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進程峰回路轉,尤其是美國特朗普政府反復無常的變化,讓局勢更顯得撲朔迷離,但普京沒理會一出接著一出的政治鬧劇,而是在前線穩扎穩打,時至今日已經取得突破性戰果。
目前,俄軍多線作戰,尤其是在扎波羅熱、哈爾科夫兩處戰場上的挺進,包括號稱集結11萬重兵勢要奪下的紅軍村,都讓人覺得普京很快要發起總攻。
然而,就在這一關鍵節點上,美媒卻突然曝出一則消息聲稱特朗普曾威脅到要轟炸莫斯科。
難不成在沖突即將暫停的關鍵時刻,三戰就要被猝不及防的引爆了?
據觀察者網援引美媒消息稱,特朗普在去年的一場私人捐贈聚會上,堂而皇之的表示:我對普京威脅稱若不結束沖突,將直接轟炸莫斯科,他說他不信,但我覺得他至少信了10%。
特朗普有沒有當著普京的面說這番話,我們不得而知,但美軍若直接轟炸莫斯科,這可是大事。
即便我們都知道特朗普是嘴上沒把門的,但有些玩笑是不能亂開的。
普京沒有正面威脅回去,而是用“我不信”表態,顯然是在給美俄關系留最后一絲薄面,不然俄軍直接炸掉華盛頓,這樣的對等回應才符合兩個國家的脾氣。
眼看俄軍吞并控制的領土越來越多,普京連削減軍費的承諾都作出,離勝利也越來越近,那么轟炸莫斯科是否會成為現實呢?
最大的可能仍然是讓烏克蘭來當執筆人,使用自殺式無人機等方式對莫斯科等地進行報復性攻擊,而美國人則置身事外,反正火再大也燒不到自己身上。
特朗普試圖通過高層之間的政治談判來結束沖突,看起來是從人道主義、全局角度出發,可但凡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這種想法有多天真,有多不切實際。
俄羅斯是賭上了自己的國運去打這場戰爭,至少要吞并烏東四州大部分領土以及構建連通克里米亞半島至俄本土的陸上走廊,可現在頓涅茨克地區仍有許多硬骨頭沒啃下來。
烏克蘭南部地區的尼古拉耶夫、敖德薩等沿岸地區,也會對俄羅斯未來戰略起到嚴重威脅、赫爾松地區更是劃江而治,隨時處于被反攻的邊緣。
現在俄軍處處展現出勝利姿態,是因為北約軍援后繼乏力,但特朗普政府正在改變態度,醒悟過來要幫助烏克蘭贏得戰場上的勝利進而實現促和談判。
只不過,特朗普似乎仍在以軍援作為對俄烏雙方的談判籌碼。
在最新披露的軍援清單中,特朗普很摳門的承諾僅向烏克蘭運送10枚愛國者導彈,這對于俄軍的高密度、高頻率攻勢而言,簡直是杯水車薪。
特朗普轉變態度對烏軍援,是一種討價還價的行為。一方面是在威脅普京,要戰爭重回到半年前,雙方僵持不下的局面。另一方面,也是要榨取烏克蘭更多的殘余價值,使其徹底淪為美國霸權的養分土壤。
至于為促使停火而轟炸莫斯科,恐怕連特朗普本人都覺得可笑,如果情況屬實,多半也是兩人之間的戲謔之言,誰都沒有當真。
即便是拜登政府時期,美俄也都沒打算采取正面對抗的方式,大家都很清楚,即便戰爭外溢,先被拉下水的也一定是歐洲,而非美國。
這也是為什么歐洲一直難解心結的根本原因,畢竟自己與俄羅斯是搬不走的鄰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