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毒猛于虎。
當年強盛無敵的羅馬帝國為何會衰亡?英國歷史學家愛德華?吉本(1737-1794)的煌煌巨著《羅馬帝國衰亡史》,從政治、經濟、宗教、軍事和道德等多方面論證了其衰亡的必然性,然而吉本老師的深刻結論,被一位美國考古學家杰羅姆?尼里于1983年推翻。尼里老師用詳實的考古數據說話,得出的結論是:
羅馬帝國死于鉛中毒。
羅馬帝國由于強盛,是地球上大規模開采鉛礦并制造鉛制品的首創者,主要產品是鉛制水管、酒器和化妝品鉛白(碳酸鉛)。用鉛而不是用鐵,是因為鉛比鐵耐腐蝕,不易生銹。
鉛制水管是鋪設自來水用的(世界上羅馬帝國的貴族最早使用自來水),只有貴胄精英才能享用,鉛制酒器達官貴人的特供,平民百姓吃飯飲水只能用陶器。鉛白化妝品更是高高在上,只是宮廷貴夫人的專利,與民間人士無緣無關。
鉛的拉丁文是Plumbum,現代英語中“水道工”依然叫Plumber,可見鉛制水管對后世影響之巨大。
當時由于科學還沒有昌明,羅馬帝國的上層精英們,并沒有意識到“鉛特供”正慢慢地、悄悄地降低了他們的智商,奪走了他們的健康。漸漸地,古羅馬精英的兒童的智力發育遲緩,成人則神經衰弱、骨骼疼痛、腎功能衰退,最后導致了羅馬帝國的衰亡和崩塌。
甘肅天水幼兒園的鉛中毒,初步歸因于三色紅棗發糕和玉米卷腸包,看到這一消息時,我感到非常震驚。
不管你信不信,我傾向于不信。
彩繪顏料,稀釋后用于制作三色紅棗發糕和玉米卷腸包,這匪夷所思,這不符合基本的生活常理。
我不是專家,但我也算懂一點點科普常識。
據天水聯合調查組的通報:
兩份留樣的鉛含量,分別為:
三色紅棗發糕:1052毫克/千克
玉米卷腸包:1340毫克/千克
假設某個孩子吃了100克(二市兩)的玉米卷腸包,那么該孩子就攝入了134毫克的鉛,也就是134000微克。
醫學常識告訴我們:兒童一次性攝入5-10毫克鉛就是致命劑量,也就是有即時死亡的危險。如果食入134毫克的鉛,那已經足夠死十次二十次了!!
所以,兩份留樣里的鉛含量數據,需要懷疑。是情急之下小數點搞借了一位乃至兩位?還是發稿時校對不嚴謹所致?
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不能相信三色紅棗發糕和玉米卷腸包兩份留樣的鉛含量。
或者應該尋找別的原因和源頭?
其它方面的亂象和懷疑,看到很多人都已經說了,我也就不贅述了。
請指正。
2025年7月10日,星期四
東吳野人沈阿瑟,左手碼文字,右手做產品,人稱大國小工匠,向常人說真話,為世人做好物。 今天向敝公眾號的讀者朋友推薦本公司開發、生產的一款無縫純色男Polo衫(T恤),材質含粘纖、桑蠶絲,穿著舒適涼快,您也買一件吧~謝謝!
長按上面的二維碼 ,或點擊本頁面最左下角“”處即可拍單。拍單時無需安裝微店App,也無需綁卡,請選擇“微信支付”這個選項即可。感謝您的大力支持
↑↑點此,加沈阿瑟的最新公眾號
↑↑長按,加沈阿瑟的個人微信
如果您喜歡本篇文章,請點下面的“在看”,非常感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