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互聯網興起的時候,正是70后80后風華正茂的年紀。
他們見證了電腦從奢侈品變成普通的家用電器,也見證了網吧從無到有。
“眼見他高樓起,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p>
1996年11月,北京首體西門白石橋路口豎起一塊招牌,上面寫著:
“實華開網絡咖啡屋”。
推門而入,二十臺電腦整齊排列,空氣中飄著咖啡香。
這是中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網吧。
不僅因為它有規模且正規化,更因為它是真正意義上的“聯網”。
實華的上網費高達50元/小時,當時全國平均工資也就500元上下,普通人要工作三天,才夠在這玩一小時。
十年后的2006年,鄭州市民劉峰和家人們每晚圍坐一起數錢。
一元、五元的鈔票堆成小山,全家“數錢數到手軟”。
這一年,他經營的6家網吧每天收入輕松過萬,其中一家50臺機器的店面不到半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資。
又過了近二十年,2025年的今天,我們走在城市街頭,曾經閃爍的“網吧”、“網咖”招牌大批消失。
據統計,這個行業四年間倒閉了超過五萬家。
曾經被稱作“搖錢樹”的暴利行業,正在我們眼前悄然退場。
1995年,上海誕生了中國第一個網吧威蓋特電腦室。
不同于后來的北京實華,威蓋特只有局域網,嚴格來說不能算網吧,只能算是電腦房。
即使這樣,上網費用仍然高達40元/小時,消費群體大多是外籍人士以及社會精英。
在那個普通職工月薪三五百元的年代,這是名副其實的高消費。
1999年,QQ聊天室剛興起,跨越千里的問候彈指間即可到達,吸引了無數大學生。
之后的《傳奇》《石器時代》《萬王之王》等網絡游戲,更是點燃了年輕人的熱情。
家庭電腦還是奢侈品,網吧成了無數人接觸互聯網的唯一窗口。
“要想發,開網吧”這句口號在街頭巷尾流傳。
2000年,鄭州的劉峰賣掉自己的小煤礦,拿著幾百萬現金轉行開網吧。
他在學校周邊和都市村莊附近選址,第一家50臺機器的網吧開業即爆滿。“平均每天毛收入兩三千,不到半年收回全部投資?!?/strong>
隨后兩年,劉峰一口氣在鄭州開了5家分店。
“每天晚上,家人們把收來的現金用箱子提回來,好多錢都是一元、五元的,數錢數到手軟。”
問他這些年賺了多少錢,他只是笑:“你放開猜吧!”
2000年6月,北京城區地圖上甚至出現了 “飛宇網吧一條街”的標注。
網吧成為城市地標,其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2002年6月16日凌晨,北京學院路20號院的“藍極速”網吧突然起火。
濃煙滾滾中,被困者絕望拍打被鎖住的大門和窗戶。
最終,25人死亡,12人重傷,震驚全國。
調查結果令人痛心。
網吧沒有任何經營許可執照,違規提供包夜服務并將上網者鎖在室內,導致慘劇發生后多人無法逃生。
兩名未成年縱火者只因上網被拒就報復行兇。
這場大火徹底改變了網吧的命運。
同年10月,《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緊急出臺,未成年人被嚴禁進入網吧,包夜服務全面叫停。
文化、公安、消防部門聯合檢查成為常態,曾經“躺著賺錢”的網吧老板們突然發現自己身處嚴冬。
“就是藍極速這個事之后,監管越來越嚴了?!眲⒎寤貞?,“支出增加了,收入減少了?!?/p>
但相比其他生意,當時的網吧還算不錯。
2006年6月30日,河南省內網吧牌照停止審批。
2007年初,文化部等14部委聯合發布通知,全國網吧牌照審批全面凍結。
“市場進入飽和期。”鄭州網吧老板趙志林敏銳嗅到危機,果斷將經營中的網吧轉讓。
那時一張網絡經營許可證已被炒到三四十萬元的天價,他的退出讓朋友們大呼可惜。
但后來的發展證明,他跑得正是時候。
牌照停批催生了大量黑網吧,它們藏身城中村、居民樓,與監管部門玩起“貓鼠游戲”。
同時,家庭電腦開始普及。
2002年還因“家里電腦配置不行”而泡網吧的年輕人,幾年后已能在自家電腦上流暢運行大型網游。
2013年,浙江省全年網吧上網總人次為3.31億,比2012年下降14.2%。
市場在萎縮,2014年政策卻突然轉向,單體網吧審批放開。
僅浙江一年就新增598家網吧,總數突破7000家。
2014年4月20日,中國接入互聯網二十周年。
官方數據顯示,當時中國網民超6億,其中手機網民已達5億。
網吧吧臺前,低頭玩手機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移動互聯網給了網吧致命一擊?!?/strong>
一位從業二十年的網吧老板無奈道,“以前大家來網吧刷論壇、聊QQ、打游戲,現在一部手機全解決。
4G網速比二十年前全國總帶寬還快1600倍,誰還專門跑來網吧上網?”
網吧的核心優勢,高性能電腦和高速網絡,在技術進步面前土崩瓦解。
家庭寬帶普及率飆升,組裝高性能電腦成本大幅降低,普通玩家也能在家享受電競級體驗。
與此同時,《王者榮耀》等手游興起,游戲主戰場從電腦轉向手機。
“現在家里電腦都落灰了,何況網吧?”90后玩家小陳的說法代表了一代人。
曾經煙霧繚繞的網吧里并肩作戰的青春記憶,被宅家手游開黑取代。
電競酒店應運而生,然而在一年前也已經卷成了紅海。
從1995年上海第一家網吧誕生算起,這個行業走過三十年歷程。
它曾是年輕人通往數字世界的橋梁,承載著無數人的青春記憶。
OICQ的滴滴聲、《傳奇》的攻城戰、CS的槍火轟鳴,都在煙霧繚繞的網吧里定格成一代人的集體回憶。
“網吧只是在衰落,并未成為過去式?!睒I內人士指出,只要人類還有線下社交需求,網吧就不會完全消失。
它可能以電競館、游戲咖啡廳、電競酒店等形式繼續存在。
但那個按小時計費、靠賣上網時間就能“數錢數到手軟”的暴利時代,已經和我們的青春一樣,永遠留在了過去。
70后80后的專屬回憶,真的要消失了。
參考資料
1. 愛范兒:《細數中國網吧變遷史:那是我們隨風而逝的青春?。 ?,2016年
2. 搜狐:《網吧倒閉真相揭秘:水友偶遇背后的行業困境》,2024年
3. 浙江在線:《傳統網吧式微,轉型網咖三成收入靠餐飲》,2015年
4. 東方今報:《網吧20年浮沉錄》,2014年
5. 網易:《曾經輝煌一時的網吧,為何逐漸走向沒落了》,2023年
6. 九資訊:《浙江:傳統網吧式微,轉型網咖三成收入靠餐飲》,2015年
7. 澎湃新聞:《一年倒閉12000家,瀕死的網吧業,如何能救?》,2022年
8. 搜狐:《網吧為何涼涼?背后的原因與未來展望》,2024年
9. 搜狐:《網吧逐漸消失的背后:技術變革與社會趨勢的結合》,2024年
10. 網易游戲頻道:《歷經19載榮辱興衰!中國網吧的發展演變史》,2014年
(小可 老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