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媒體7月9日報道,它有著獨特的貓頭鷹外觀,看上去就像是在深夜的樹林中拍攝的一張自然照片。它也可能是一幅藝術畫廊里的藝術肖像畫,閃爍著藍色、橙色和粉色的色調。
但天文學家最新公布的這張令人驚嘆的圖片,實際上捕捉到了數十億光年外深空中的一個非凡時刻。兩個帶有橙色中心的藍色圓環,看起來像貓頭鷹的眼睛,實際上是兩個環形星系正在相互碰撞。
這次碰撞發生在3800萬年前,但直到現在才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捕捉到。這張照片被由中國北京清華大學的李明宇博士領導的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命名為“宇宙貓頭鷹”。
李博士及其同事表示,宇宙貓頭鷹由兩個正面碰撞的星系組成,這些現象相互影響,共同推動了這個星系系統的演化。
宇宙貓頭鷹由兩個環形星系組成,顧名思義,環形星系就是具有圓形外觀的星系。環形星系被描述為宇宙中最罕見的星系類型之一,僅占已發現所有星系的0.01%。第一個被發現的環形星系,即霍格天體,于1950年由美國天文學家亞瑟·霍格發現。
但捕捉到兩個環形星系碰撞的景象更為罕見,研究人員稱這是一個“獨特”的宇宙奇觀。這兩個圓環驚人的對稱性表明它們具有相似的質量、結構和大小,每個圓環的直徑約為2.6萬光年。
“我們揭示了一個復雜的雙碰撞環形星系系統,它們呈現出幾乎相同的形態,圓環的對稱性表明,這是兩個質量和結構相似的星系正面碰撞的結果。”研究團隊在論文中表示。
研究團隊估計,整個合并系統的恒星質量約為3200億個太陽質量,即是我們太陽質量的3200億倍。仔細觀察這張圖片,中心的橙色斑塊是極其明亮的“活動星系核”(AGN)。
活動星系核是宇宙中持續發出最明亮電磁輻射的天體,據推測其中心有超大質量黑洞,能夠吸引周圍的物質。研究人員稱,這兩個星系中的黑洞質量分別約為6700萬個和2600萬個太陽質量。
與此同時,兩個星系合并的區域——即貓頭鷹的“喙”——是一個“劇烈”恒星形成的區域,新的恒星在此誕生,它們周圍可能最終會有行星環繞。像這樣的星系合并對于星系的演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會改變星系的大小并重新分配其氣體。
星系合并最終也會導致恒星質量聚集,即星系通過獲取恒星并逐漸增加質量的過程。我們所在的銀河系正與另一個星系——仙女座星系相向而行,仙女座星系目前距離我們約250萬光年。
如果碰撞真的發生,我們的太陽與另一顆恒星相撞的可能性很小,但這可能會改變我們相對于太陽的位置,并對地球上的生命構成威脅——如果到那時地球上的生命仍然存在的話。
研究團隊在預印本服務器arXiv上發表的論文中進一步描述了宇宙貓頭鷹,這意味著該論文尚未經過同行評審。
進一步的研究可能會揭示更多關于導致這次碰撞的條件的信息,據估計,這次碰撞始于3800萬年前。
“這種罕見的雙環結構需要進行專門的數值模擬,以確定合并的精確初始條件,”研究團隊總結道。
“這種由碰撞引發的星暴活動可能代表了一種先前被低估的促進早期宇宙恒星形成的途徑。”
用于捕捉這張圖片的數據還由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ALMA)和新墨西哥州的甚大陣(VLA)收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