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既是性格潑辣的虎妞,也是行事果敢的孝莊太后,39歲時參加節目的一場即興唱跳,直接驚艷了香港四大才子。
為此,有網友感慨,像她這樣的實力派,在香港都很大方自信。
的確,有實力的人在哪里都自信,只是在事業順利的同時,她的婚姻卻有些坎坷。
直到1984年遇到陳亮聲才再次步入婚姻殿堂,為此她甚至加入了瑞士籍,失去了自己國家一級演員的頭銜。
2022年,陳亮聲去世,她最終選擇回國養老,那么她如今現狀如何呢?
01
在斯琴高娃的三段婚姻中,陳亮聲絕對是最體貼的一任丈夫,雖然比妻子大上17歲,但很多方面都能和對方同頻。
前面兩任,一個存在長期家暴,另一個大男子主義濃厚,所以最終都不了了之。
說起來斯琴高娃和陳亮聲之所以認識,還多虧了一本掛歷。
當時,陳亮聲到一個朋友家做客,正巧看到一個有很多女明星的掛歷,斯琴高娃恰巧也在其中,在他看來對方很有味道。
所以后來,他托導演凌子風給自己牽線搭橋,就這樣兩人慢慢走到了一起。
他并不介意斯琴高娃的過往,在其拍戲、排練或生病住院時,總會捧著鮮花陪伴左右,正是這份體貼關懷打動了后者。
就這樣兩人在1986年走到了一起,并定居在瑞士,不過婚后的斯琴高娃并沒有放棄自己的事業,經常回國拍戲。
對此陳亮聲也是全力支持,甚至在妻子創作《月牙兒》時,還給出了用簫聲和木魚作為背景音樂的建議,效果出奇的好。
可惜,在共同走過了36個年頭后,2022年陳亮聲還是離開了人世。
02
當時很多人都以為斯琴高娃會在瑞士的湖光山色中安度晚年,畢竟她已經70多歲了。
誰知在料理完丈夫的后事后,她再次回到了國內,也算是落葉歸根了。
只是這次歸來,媒體多次拍到她拄拐棍或坐輪椅出行。
這其實跟她拍攝馬戲有很大關系,她堅持不用替身,三次從馬背墜落。最危險的一次,幾匹馬從她頭上越過,險些奪走她的生命。
這也導致在呈現出一個良好作品效果的同時,她的雙腿也面臨著很大的負擔。
年紀大了之后就不得不通過拐杖這些東西進行輔助出行,不過老人家的精神面貌還是不錯的。
在今年5月中旬,和張凱麗在活動中見面的時候,依舊語調十分清晰,雖然開頭淚流滿面,但很快就調整好了狀態。
同時表示,自己會努力活著,但愿自己能活到百歲。
值得一提的是,5月15日的時候,她還在霍山參加了微短劇《我在霍山開民宿》的開機儀式,可見人老心不老,她依舊是春晚舞臺上的那個虎妞。
03
如今,國內還有著斯琴高娃的一子一女,相信在兒孫的陪伴下,她的日子還是比較幸福的。
說起來這一子一女還是她和第一任丈夫所生的,對方叫孫天相,是一個導演,婚前的時候還好,可自打結婚后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
不僅脾氣大,還經常對著她動手,無奈之下,她最終選擇了離婚。
離婚時,因種種原因,斯琴高娃只帶走了女兒,兒子孫鐵被判給丈夫撫養。
也因此,她和兒子之間的一度十分疏遠,加上孫天相兒子灌輸長期的思想灌輸,使得孫鐵從小就對媽媽產生了怨恨之心。
(孫鐵(后)與媽媽(前右))
后來,老孫因故意傷害罪入獄,當時年僅 16歲的孫鐵只能與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生活變得十分艱難。
他不僅要承受生活的困苦,還因父親的事遭受外界的奚落和歧視。
初中畢業后,孫鐵輟學南下深圳打工,生活可謂飽經磨難。
期間斯琴高娃雖想幫助兒子,卻因對方心中的怨恨而屢屢被拒,母子關系一直處于僵持狀態。
轉折出現在2001 年,斯琴高娃在拍攝電視劇《尚方寶劍》時從馬上摔下,腿部骨折住院。
女兒孫丹深知弟弟與媽媽之間的心結,便將其過去二十多年寫的日記拿給孫鐵看。
這些日記里寫滿了她當初拋下孫鐵的無奈以及對他深深的思念和牽掛,孫鐵看完日記后深受觸動,這才與母親冰釋前嫌。
04
之后,孫鐵也子承母業,參演了許多作品,兩人之間也算是有了很多共同話題。
從草原上那個5歲喪父的小女孩一路走到現在,她付出了很多。
人們都記得她13歲就憑“盅碗舞”被內蒙古歌舞團破格錄取,之后被電影制片廠發掘后在舞臺上的光鮮亮麗。
卻很少有人記得幼年的艱辛,她雖出生于軍人家庭,但5 歲時父親染病去世,家庭失去主要經濟來源。
母親因為無力獨自撫養孩子,不得不將她和弟弟們送回內蒙古老家鄉下,由姥姥、姥爺照顧。
為此,她更是小小年紀就開始幫家里干活,挑水、撿牛糞、摘野菜......
想當初她能進歌舞團,也是母親賣掉了家里僅有的兩只羊,才湊夠 40 多元錢讓她踏上進城的班車。
好在一切都過去了,未來必將一路繁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