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巴南區素有“巴渝十二景”和“巴南新八景”美譽的云篆山,重慶財經學院公共管理學院“鄉野躍動π”社會實踐團開展了一場“沉浸式”文旅資源調研。學子們以青春腳步丈量青山綠水,用專業視角審視產業脈絡,探尋文旅升級發展的“密鑰”。
實踐團在云篆山沿線調研。重慶財經學院供圖
據悉,云篆山海拔650米,不僅坐擁清幽秀麗的云篆松林、碧波蕩漾的云山湖等自然景觀,還有始建于明朝的云篆寺等豐富人文古跡,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
實踐團成員們頂著炎炎烈日,足跡遍布云篆山主要景點、特色農家樂及周邊配套設施。他們通過細致觀察空間布局與基礎設施狀況,訪談經營者、游客及當地居民,深入把脈各產業發展現狀與痛點。
調研初步發現:七月旅游淡季客流量明顯不足,制約了產業活力;蜿蜒崎嶇的山路成為通達瓶頸,影響游客體驗;特色農產品如獼猴桃的營銷定位尚欠精準,市場潛力有待深挖……這些一手發現,為精準施策提供了扎實依據。
團隊學子們并非止步于發現問題。他們將實地調研的詳實數據、村民的真實訴求,與公共管理、旅游規劃、市場營銷等專業知識深度融合,并積極對接巴南區整體發展規劃藍圖。一份凝結著青年智慧,聚焦交通優化、精準營銷、業態升級、農文旅深度融合的建議方案,已提交當地部門。
實踐團合影。重慶財經學院供圖
實踐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云篆山之行,不僅是一次扎實的田野調查,更是公共管理學院“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生動實踐。學子們在跋山涉水中錘煉調查研究能力,在分析思考中深化對區域協調發展、鄉村治理、文旅產業運營等專業知識的理解,更在與鄉土中國的深度對話中,厚植服務基層的情懷。
未來,學院將進一步深化“一院一鎮街”項目合作,持續引導青年學子以專業之“筆”,飽蘸實踐之“墨”,持續跟蹤調研成果的轉化應用,在云篆山這幅美麗的畫卷上,描繪出更具活力、更可持續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新篇章,為鄉村振興貢獻可落地、見實效的“重財方案”與青春動能。(晏紅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