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烏軍悄悄進行一項重大變革。準備廢掉大鵝的進攻能力。一旦烏軍完成變革,半年之內就能轉守為攻。讓大鵝再無翻盤機會。這場變革就是烏軍退出國際禁雷公約。不但烏軍決定退出,就連波蘭、立陶宛等國,也決定一起退出。因為戰爭形勢已經發生變化。大家不要小看禁雷公約,尤其是俄軍頻繁使用人肉沖鋒之后,烏軍嘗試過多種方法,都無法破解人肉沖鋒。此時地雷就成了不二之選。
雖然俄烏戰場大量使用地雷,但應用的范圍不一樣。在反坦克地雷方面,烏軍的地雷遠超俄軍。因為大鵝有裝甲洪流和一字長蛇陣。但是反坦克地雷只炸車輛,對步兵無效。在反步兵地雷方面,烏軍就捉襟見肘了。因為禁雷公約禁的就是反步兵地雷。反步兵地雷防的是小規模滲透,以及步兵的人肉沖鋒。結果這兩招大鵝反復使用,對烏軍陣地不斷蠶食,讓烏軍非常的頭痛。
其實禁雷公約烏軍早該退出,因為大鵝并沒有加入公約。禁雷公約只限制烏軍。雖然西方給烏軍援助了很多地雷,但在遼闊的俄烏戰場,根本禁不起消耗。大鵝正是仗著自己人多,欺負烏軍的雷少。才反復使用人肉沖鋒,用人命來換土地。自從去年大鵝嘗到人肉沖鋒的甜頭,就一發不可收。歷數大鵝這半年新占的土地,基本上都是靠人肉沖鋒打下來的。在戰場上一個村一個村的蠶食陣地,來逐步擠壓烏軍的生存空間。如果不用人肉沖鋒,大鵝根本打不動。
人肉沖鋒雖然傷亡巨大,但它確實有效。最近大鵝從曹縣借了三萬士兵,想想都知道會怎么使用。為了破解人肉沖鋒,烏軍嘗試了很多辦法。但所有的方案都不太好用。畢竟人肉沖鋒經過歷史檢驗,有一套完整的戰術可以照搬。只要人數足夠多,沖鋒的次數足夠頻繁。總有一次能沖破缺口,占領烏軍的陣地。
庫爾斯克戰役就是經典案例。特別是來自東方的人海戰術,一度讓烏軍感受到小小的震撼。當時曹縣軍采用波浪式沖鋒,不斷的用人海戰術,沖擊烏軍的陣地,讓烏軍感覺壓力山大。因為烏軍手中的步兵武器,只能勉強擋住幾次沖擊波。但曹縣軍的人肉沖鋒一波接一波,烏軍根本擋不住,被曹縣軍連奪幾十個村莊。直到烏軍的榴彈炮上場,這才把沖鋒的曹縣軍一波團滅。徹底終結了波浪式人肉沖鋒。
然而俄軍的人肉沖鋒,已經過多次改進。從大規模集體沖鋒,演變成三五人的突擊小隊。經常偷偷摸摸搞滲透。一旦烏軍稍不留神,就可能被俄軍打入缺口。俄軍大部隊就會趁機殺入,占領烏軍的陣地。雖然烏軍的防守嚴密,但長達上千公里的戰線,難免百密一疏,被俄軍鉆了空子。近半年俄軍單靠人海戰術,就拿下烏軍上千個村莊。使烏軍在戰略上處于被動狀態。
烏軍擅長機動作戰,能輕松拿下俄軍占領的村鎮。但往往是拿的下,守不住。因為俄軍要想攻占村鎮,不存在能不能拿下的問題。而是取決于愿意投入多少兵力,只要人肉沖鋒足夠多,就沒有俄軍拿不下的村鎮。面對俄軍的人肉沖鋒,除非烏軍能提前發現,或者俄軍不小心踩雷。才能打斷俄軍的偷襲。由此可見地雷的作用之大。
烏軍退出《渥太華禁雷公約》,對扭轉戰局意義重大。只要反步兵地雷足夠多,俄軍再想用人肉沖鋒攻城掠地,必須付出三倍以上的傷亡。而且成功率至少下降一半。這就相當于破解了人海戰術。
三年前烏軍在不利的局面下,正是靠瘋狂制造無人機,才迅速扭轉戰局。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如果沒猜錯的話,接下來烏軍必然瘋狂造雷,徹底廢掉俄軍的人肉沖鋒。如果人肉沖鋒沒有用,那以后也就沒人用了。對于全世界的普通人來說,也算是大功一件。可以避免更多人去當炮灰。可能有俄粉會指責烏軍,退出禁雷公約太不人道。其實真正講人道的根本不會說這種話。首先禁雷公約發起后,大鵝堅決反對加入,任憑國際社會怎么勸都不聽。大鵝占領烏東四州之后,便打造了蘇洛維金防線,在烏東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地雷陣。在禁雷方面,大鵝還真沒資格批評小烏。
禁雷公約的本意是保護士兵,沒想到卻適得其反,讓更多的士兵送命。比如加特林機槍的發明初衷,本想保護士兵的生命,減少戰爭的傷亡。結果一投入戰場,卻成了效率最高的殺戮機器。現在的禁雷公約,就像當年的南無加特林菩薩。本想慈悲為懷,減少士兵的傷亡。沒想到有人利用這個漏洞,再次把人海戰術發揚光大。反而讓傷亡人數直線上升。現在烏軍退出禁雷公約,反倒是一件好事。因為隨著地雷數量的增加,人肉沖鋒戰術很快就會淘汰。如果禁雷公約真要推廣,那最起碼得加上一條。交戰雙方禁止人肉沖鋒,違反規則的可以直接斬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