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知識局
文字 | 那日蘇
制圖 | 同同 校對 | 朝乾 編輯 | Alicia
最近,印度進入了食物中毒爆發期。
南亞次大陸的大部分都位于熱帶季風氣候區。每年6月份開始,西南季風裹挾著濕潤的印度洋水汽北上,席卷印度半島。
雨季豐沛的降水滋養了植被、補充了地表的河流和地下水、緩解了印度的極端高溫和干旱。但對于印度人來說,雨季還可能帶來一個嚴重的健康問題——食物中毒。
因食物中毒而死亡的印度兒童與他的母親
(圖:壹圖網)▼
據估計,印度每年都會發生數百萬例食源性疾病病例,超過40萬人因食物中毒而死亡。這些病例集中爆發于6~9月的夏季,而且數量在一年一年地增加。
這是為什么呢?
印度中毒,眾生平等
在印度,食物中毒是一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事故率高得嚇人。
遠了不說,就看這兩年有過的狀況:
據印度媒體報道,2024年5月22日,印度卡納塔克邦貝爾高姆縣胡利卡蒂村,46人在比勒什瓦爾和卡雷瑪神廟的年度集市上吃了祭祀供品“帕薩達姆”(prasadam)后,出現不適和腹瀉的癥狀;
今年二月份,印度又發生了一起
在寺廟宴會上進食后出現集體食物中毒狀況的事件
有近200人受到波及
(圖:ndtv.com)▼
2024年7月27日,喀拉拉邦瓦亞納德市,發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超過130名學生被送進了醫院。幾天內,總共有超過1000名在學校吃飯的學生出現了食物中毒癥狀;
同月17號,寶萊塢女演員詹維·卡普爾(Janhvi Kapoor)出現食物中毒癥狀,癥狀特別嚴重,在孟買的醫院住了幾天,好不容易才出院;
這位演員的中毒情況比較嚴重
肝臟功能很可能已經受到了損傷
(圖:ndtv.com)▼
2024年11月28日,賽義德·莫迪印度羽毛球國際賽期間,中國羽毛球國家隊成員韓千禧、崔赫宸、彭建欽、王正行先后退賽,據消息都是因食物問題導致身體不適。中國隊在這次比賽的成績也受到了很大影響。
總之,印度的食物中毒主打一個“眾生平等”。上到影星名流、下到升斗小民,甚至是祖國的花朵、父母的心頭肉,都無法幸免。
這說明,印度的食品安全問題早已不是個案,而是懸在整個社會頭上的大問題。
這類情況到底有多嚴重?
根據印度綜合疾病監測計劃 (IDSP) 和印度開放政府數據平臺 (OGDPI)的數據,2008年到2018年這十年里,西孟加拉邦、卡納塔克邦、古吉拉特邦等地,食物中毒導致的生病人數,占了總發病人數的31.5%,因為食物中毒死亡的人數,也占到了總死亡人數的8.7%!
在引發食物中毒的食物里,谷物和豆類最常見,占了所有案例的32.7%;而因為食品化學污染導致的死亡比例最高,能達到70%。
一個國家,食物中毒能占到民眾生病原因的3成,這個數字簡直嚇人。食品安全問題甚至已經成了威脅印度人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
印度食品,“干凈又衛生”
(圖:壹圖網)▼
熱帶天罰
印度這些年如此頻繁地爆發大規模食物中毒問題,原因無非四個字:天災人禍。這其中天災占7分,人禍占3分。
印度國土的三分之二都位于熱帶,而“熱帶無強國”,是這顆星球上一條不成文的定律。
印度,熱熱熱熱熱
(圖:壹圖網)▼
中國古代描述熱帶地區,總少不了“多瘴氣毒霧,疫病叢生”之類的描述。高溫高濕的環境,就是熱帶疫病叢生的溫床。
霍亂弧菌在25至30攝氏度的水溫中繁殖速度最快,熱帶沿海地區極易因水污染而爆發疫情。瘧原蟲在蚊子體內發育需要20℃以上的溫度,熱帶地區全年均適合其傳播。
在溫帶和寒帶,冬天能凍死蚊蟲和細菌。但印度除了北部高海拔地區,幾乎就沒有冬天。中國北方冷冬數九的時候,他們那還是20攝氏度上下。熱也影響了人的抵抗力,動不動就四十幾度的高溫炙烤,人的免疫力本身就會受到重創。
印度的地表溫度,遙遙領先▼
實際上,印度有很多次大規模食物中毒案例,純粹是因為食物在高溫環境下熱壞了。比如上文提到的宗教活動中的大規模食物中毒,這在印度太普遍了。馬哈拉施特拉邦還曾出現過4000人參與宗教集會,好幾百人食物中毒的情況。
后來一分析原因,這種祭神的活動中,參與者都是一大早就把食物做好,放在鋼制容器里,折騰一通等到儀式結束都中午了,這才把食物給信眾們分發下去。
在印度的很多節日或宗教活動上都會為民眾提供食物
近年來這種情況下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不在少數
(圖:壹圖網)▼
問題是,在印度動不動三四十度的氣溫條件下,像奶酪、糊糊這些東西,過了五六個小時,微生物都繁殖出去幾十代了,印度的冰箱普及率又不高,重口味的香料掩蓋了食物變質的味道,不出問題才怪。
除了高溫導致的食物變質之外,印度食物中毒問題的另一大肇因是水。
世界上下雨最多的地方就在印度,準確地說是印度梅加拉亞邦的乞拉朋齊。這里年平均降雨量為12000毫米,是河北省的22.5倍。
雖然印度總體降水量在世界范圍內并非屬于最高的一檔
不過世界雨極乞拉朋齊可是存在于這片南亞土地上的▼
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裹挾著大量的水汽,越過平坦的恒河三角洲和孟加拉國低地平原,一頭撞上喜馬拉雅山,形成大量降水。
印度的年降水量超過了我國南方地區,并且80%的降水集中在雨季。
“雨季要來了,又到了交配的季節”,這是《動物世界》里一句經典的解說詞。水是生命之源,雨水滋生萬物,但不要忘了,這個世界上門類最多的物種是昆蟲,數量最多的是細菌。這些生命泛濫了,就會危及人類的生命健康。
印度的水不干凈,已經不是什么新聞。我們之前的視頻《印度恒河崩潰報告》中提到,圣城瓦拉納西的恒河水,糞大腸菌指標最高能達到每升1個億,是中國V類水標準的2500倍!
隨著印度的發展和城市化,印度的水越來越“有毒”。據估計,印度約70%的地表水不適合飲用,每天有近4000萬升廢水排入河流和其他水體,只有極小一部分得到充分處理。
但印度也不全都是“”元素周期表河”,印度的老百姓也知道哪里的水干凈、哪里的水不干凈。
問題在于,暴雨讓各地不相連的水體聯系了起來。就拿恒河來說吧,旱季和雨季的流量能差出20倍。暴雨讓糞便、工業垃圾等污染物隨水流進入河流湖泊,進一步影響地下水系統,導致污染擴散,甚至造成全區域水質惡化。
這種程度的污染在印度隨處可見
(圖:shutterstock)▼
比如印度恒河平原部分地區的地下水,因長期接受污染河水補給,砷含量超過世界衛生組織飲用水準則的指導值(10 μg/L)。而印度常見的痢疾、甲型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其實大多數都是喝了被糞便污染的水引起的。
就病原體而言,印度最常見的食物中毒病原體是內阿米巴原蟲,其次是彎曲桿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和諾如病毒。這些寄生蟲和病毒都可以通過飲用水傳播。而在印度,一口河水里很可能包含了上述所有病原體。
干了這碗恒河水,有沒有來世不好說
但身體和臟器大概率是承受不住的
(圖:shutterstock)▼
總之,雨季一來,印度大部分人都無法獲得安全的飲用水。
崩壞的“泌尿系統”
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全國上下喝不上一口干凈的水。什么原因?誰來負責?
印度農村地區缺乏飲用水處理手段,這還可以理解。但印度的城市也無法解決飲用水問題,就不應該了。
凈水廠、輸配水、污水處理、雨污分流、化糞池、隔油池……一整套能有效運行的給排水系統,是現代化城市都應該有的基礎設施。一座城市不能只有地上的繁華,還要有地下的管網作為“泌尿系統”。
在看不見的地下世界
繁復的管網設施也在為我們的生活做著貢獻
(圖:壹圖網)▼
那么印度城市現在的“泌尿系統”是什么情況呢?
在英文互聯網上,許多歐美人把在印度染上的食物中毒稱為“德里肚”(Delhi belly),足見去印度旅游遭遇食物中毒有多普遍。許多歐美游客為了避免“德里肚”,會用自來水仔細清洗蔬菜水果。但他們沒有意識到,最大的問題就是自來水。
有人用動畫《惡搞之家》里的這個片段
來形容自己染上“德里肚”之后著急上廁所的感覺
別說,還挺形象
(圖:X)▼
2019年10月3日,印度工業和安全局 (BIS) 經過徹底調查后發現,德里水務局 (DJB) 提供的從德里11個不同地區采集的自來水樣本,全部都不符合印度規定的飲用水標準。不符合印度標準要求的城市還包括勒克瑙、加爾各答、金奈、班加羅爾等大城市。
管道老化、污水處理能力不足、缺乏完善的排水管網,都是擺在印度政府面前的現實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巨大的成本和足夠的時間,才能慢慢看到效果。
全世界每5個人中就有1個生活在印度;每13個人中就有1個居住在恒河流域。這樣超高的人口密度,給環境帶來了嚴重的負擔。
在國土面積排名世界前列的國家中
沒有誰的人口密度能和印度相比▼
任何問題乘以14億都是大問題。對于印度來說,這是一場全民的健康危機。
其實印度很多食物中毒的問題,只要做到一點,就可以迎刃而解,那就是把水燒開再喝。100℃的沸騰溫度足以殺滅99%的細菌和病毒,這是成本最低、操作最易的“救命常識”。
把水燒開再喝、不吃不新鮮的食物,這些看似人人都知道的常識,在印度卻成為了致命缺口。
印度已經很逆天了,然而上面還有高手▼
印度有數以千萬計的文盲和迷信的普羅大眾,他們直接喝著恒河里未經處理的“圣水”,吃下宗教活動里變質的食物,向神靈祈禱著讓自己身體健康、人生幸福。他們的行為和自己的愿望南轅北轍,簡直是莫大的諷刺。
所以,要解決印度普遍的食物中毒問題,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不僅要克服南亞高溫高濕的氣候難題,還要改變印度底層人的生活觀念,要進行大規模的掃盲、衛生下鄉,甚至還要破除很多地方老百姓心里根深蒂固的迷信和陋習。
要過上好日子,永遠不能只靠向神靈祈禱
(圖:壹圖網)▼
印度需要一場新生活運動,需要拿出改天換地的決心來鏟除社會上的弊端,才能讓全體印度人都喝上干凈的水、吃上無毒的飯。
但在遍地民粹、政客只關心短期政績的印度,這樣見效緩慢且需要得罪大量選民的工程,有誰會犧牲自己的政治前途去推動呢?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shutterstock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