯克的破局,或許能改變這個千瘡百孔的美國。
更令人玩味的是,一些體制內的老江湖也開始“不講武德”。前白宮高官、億萬富翁馬克·庫班,這些人精一樣的人物,竟然公開為馬斯克的想法點贊。很明顯,他們不一定是要改變什么,只是希望不要錯過這場可能改變美國歷史的好戲而已。
但對于已經達成微妙平衡的美國兩黨來說,這無異于一場政治地震。那些習慣了非黑即白、非紅即藍的分析家們,第一次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原來建制派的堡壘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就連特朗普都直言不諱,指責馬斯克是一列“失控的火車”。
規則難以輕松打破
但歷史的慣性,是比火箭還重的東西。美國的兩黨制,像一座用“贏者通吃”規則筑成的堅固堡壘,已經屹立了近一百七十年。總統寶座從未旁落,國會山超過98%的椅子,都涂著紅色或藍色。比說再加上一種顏色,就是再加進一把椅子,都難上加難。
“投給第三黨,等于浪費選票。”這句魔咒,像幽靈一樣盤旋在美國上空,讓無數次的反抗最終都歸于沉寂。當年的富豪羅斯·佩羅,手握近兩成普選票,結果連一張選舉人票都沒拿到,成了后來者心中永遠的痛。而且,舊系統的反擊,比龍卷風來得還快。
共和黨那邊立刻動手,凍結了馬斯克太空探索公司的幾筆大合同,特朗普的鐵桿支持者甚至公開喊話,讓他“滾出美國”。民主黨則在暗地里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們最怕的,就是那些搖擺不定的中間選民,被馬斯克連鍋端走。
背后有人支持,也不代表就真的能成。華爾街的反應最為直接,特斯拉股價應聲大跌,幾百億美金瞬間蒸發。這既是警告,也是一種赤裸裸的規訓:小子,別忘了是誰在喂你。不過,擁有將近4000億美元身價的馬斯克,也有足以應對的底氣。
美國政治體制的裂縫
這場豪賭的真正看點,其實早已不是馬斯克個人的輸贏。他像一個魯莽的探險家,一腳踩空,卻意外發現了整個國家腳下那道深不見底的裂縫。民調顯示,近六成美國人,都生活在對國家分裂的恐懼之中。
聽證會上,當議員質問他“你這種超級富豪,哪懂普通人的生活?”時,馬斯克直接甩出了自己加州公司的電費單,對著所有人咆哮:“我的十萬員工,每天都在為這見鬼的電價發愁!而你們兩黨除了互相指責,到底為他們做了什么?”
這段視頻被剪輯后在網上瘋傳,評論區里,小企業主們像找到了組織,開始集體傾訴:“我的電費單比上個月的營業額還高!”“每次去加油站,都像在開彩票,猜今天油價漲了多少。”
這些粗糙、樸素的抱怨,比任何政治演說都更有力量,它們匯集在一起,清晰地勾勒出了那道裂縫的輪廓——一邊是高高在上的政治表演,另一邊,是為生計所困的真實人間。
結語
馬斯克扔下的那顆石子,最終能否砸穿百年堡壘,沒人知道。但這顆石子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它讓所有人都清清楚楚地看見,那座看似堅不可摧的堡壘墻身上,爬滿了裂痕。
牽制美國多年的舊秩序正在崩裂,新世界還在醞釀,無人知曉懸崖之后是什么,但每個人都聽到了腳下傳來的轟鳴,而馬斯克,或許就是這個改變美國歷史的人,你覺得呢?
信息來源:
央視新聞2025-07-06《馬斯克要成立新政黨 是紙上談兵還是未來可期?》
紅星新聞2025-07-05《雖然超65%的人同意,馬斯克心心念念的“美國黨”最終或是一場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