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是發展的“硬支撐”,更是城市競爭的“軟實力”。
2025年以來,在重慶市九龍坡區九龍街道,一場以“3463”營商環境工作體系為核心的營商環境變革正澎湃涌動——以黨建為核筑牢“三真”思想基礎,以“四多”服務精準賦能發展,以“六問”機制深度解憂,以“三辦”時效提效競跑,讓政府服務“有作為”、讓企業感受“有溫度”、讓發展動能“有風范”。
走訪長興新能源汽車城。
“三真”筑基
鍛造營商沃土“硬內核”
“3463”機制的核心引擎,在于將“真心服務、真誠賦能、真情關懷”的理念,通過黨建統領融入干部血脈、化為具體行動。這并非空洞的口號,而是體現在一次次實實在在的企業服務中。
真心服務:速度就是態度。2025年2月19日,節后復工伊始,重慶市九龍坡區永鑫機械有限公司便面臨部分崗位工人無法及時返崗的難題。企業向走訪專員提出協助發布招聘信息的訴求。街道視企業之急為己急,當日便將招工信息推送至九龍后街數智零工驛站,線上線下同步發力,精準匹配用工需求。快速響應的背后,是“急企業所急”的服務真心。
真誠賦能:專業化解難題。重慶恒勝集團有限公司在填報復雜年度統計報表時犯了難。3月13日,企業負責人直言:“年報填報內容多,勾稽關系復雜,真怕填錯了影響企業信用。”街道沒有讓企業獨自摸索,立即安排專業統計員上門,帶著制度文件,與企業財務人員“一對一”逐項講解填報要求、勾畫關鍵節點,確保企業真正理解掌握,規避了潛在的信用風險。這種專業的“手把手”指導,是企業發展路上最需要的真誠賦能。
真情關懷:持續跟蹤解憂。重慶長興工業有限公司在3月5日和14日,連續兩次向走訪專員反映“急需咨詢社保政策”的訴求。街道積極與區社保中心聯動,不僅解釋政策,更深入幫助企業溝通協調員工勞動關系認定這一復雜問題。從初次咨詢到跟進解決,體現了對企業持續性難題的真情關懷與跟蹤服務。
街道通過常態化中心組學習、主題黨日活動深化“三服務”理念,開展“展現崗位風采”征文比賽激發擔當,結合警示教育與“四為”整治行動錘煉作風,讓“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意識扎根。街道負責人強調:“服務企業容不得半點‘花架子’‘虛功夫’。”班子成員踐行“一人多企”包聯制,身影常現生產一線;常態化的業務培訓與重點工作督查,則鍛造著這支懂企業、通政策、善服務的“營商鐵軍”。
協調解決重慶長興工業有限公司社保問題。
“四多”精準賦能
激活產業轉型“新引擎”
服務企業,不能“雷聲大、雨點小”,關鍵看實效、見真章。
九龍街道創新提出“四多”服務法:思想上多引領、行動上多幫扶、監管上多提醒、問題上多溝通,變“企業找服務”為“服務找企業”,以高頻次、強力度破解企業發展中的堵點痛點。
長興工業園的“涅槃重生”,正是“四多”賦能的生動解釋。
重慶長興工業有限公司制造工廠遷離后,留下的30畝閑置園區一度陷入“五年物流園經營慘淡”的困境。九龍街道的主要領導多次帶隊上門,與企業負責人深入分析政策風口、市場趨勢與行業前景,最終錨定新能源汽車產業方向。在這之后,街道化身“最強招商員”,積極對接資源、協調廠房改造、檢測站騰退、相鄰公園開口、門店通道連接等難題。
如今的長興新能源汽車城已入駐3家品牌4S店,配套質監站及“一條龍”服務網點,新建科研樓即將在8月投用,閑置資產成功蛻變為產業新高地。
“街道不僅幫我們找準了方向,更在項目落地中全程護航,從政策解讀到招商推介,服務實實在在!”企業負責人在區領導調研時,由衷地表達了感謝。
“四多”服務更體現在潤物細無聲的日常。潤璟廣場項目從招引到落地的全周期中,街道“專班服務”貫穿始終。“招引階段精準匹配資源,落地階段協調各類手續,遇到困難第一時間紓解,相繼解決了室內停車庫管理矛盾,下排管網破損、堵塞,外擺經營報批手續等多個難題,真正做到了‘全鏈條’護航。”項目負責人對街道的“真功夫”贊不絕口。
而這一切,正是“四多”理念的具象化——在思想引領上指明發展依靠,在行動幫扶上組建服務專班,在監管提醒上規避風險,在問題溝通上掃清障礙。
九龍街道組織召開政企座談會。
“六問”深度解憂
織就政企同心“暖心網”
如何讓服務直抵企業最需處?九龍街道的答案是:俯下身、聽真音。
依托“領導帶隊調研+專員對接”“板塊聯動+網格協同”模式,街道干部帶著“六問”清單深入車間廠房:問是否升規入統、問是否加入商會、問是否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問是否有新的投資項目、問是否愿意加入慈善公益、問是否有需要街道協調解決的事項。每一個“問”字背后,都是精準服務的靶向發力。
九龍街道的慈善公益“消費捐”模式之所以能有源源不斷的活力,也與“六問”的走訪有關。
當時,綜合行政執法隊員詢問巴國城渠溪魚館老板參與慈善公益的意愿時,老板表示:“街道幫我們解決了很多難題,我們也想回饋社會,但小店利薄,沒法像大企業那樣大額捐贈。”這樸實的困擾被迅速上報。街道創新性推出基于消費場景的“微公益”模式——商家根據顧客消費的情況,可定期自愿選擇每消費一單或一筆捐贈1元、0.5元或0.2元。涓涓細流終成海,短時間內已有6批商戶加入,累計127家門店參與。同時,街道根據商家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宣傳推介活動,提高商家的“知名度”,這樣的“消費捐”既尊重了小商戶的實際能力,又圓了其慈善公益心愿,更悄然織就了“企業反哺社會、社會涵養企業”的溫情紐帶,實現商家和慈善公益的雙向奔赴,為基層治理注入柔性力量。
“六問”更問出了服務的精度與速度。重慶荷家食品有限公司在同質化競爭中尋求突破,走訪專員敏銳捕捉其“引薦合作伙伴”的需求,迅速搭建對接橋梁;企業門口亂停車影響貨運?城管、社區聯動出擊,勸導、巡邏、規范等多管齊下,快速為企業提供暢通環境。
從融資合作到手續辦理,從環境整治到政策解惑,“六問”如同一張細密的網,兜住企業千般憂,換來發展一片晴。
“三辦”極速響應
打造為企服務“加速度”
企業訴求的解決效率,是檢驗營商環境的試金石。
九龍街道以剛性時限倒逼效能,建立清晰的分級響應“三辦”機制:簡單問題“立即辦”(限1個工作日);跨科室事項“限期辦”(限5個工作日);需上級協調事項“協調辦”(限10個工作日答復)。這不僅是承諾,更是落在臺賬上的行動軌跡。
“立即辦”見速度:比如,花枝蔬菜批發市場亟須安全員系統化培訓。街道啟動“立即辦”流程,第一時間安排專業指導課程到位,迅速補齊企業安全管理短板。
“限期辦”顯協作:斯可威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同時提出融資需求、稅務開票需求及成立黨支部的訴求。這涉及多個科室協調。街道迅速啟動“限期辦”流程,通過多科室協同作戰,在規定的5個工作日內完成金融資源對接、增加月開票額度和黨建成立指導工作。
“協調辦”破難題:重慶源渝塔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項目建設中面臨場地條件不滿足品牌方要求的困境,急需聯動多個區級部門研判解決。街道立即啟動“協調辦”機制,積極對接協調區城管局、住建委、規資局等多個部門。通過多次召開現場協調辦公會,各部門高效聯動、集中研判,在極短時間內解決了企業的場地需求,確保項目如期落地并順利開業。這一案例生動詮釋了“協調辦”如何突破層級壁壘,為重大項目落地掃清障礙。
如今,“三辦”機制如同高效引擎,驅動問題解決駛入快車道。街道負責人表示:“‘三辦’是軍令狀。超時未辦結,督辦機制立即啟動,確保件件有著落。”速度與確定性,讓企業吃下“定心丸”,敢于全力競跑。
在“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上發力:通過“三真心”筑基、“六問”解憂、“三辦”提效,將面向企業的精準服務、高效響應、專業幫扶、持續關懷,作為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效能提升的突破口。無論是解決用工、社保、年報等日常訴求,還是創新“消費捐”模式鏈接社會公益,都體現了服務供給的均衡性、可及性和溫度,努力讓企業感受到與民生服務同質的優質體驗。
在“全力抓好營商環境建設和招商引資”上攻堅:“四多”賦能、“六問”把脈,直擊企業發展痛點,助力長興工業園轉型新能源汽車城、潤璟廣場項目順利落地、源渝塔汽車銷售項目破解場地難題;通過精準解決融資、用工、手續等52個具體問題,協助融資超1900萬元,有效降低了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和要素獲取難度,營造了“政府有為、企業有感”的營商生態。這正是“招商引資”得以推進、項目能夠“招得來、落得下、發展好”的堅實根基。
從“真心服務”的快速響應、“真誠賦能”的專業幫扶、“真情關懷”的持續跟蹤,到“立即辦”的速度、“限期辦”的協作、“協調辦”的破局——“3463”營商環境工作體系在九龍街道的生動實踐,構建起“需求感知-精準服務-效能提升”的閉環生態。
在“3463”營商環境工作體系的牽引下,街道干部累計走訪企業120余家次,精準解決融資、用工、手續辦理、環境整治等各類訴求52個,協助企業融資超1900萬元;創新推出的“消費捐”模式吸引127家商戶參與,織就政企社良性互動紐帶;“三辦”機制確保企業訴求100%第一時間響應、限時辦結。政府服務的“有作為”精準對接企業感受的“有溫度”,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有風范”動能必將愈發澎湃。
上游新聞 王渝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