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截圖
最近,山東聊城一家肯德基門店內,不少老人扎堆納涼聊天的視頻引發熱議。視頻畫面中,有老人圍在一起打牌,還有老人躺在餐廳的卡座上。有網友擔心,老人們長時間占據餐廳空間,可能影響其他顧客的就餐體驗。
針對這一現象,肯德基客服中心工作人員回應稱,肯德基餐廳任何人都可以進入,即使不消費,也可坐在里面。針對“有老人長時間占座或影響其他顧客正常消費”的問題,上述工作人員表示,門店人員一般會進行勸阻,餐廳經理也會根據工作經驗處理。
在大眾的印象里,肯德基、麥當勞等連鎖快餐店,不僅僅是消費者用餐的地方,還兼具著公共空間的屬性。除了老人,學校周邊24小時營業的快餐店,常常能看到深夜在此學習的學生;旅游景區附近的快餐店,也經常有因旅途疲憊而短暫休憩的游客前來落腳。
肯德基等連鎖快餐店一直對這類情況都保持著開放的態度。最近,多家廣州、深圳等地星巴克門店就新推出了“自習室”供客戶學習使用。這種不區分顧客消費與否、消費多少的包容姿態,已然成為這些連鎖快餐店品牌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
許多老人向來有著勤儉節約的習慣,為了節省電費,他們不愿意在家里開空調;同時,老人還有著強烈的社交需求,不喜歡獨自待在家里。設身處地地想,肯德基這樣的開放空間,恰好滿足了老人們的這些需求。
老人在肯德基納涼,不應該被簡單指責為“占便宜”“素質不高”,加劇老人與年輕群體之間的對立。老人有利用肯德基納涼休息的需求,年輕人也會選擇在肯德基星巴克聚會、聊天,不同群體對于餐廳空間的合理使用需求,理應得到平等的尊重。
不過,凡事都要有個度,部分網友的擔憂并非毫無道理——如果老人長期占用餐廳座位而不消費,即便餐廳方面不反對,想要堂食的顧客也難免會產生不滿。
說到底,快餐店的首要功能是為就餐客人提供服務,老人們若是“喧賓奪主”,且不注意自身的行為邊界,恐怕就超出了合理使用的界限,也是對商家善意的一種消耗。
在對外開放休息納涼的同時,餐廳應展現更積極的作為。例如,可以根據現場的用餐情況采取差異化的管理措施:在堂食客人不多的時候,允許老人們合理使用餐廳空間納涼;而到了用餐高峰期,則勸導老人們不要占用正常客人的用餐位置。
如果更進一步追問,為老年人提供活動空間,肯德基就是不可替代的場所嗎?在這起事件中,屬地街道辦的回應給出了另一種選擇:街道下轄的各個社區都設有納涼活動室,并且對居民免費開放。?那么,這些老人為何不去社區的納涼活動室呢?是因為納涼活動室的空間不夠,還是存在其他方面的原因??
目前的報道,并沒有給出更為具體的解釋。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即為老人提供休息、納涼、社交的場所,社會在這方面仍有持續提升和改善的空間,而這部分成本,不應該完全由肯德基這樣的經營場所來承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