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教育的認知,決定了子女學習成就中能取得的高度。很多家長都羨慕那些高考狀元,羨慕他們的高分,羨慕他們能考上名牌大學,更羨慕他們的父母,擁有這么優(yōu)秀的孩子。
作為家長,在教育這條路上免不了有攀比心,會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也會失望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能像別人家的孩子那樣交出高分答卷。
可家長們不知道的是,父母對教育認知的鴻溝,不僅會催生出畸形的嫉妒心理,還會在無意識間傷害自己的孩子,有些話哪怕不是當面說出口,也會在無形之中成為一根刺,深深地扎進孩子的心中。
一母親含淚哭訴:我女兒高考才考了580分,被網(wǎng)友嘲諷認知低下
一個高考成績?yōu)?84分的女孩,滿懷期待地將成績單發(fā)給母親,卻遲遲沒有收到回應,無意中,她看到了母親向閨蜜哭訴的聊天記錄:“我女兒考得不好,把我氣哭了,本來以為她至少能考600分以上的”。
這位女孩平時成績在550分左右,此次高考她超水平發(fā)揮,達到了584分。對她而言,這是一個值得慶祝的重大突破??稍诳吹竭@些聊天記錄后,女孩徹底心碎了,她不明白為什么自己已經(jīng)超常發(fā)揮,卻依然得不到母親的認可和肯定。
女孩在出分的第一時間就把“超常發(fā)揮”的好消息告訴了母親,期待著母親的夸獎和認可,沒想到回應她的只有冷漠。直到后來女孩才得知,母親之所以不滿意,是因為閨蜜的兒子去年考了600分,而自己作為對照組,在母親的眼中顯然是拿不出手的。
女孩沒有埋怨過母親的疏忽,她一直認為自己不夠聰明,需要更加努力。面對母親的失望,她內(nèi)心深受打擊:“我已經(jīng)盡力了,為什么還是得不到認可?”
看了女孩的遭遇后,就連網(wǎng)友們都倍感心疼,一個考生能在高考中取得580分,已經(jīng)是非常優(yōu)秀的成績了,即使考慮到某些省份實行新高考賦分制度可能帶來的分數(shù)浮動,哪怕打個折扣降30分到550分,這依然是一個標準好學生的水平。
評論區(qū)有家長表示:自己當年高考才考了500分,因此深刻的知
道現(xiàn)在的孩子考580分有多么不容易,高考越來越難、也越來越卷了!可為什么同樣是為人父母,女孩的母親反倒不能理解自己的女兒呢?
家長對教育認知的低下,不僅會傷害孩子,更會傷害整個家庭的和諧
真相就藏在父母對教育的認知中,就像評論區(qū)的那位家長,她參加過高考自然理解高考的難度,而這位女孩的母親14歲就輟學了,她自己從未經(jīng)歷過完整的高中教育,對高考難度和分數(shù)含金量根本就沒有正確的認知。
14歲就輟學注定了她對教育的認知與參加過高考的家長之間存在著深深的鴻溝,因此她不理解580多分在當今高考中意味著什么,只是盲目地攀比他人家庭的成績,用自己的虛榮心和不切實際的期望來衡量女兒的努力。
高考從來不是單打獨斗的戰(zhàn)役,而是整個家庭共同的拼搏。家長為孩子的學習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他們的期待可以理解,但這種期待不應轉化為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和批評。
當家長因為虛榮心作祟,看到別人家孩子成績優(yōu)異而心生不平衡時,他們會在無意間將這種情緒發(fā)泄到自己孩子身上,甚至在有意無意的說出傷人的話,深深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一些家長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對當代教育體系和高考難度缺乏真實了解,才會用簡單的分數(shù)去攀比和衡量孩子的努力。他們不知道的是,在不同地區(qū)、不同年份的高考中,相同分數(shù)可能代表完全不同的含金量;他們也難以理解,一個學生的價值和未來發(fā)展?jié)摿Σ粦獌H憑一次考試的分數(shù)來衡量。
反觀那些自身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家長,他們能更理性地看待孩子的考試成績,因為他們知道學業(yè)成就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方面,更注重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和長遠規(guī)劃。
拿孩子的成績與其他家庭比較本無可厚非,但一定要以健康的心態(tài)面對,盡量避免虛榮心作祟故意說出傷人的話,換位思考一下,孩子聽到這些否定的話,內(nèi)心會有多么難受。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