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印度這出“極度依賴中國,卻偏偏給中國添堵”的戲碼又開場了,印軍副參謀長指責中國在印巴沖突中“借刀殺人”,讓印度感到巨大痛苦。
面對莫迪政府的突然發難,反倒是俄羅斯先急了,因為都很清楚,一旦中印兩國爆發沖突,最高興的莫過于那些北約國家。
印度為何突然發難,面對著莫須有的指控,咱們又是如何應對的?
印度找麻煩
印巴沖突一戰,早已有月余,戰爭剛剛結束,雙方都宣布自己贏了,甚至印度還大張旗鼓的搞了10天的勝利日。
然而,近期,印陸軍副參謀長,再次主動找咱們麻煩,公然指責中國在印巴沖突中,使用“借刀殺人”之計,稱中國全方位支持巴基斯坦,給印度帶來“巨大痛苦”。
還妄言中國把印巴沖突當作“武器試驗場”,測試相關武器系統,這時候找上門的目的,著實令人匪夷所思,但明眼人都知道,這完全都是毫無根據的惡意指控。
中方賣誰武器,那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事兒,自己打不過了,然后來怨中國的武器,且不說當時不是說自己贏了嗎,現在在倆月了,又回過頭說自己“承受痛苦”?
說白了,這背后還是“政治操弄”,一方面,印度這番挑釁,是想給中巴合作潑臟水,中巴在各方面的合作成果頗豐。
而印度出于自身狹隘的地緣政治考量,試圖通過這種污蔑性言論,破壞中巴之間的友好合作關系。
另一點也是想給中國“扣黑鍋”,背上破壞地區和平的蓋子,好轉移自己國內矛盾,印度國內經濟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大、就業困難等諸多問題,政府為了緩解國內民眾的不滿情緒,常常通過對外制造爭端、轉移焦點的方式來緩解內部壓力。
以及最多的是向西方展示所謂的“價值”,好獲取更多的政治以及經濟利益!
以美為首的北約國家,一直以來,都想借印度之手,來挑起中印矛盾,好遏制中國的發展,只需稍微一挑,印度就甘愿充當“馬前卒”,只為換取西方的支持與援助。
但是卻忽略的這一件事兒,那就是西方畫出的大餅,也只是大餅,一個棋子而已,沒有用隨時可以踢開。
反而印度自身對中國的嚴重依賴,反倒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以稀土領域為例,盡管印度擁有一定的稀土儲量,但是開采和加工技術嚴重滯后,導致超90%的稀土需求依賴從中國進口。
2024年,印度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電池和磁鐵價值高達70億美元,幾乎所有電動汽車車型的核心零部件都貼著“中國制造”的標簽。
印度國有稀土企業IREL的年加工能力僅1萬噸,與中國2023年超20萬噸的加工量相比,差距懸殊。
一旦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印度部分工業將面臨停擺的危機,新興的電動汽車產業更是首當其沖,反之印度一邊吃著別人給予的食物,一邊卻對給予著惡語相向,實在是荒謬至極。
西方幕后攪局
不過這場戲,最愿意看到的就是西方國家了,一直以來西方勢力的黑手都在背后推動,一旦中印關系惡化,他們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近年來,西方勢力出于遏制中國發展的目的,極力推動將“亞太”稱呼改為“印太”,這一稱謂的改變,絕非簡單的語義調整,而是有著深遠的政治考量。
核心目的在于將印度納入到遏制中國的戰略體系中,通過拉攏印度,企圖削弱中國在亞洲地區的影響力和地位。
西方認為,印度地處印度洋關鍵位置,具有重要的地緣政治價值,如果能夠成功拉攏印度,使其成為遏制中國的“橋頭堡”,那么就可以在亞洲地區對中國形成更為緊密的戰略包圍圈。
一旦中印之間爆發沖突,北約32國家將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他們可以趁機在亞洲地區制造更多的混亂和不穩定因素,從而削弱中國的實力和國際影響力。
西方可以通過向印度提供軍事援助、政治支持等手段,進一步激化中印矛盾,使沖突不斷升級,從而達到其遏制中國發展的目的。
同時,西方還可以利用中印沖突的機會,加強其在亞洲地區的軍事存在和政治影響力,進一步鞏固在全球的霸權地位。
西方國家的挑事兒,什么目的,他們自己知道,中國知道,俄羅斯知道唯獨印度,想要裝傻。
這中印爆發沖突,北約32國高興得很,但是俄外長拉夫羅夫卻要急死了,直接挑明了,西方國家是什么目的。
俄外長拉夫羅夫直言,西方這一手是“驅虎吞狼”的把戲,西方這是想在中印兩國之間挑起矛盾,等著看這倆亞洲大國一頭撞上,頭破血流,到時候它們自己坐收漁利,撈個便宜。
那俄羅斯為什么急得跳出來捅破這層窗戶紙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它自己早就被西方制裁壓得喘不過氣來了。
俄羅斯的經濟現在能勉強支撐下去,得靠的是東方的支援,特別是中俄之間的貿易關系,現在已經占據了俄羅斯外貿的30%。
而且,印度也是俄羅斯軍火的“頂梁柱”,沒了印度的支持,俄羅斯在國際軍貿市場的地位就會大打折扣,所以,西方的這個小心思,俄羅斯怎么可能眼睜睜看著不管?
畢竟率先燃起危機的是俄羅斯啊,俄羅斯辛辛苦苦多年來與中印建立起來的戰略伙伴,卻成了那邊都不敢得罪,這是他們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再一個,以印度的實力,一定不是解放軍的對手,即便印度有著西方的加持,但是中方不止是武器強大,軍隊強大,人民意志更加強大。
另外,如果中印發生沖突,也不止兩個國家的事情,連帶著金磚國家都會受到巨大沖擊,俄羅斯突破西方制裁,金磚合作至關重要,這也是俄羅斯先急眼的原因。
那么中方對于印度的挑釁手段,又是如何回應的?
中國從容應對
在這個復雜的國際局勢中,中國展現出了超凡的外交智慧,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柔道大師”,在中印關系的棋局上,以巧妙的策略穩穩把握局面,不僅化解了挑戰,還成功避免了局勢的升溫。
中國的策略是舉重若輕,既能毫不猶豫地捍衛與巴基斯坦的正當合作關系,又能夠巧妙地避免與印度的分歧鬧得過大。
一是直接反駁印度關于中巴合作的各種陰謀論,首先明確中巴是友好鄰居,而防務安全也是正常合作,不針對第三方。
#優質作者流量激勵計劃#
而印度與巴基斯坦都是我們搬不走的鄰居,我們也積極推動印巴促成和談,有啥通過對話來協商,而不是動用武力,以及表達中印關系正在關鍵節點,深切表達我們愿意與印度合作的意愿。
中國在應對印度時,既有大國胸懷,又善于壓制印度的狹隘與算計,以一種溫和但堅決的姿態,平衡了兩國之間的緊張情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