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作為曾經的加盟共和國、斯拉夫兄弟,如今打的熱火朝天的烏克蘭和俄羅斯,其實有很近的血緣關系,兩個國家的主體民族都出身斯拉夫人。
當然,在歐洲,出身斯拉夫人的可不僅僅只有俄羅斯和烏克蘭。這個在古羅馬時期被稱之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民族,在歐洲尤其是東歐及巴爾干半島等地區,擁有廣泛的分布。
如今,不僅俄羅斯、烏克蘭是斯拉夫人的后裔,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伐克、捷克、斯洛文尼亞等,都是屬于斯拉夫系。
也正是因此,隨著沙皇俄國的崛起,毫不意外的,以俄國為首的斯拉夫人,出現了泛斯拉夫主義。
也正是因為同出一個民族的歷史淵源,相同的文化、宗教、信仰以及地理條件,讓泛斯拉夫主義逐漸在歐洲擁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并在1848年在布拉格泛斯拉夫大會上,正式確立了由紅藍白三色組成的斯拉夫民族象征標志。
正是因為這一決定,紅藍白三色,成為多個斯拉夫人組成國度國旗的設計依據。
比如,如今的俄羅斯國旗,就是藍白紅三色旗,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伐克、捷克、斯洛文尼亞等斯拉夫國家,都是以這三個顏色為基礎設計的國旗。
作為名正言順的斯拉夫人后裔,烏克蘭就在其獨立之后,并沒有選擇藍白紅三色旗,反而選擇了完全迥異于斯拉夫系國旗的黃色和藍色兩色旗。
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烏克蘭如今黃色和藍色組成的兩色旗,其實也是有歷史淵源的。因為,這個國旗正是來自于曾與蘇聯作對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1917年3月,沙皇俄國爆發了著名的二月革命,統治俄羅斯超過300年的沙皇政權被推翻。
而在沙皇倒臺的幾個月后,10月份,沙俄統治下的烏克蘭,成立了烏克蘭人民共和國。這個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則將藍色和黃色雙色旗定為國旗。
但是,這個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并非烏克蘭土地上的唯一政府,事實上,在10月革命之后,烏克蘭同樣成立了蘇維埃共和國,烏克蘭內戰因此爆發。
而最終結果是眾所周知的,包括烏克蘭在內的絕大部分沙皇的統治下的地區,都成了蘇聯的一部分。
1920年2月,蘇聯紅軍攻占烏克蘭全境,成立了只有不到三年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土崩瓦解。
隨著烏克蘭作為加盟共和國成為蘇聯的一部分,這個曾經與蘇聯作對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所設立的黃藍雙色旗,自然也被蘇聯禁止使用。
時隔71年之后,1991年9月18日,隨著烏克蘭宣布獨立,烏克蘭政府再次將藍黃旗定為臨時國旗,到了第2年1月28日,藍黃雙色旗更是被正式定為烏克蘭國旗。
這個與斯拉夫系國旗截然不同的烏克蘭兩色旗,除了極具烏克蘭的特色之外,也與泛斯拉夫的國旗涇渭分明。
很顯然,宣布獨立之后,烏克蘭選擇這樣的一個國旗,除了悠久的國旗歷史傳統之外,也是為了與俄羅斯劃清界限。
而如今,隨著在西方國家支持下,烏克蘭與俄羅斯爆發慘烈的俄烏戰爭,這場持續4年之久仍未停歇的斯拉夫人內戰,不僅僅意味著烏克蘭與俄羅斯曾經的親密關系徹底土崩瓦解,更是從情感上割裂了烏克蘭與俄羅斯共同的斯拉夫人身份認同。
其實,自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之后,烏克蘭與俄羅斯這個同屬于斯拉夫人的兩個國家,對立就越來越嚴重。
而烏克蘭的種種行徑,無不在表明:烏克蘭甚至在逐步放棄自己斯拉夫身份的認同,在精神層面上,烏克蘭與俄羅斯漸行漸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