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分鐘跑完10公里,
是跑者挑戰時間的重要關口。
? 曾經有一個珍貴的機會擺在面前
每個跑者進步到一個程度,無可避免會遇上瓶頸,每天努力練習,比賽成績卻停滯不前。于是開始用盡一切方法:從找錯處到改變生活習慣,甚至四處打聽進步良方,若依然毫無進境,便會陷入自我懷疑。
27歲的醫院化驗員黃祖琛有時會后悔:
在大學校隊時沒有好好練習,
批評自己年少無知。
40分鐘跑完10公里,是跑者挑戰時間的重要關口。
黃祖琛用了足足兩年,才從近40分或40分多一點,進步到38分以內。2025年,她在石門10公里、香港渣打馬拉松10公里到沙田10公里三個比賽接連跑進38分鐘;更以37分05秒獲得渣打馬拉松10公里女子第三名。這個重大突破,不止她感到開心,也更多人開始注意到她的名字。2025年5月底的上海半程馬拉松,她以1小時24分7秒完賽,直言:
“沒跑好,還不如一年多前的第一個半馬”。
黃祖琛第一次參加跑步比賽,還是在中學時。不過,她所在的中學,連長跑隊都沒有,面臨參加校際運動會時,全指著教練臨時組隊草草應付。
后來,為了集中精力考大學,黃祖琛干脆不再跑步。憑借不錯的數理課程成績,她先如愿考入了香港理工大學讀了本科,又在香港中文大學讀到碩士畢業。目前,她在香港一家醫院的化驗科工作,每天對著儀器和各類標本忙碌,與各種你聽說過和沒聽說過的生理生化檢驗指標打交道。
?跑步與大學生活
在香港理工大學,黃祖琛又加入了田徑隊,與羅映潮、黃啟樂等高水平運動員成為了隊友。她回憶道:“校隊好多精英,每周練習兩至三次。我沒有加練,而且在我的校園時代,跑步的優先級很低。業余生活更是以玩樂為主,日夜顛倒。不過,有的隊友還在跟校外教練訓練,一周只有一天休息。跑步真的讓他們如此投入嗎?”
黃祖琛一度決定大學畢業后便不再跑步。但是,2021年,讀大學四年的她,突然驚覺原來一直從未認真跑步。于是,她打算在步入職場前:
“認真試一次”。
10公里比賽照
黃祖琛大學年代10公里成績徘徊在44至47分鐘之間,并不突出。她“突然認真”的態度引來教練注意,“當時純粹想在學生生涯末期全力一拼,畢業就不跑了,恰逢跑團想找女學生,文少杰教練就叫我試下。”她與文少杰一拍即合,彼此100%信任。
當時,黃祖琛的運動量并不高,每周也就是40至50公里左右,主要的攢跑量就是每周2到3天從醫院跑回家。用了一年多,她已經進步到41分。越跑越快,讓她發現了跑步的樂趣,跑到41分又想跑到40分,跑到40分又想跑到40分鐘內,“我覺得能達到的,就想再努力。”
回顧大學的跑步時光,黃祖琛說:“我曾經覺得10K無可能跑到37、38分鐘,但是,現在,我為年少無知時沒有努力練跑感后悔。”
?執念與變化
香港馬拉松10公里女子第3
對進步的執著,推動黃祖琛跑得更快也更遠。
2024年12月的臺北馬拉松,黃祖琛參加了半程馬拉松項目,將2023年時的1小時24分06秒,提升到1小時22分55秒。不過,在場地賽方面,她一直有個未了心愿——如何讓長期停滯的800米成績(2分30秒)再上新臺階?“想試一次2分29都好吖!”除了半程馬拉松、10公里、10000米、5000米,她還兼跑800米和1500米。
繁忙的工作與對跑步的投入,讓黃祖琛化身時間管理大師,作息極有規律。每天7時30分出門上班,傍晚6時30分收工回家,有充足時間練跑。忙碌工作一天過后,慢跑正好讓腦袋放空,調整身心“跑步休息,返工用腦,放工用體力,可達到練習效果。”去年11月到今年3月,她每月都有比賽,去外地比賽時,會與男友在當地旅行幾天。她笑言:“我個人不用休息。”
上海半程馬拉松
跑者對數字非常敏銳,擅長數學的黃祖琛對以往每場比賽成績,無論是大會時間還是芯片時間,都記得一清二楚——精確到秒。每次說起渣馬10公里大會時間37分05秒,都忍不住附帶說多次“芯片時間其實是37分02秒!”
上班以后,黃祖琛的周跑量提升現在的70至80公里,她不急于增量和上全馬,“慢慢上,現在練得舒服。”她大部分時間都是獨自訓練,家附近就是田徑場,慢跑就去海邊步道。練習后到父母家吃飯。
明年,黃祖琛計劃嘗試:
全程馬拉松。
?跑步生涯最大挫敗
2024年臺北馬拉松半馬
2023年臺北馬拉松的半程馬拉松項目,是黃祖琛第一次挑戰半馬。隨后,她瞄準了香港渣打馬拉松的半馬項目,打算再創佳績。不料,在兩賽之間,她因感冒引發支氣管炎,足足病了2個月。病愈狀態打回原形,一切要從頭再來。在尚未完全恢復時參加渣打馬拉松半程,她發覺力有不逮便沒有硬頂,“因為不想死,等收容車也要等好久,于是決定慢慢跑。”
訓練成果歸零,讓她意識到“不能好好管理健康,也是失誤”,從此對日常生活細節變得講究,“我過去喜歡吃冷飲、煎炸食物,也愛珍珠奶茶,現在我在比賽前一個月戒吃這些不健康的食物,控制飲食和作息。”
比賽前為避免生病,她會在乘坐交通工具時戴上口罩,并減少聚會,親友們很清楚黃祖琛對跑步多看重,早已見慣不怪。
?另一半是最強后盾
愛笑的黃祖琛總是積極面對逆境和挑戰,是個“正能量寶寶”,可是卡在成績瓶頸足足近兩年,也實在不容易,尤其當中經歷一場訓練成果歸零的大病。她坦言,那時也會有厭倦惱怒與自我懷疑,但慶幸有另一半陪伴開解,“他很支持我跑步,適當時候提點我,又會陪我練跑。”、
黃祖琛的男朋友Max練過短跑,“以前我看他的一場比賽,就是10秒多一點。她看我比一場,最少要5分鐘。”她訓練與比賽時,Max細心打點一切,保管物品、核對時間,照顧出行,讓她可以集中全部精力。她直言,二人的感情也因為她堅持跑步而更進一步。
長跑是個相當孤獨的運動,比賽過程中跑者要獨自應付一切。同時,跑者也不孤單,
家人、教練、跑友的關心與支持,
是他們能堅持跑下去的最強動力。
文/吳慕兒
圖/Adidas、由黃祖琛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