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多點在看防失聯
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組織與單位
2025年7月1日,一家幼兒園被曝光違規使用添加劑導致幼兒血鉛異常,再度沖擊公眾對食品安全高度敏感的神經。8號,官方公布調查結果,確認該園使用了彩繪顏料制作糕點,留樣中檢出鉛超標【1】。
食品檢測結果雖可解釋為何出現如此高比例的血鉛異常,但從孩子們檢測數據的巨大差異到“神秘顏料”的來源,這場鉛中毒事件的真相遠未明朗。
本文約7500字,讀完需15分鐘,能了解:
血鉛檢測方法與正常檢測誤差來源
血鉛標準是什么以及對應的健康風險
歷史上的鉛暴露來源與變革
什么樣的黃色顏料可能含鉛
值得參考的國外香料鉛超標案例
孟加拉如何發現并應對食品鉛污染
糕點的含鉛量能否解釋高血鉛
以及這個似乎可以解釋又難以理解的血鉛羅生門。
(一)是血鉛異常還是鉛中毒
此次事件最令人震驚的是異常比例之高:251名幼兒,血鉛異常233人,正常僅18人【1】。不僅如此,幼兒園的兩位教職工血鉛分別達到395和500 μg/L,遠超中國成人血鉛參考值上限200 μg/L【2】。
超標程度同樣觸目驚心。7月6日,媒體披露異地做血鉛檢測的74名幼兒的檢測報告單,其中超標70人。中國兒童血鉛正常參考值上限為100 ug/L,成人參考值上限的一半??墒浅瑯说?0份檢測單,200-300 ug/L為22人,300-400 ug/L為30人,400-500 ug/L為15人,500 ug/L以上3人【3】。絕大多數幼兒是成倍地超標。
這種血鉛檢測結果,稱為鉛中毒更合適。
費解的是在異地檢出如此高血鉛時,據媒體報道,一些幼兒在幼兒園所在地卻檢出血鉛正常。
一般來說,同一人的兩次檢測有些許差異是正?,F象,這涉及到采樣方法、檢測儀器以及人體自然代謝等多個因素。
血鉛檢測既可以指尖采血也可以抽取靜脈血。指尖采血更易受到污染,比如皮膚上若有含鉛粉塵就能導致檢測值偏高??捎捎诤芏鄼z測是幼童,因此美國CDC等機構均推薦先用指尖采血,檢出異常后再抽靜脈血確認。
血鉛也隨代謝變化。消化道攝入一定量鉛后,最先會進入血液,這時血鉛會有明顯上升,隨后很多鉛會向骨骼等主要存儲鉛的組織轉移,血鉛會下降過渡到穩定期,之后隨著代謝排出,血鉛進入緩慢下降清除期。可是鉛在人體內的半衰期約28天,即使幼童在兩地采血時間有幾天間隔,很難從超標數倍變成沒超標。
根據紐約州衛生部臨床實驗室2016年版操作標準,如果 血鉛 復檢與初檢差異超過以下范圍,都需要對檢測操作做進一步調查【4】:
復檢確認血鉛值
復檢與初檢差異
50-200 ug/L
>3 ug/L
210-400 ug/L
>4 ug/L
>400 ug/L
>10%
如果確實出現某個實驗室檢測與另一實驗室差幾倍甚至數倍,至少有一個實驗室在重新確認檢測能力、資質前,不適合繼續承擔檢測工作。
(二)血鉛:異常背后的風險
要理解本次血鉛超標的嚴重性,必須先了解血鉛的含義和潛在風險。
鉛進入人體后絕大部分會沉積到骨骼、牙齒等鈣化組織。血鉛其實僅反映“近期暴露”,并不代表總體鉛負荷。理想的鉛暴露評估應基于骨骼檢測,如X射線熒光分析(XRF),但成本高、操作復雜。血鉛檢測便捷,因此被廣泛用于篩查存在過度鉛暴露風險的人。
注意血鉛沒有安全范圍,只有正常參考值。我們每個人身體里或多或少都有鉛,可這大部分是人類活動導致,絕非天然。中國目前采用的血鉛正常參考值,成人不高于200 ug/L,兒童不超過100。但根據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古人骨骼測定,工業化前,人類血鉛約為0.16 ug/L【5】。如今幾乎不會有人的血鉛如此低。
包括世界衛生組織、美國CDC等權威健康機構都認定即便在較低水平,鉛還是會有負面身體影響。
血鉛的測量單位在中國是微克每升,ug/L,美國等國會使用微克每分升,ug/dL,1 ug/L = 0.1 ug/dL。
血鉛超過100 ug/L(10 ug/dL)的健康危害非常明確。比如成人與兒童短期鉛暴露致血鉛上升至600 ug/L就可能導致慢性腎衰竭,如果血鉛反復或長期在100-200 ug/L,也能引發腎功能異?!?】:
那么多幼兒、教師檢測出的血鉛在300甚至400 ug/L以上,很難僅稱其為異常,尤其是部分幼兒出現身體不適,鉛中毒無法回避。
可即便是低于100 ug/L這個當下中國未成年人血鉛的正常參考值,鉛仍然能造成負面健康影響。證據最為充分的是對智力發育的威脅,即便是在5 0 ug/L以下,血鉛還是與更低的IQ,學習能力下降相關【7】:
所謂的血鉛正常范圍參考值,不是沒過線就安全,而是一旦超出,需要調查鉛的來源,采取措施消除暴露。
WHO的推薦是50 ug/L【8】。2021年美國CDC把6歲以下兒童的血鉛參考值下降到35 ug/L【9】。這是按全美兒童血鉛前2.5%的水平來定的,即美國2.5%的兒童血鉛超過該閾值。CDC每四年會重新研討,隨著美國血鉛不斷下降,正常參考值也會繼續下調。
考慮到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較低的鉛攝入也會負面影響健康,比如血鉛100 ug/L的兒童相比血鉛低于10 ug/L的兒童,IQ分數平均低6.2分【7】。中國100 ug/L的血鉛正常范圍參考值已是不合時宜的“寬松”。
連這樣一個亟待收緊的標準都能超標個幾倍,令人不安。
(三)減少鉛來源后,血鉛在下降
令人不解的是這還發生在越來越多導致兒童鉛中毒的風險因子被封殺, 全球血鉛水平不斷下降的當下。
如前所述,工業化前,人群能接觸到的鉛很少。但步入工業社會后,很多含鉛產品或污染物開始進入大眾生活,讓全球血鉛劇增,尤其是最先工業化的發達國家。
20世紀末,即使是遠離現代文明的偏遠地區人群,血鉛也在8-32 ug/L。美國1976-1980年時,1-5歲兒童血鉛均值更是高達152 ug/L,但此后一系列法律禁令的出臺,讓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血鉛飛速下降【7】:
非常重要的兩條禁令分別針對含鉛汽油與含鉛油漆。
含鉛汽油是指添加四乙基鉛來防止發動機爆震。作為有機鉛,四乙基鉛極易被人體吸收,皮膚接觸、呼吸皆可攝入,被認為是70年代美國兒童血鉛的主要來源。
1973年EPA開始淘汰含鉛汽油,2001年中國全面禁止含鉛汽油。2021年,全球最后一個使用含鉛汽油的國家阿爾及利亞完成轉型,人類告別含鉛汽油。
鉛的另一個主要暴露源是含鉛油漆。有幾種鉛化合物本身就能作為色素涂料,曾廣泛使用的包括鉻黃(鉻酸鉛,黃色系涂料),紅丹(氧化三鉛,也稱鉛丹,紅色涂料)以及鉛白(碳酸鉛,白色涂料)。另外,涂料里加入鉛也能加速干燥,提高色彩持久度。
理論上含鉛油漆用于刷墻時,鉛都鎖在涂料里,只要不去啃墻腳,不會對人體造成毒害??梢环矫妫U涂料曾用于給玩具、餐具染色,讓人,尤其是兒童有了直接攝入的機會。另一方面,墻面老化帶來的油漆剝落,不僅兒童可能誤食,形成含鉛粉塵后更是避無可避。
也是因為上述風險,1978年起美國全面禁止居民住宅使用含鉛油漆。所謂不含鉛的油漆,是指鉛含量低于一定程度。2009年,美國把這個住宅用油漆的鉛含量上限從600 ppm降低到了90 ppm,ppm是指百萬分之幾,油漆以重量計,90 ppm即為90毫克每千克,mg/kg。
2020年12月起,中國用于木材、墻面的油漆鉛含量上限也開始執行90 ppm的標準【10】。
隨著各種含鉛制品的被限,如今出現某幼兒園那樣極高比例的嚴重高血鉛,令人驚訝。
參考2014-2019年美國著名的Flint水危機。2014年,密歇根州的Flint為節省自來水的水源費用,更換到含氯量更高的水源。該地有很多較老的水管為鉛質材料(美國于1986年禁止鉛質水管,但很多老水管為鉛質),新水源里更高的氯導致水管腐蝕加速,釋放出超過EPA標準的鉛到水中。這導致了美國近年來最嚴重的環境污染丑聞。
可是2015年,Flint當地醫院發表的曝光水污染導致兒童血鉛升高的關鍵論文里,比較更換水源前的2013年和更換后的2015年,1-5歲兒童血鉛超過當時美國參考值50 ug/L的比例,也只是從2.4%上升到4.9%【11】。那篇論文里預測Flint當地水污染最嚴重的區域,兒童血鉛平均將上升5.1 ug/L。
從媒體報道看,某幼兒園血鉛異常中,家庭中不在該幼兒園的孩童血鉛從8-40 ug/L不等【3】。如果以此為當地兒童的背景血鉛值,那么該幼兒園孩童的血鉛升高幅度,巨大得可怕。
(四)理解一個難以理解的超標
幼兒園留樣的食品中, 三色紅棗發糕、玉米卷腸包鉛含量分別為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即 分別是1052和1340 ppm。
這不僅超過了目前中國室內油漆鉛含量上限,就算是汽車以及工業用的涂料,2020年12月起,中國執行的鉛上限標準也是1000 ppm【10】。
是的,鉛含量超高至此的糕點,如今只有少數工業用的原材料才能媲美。以油漆涂料為例,在很多國家針對居民、室內等環境禁鉛后,一些室外場景仍然允許含鉛涂料——不過發達國家也逐漸開始產品替換。
被公開的某幼兒園后廚視頻里,能看到一位員工往原料里添加黃色的“色素”,據稱是稀釋后的“顏料”:
調查通告并未告知這所謂的“顏料”到底是什么。歷史上,含鉛涂料/顏料廣泛用于油畫,梵高就被推測有鉛中毒??墒侨缃?大部分都有了替代,比如鉛白基本被鈦白(二氧化鈦)替換。 油畫界也只有少數藝術家還堅持使用含鉛顏料。另外,鉛基色素在紙質繪畫上表現不好,普通人更常接觸的水彩里應該很少使用。
幼兒園的管理者是從哪里找來含鉛量如此離譜的“顏料”,真不是很容易理解。
我們嘗試做一下偵探推理, 三色紅棗發糕與玉米卷腸包都具有黃色部分,視頻中加入的也是黃色“顏料”。黃色含鉛涂料中最為出名的無疑是鉻黃,鉻酸鉛。梵高的向日葵就用到了 鉻黃。如今我們還能接觸到的 鉻黃,主要是道路上的黃線【12】:
鉻黃作為道路線,亮度高且不易褪色。但由于鉛與鉻均有嚴重毒性風險,如今在歐美已被取代。例如美國華盛頓州規定道路風干后的道路油漆鉛含量不得超過600 ppm,鉻不得超過50 ppm,該州在2014-15年檢測的29份道路油漆樣本均未檢測出鉛,當時新涂道路線檢測的鉛干重也遠遠低于600 ppm,僅為20 ppm左右【13】
只是很多道路線是反復涂染,歐美不少研究仍能從道路線樣本里檢測到鉻黃。像2023年歐洲的一項研究,發現236份道路線樣本里148份檢測出鉛,平均含鉛量17600 ppm,最高172000 ppm【12】。
如果某幼兒園是買了尚未完成鉻黃替代的道路線染料來做點心,確實可以做出鉛含量超過1000 ppm的糕點。
(五)姜黃粉里的鉻黃
道路線染料用于糕點制作似乎是異想天開。但是,食品中非法添加鉻黃等鉛基色素真有先例,尤其是香料【14】。
90年代中,匈牙利曾發生過紅椒粉中加入氧化鉛來增重增色導致的鉛中毒事件【15】。孜然粉、姜黃粉等也都有被查出疑似添加鉻黃的文獻報道【14】。
2019年,紐約衛生機構發表了一項跨度10年,來自41個國家近1500份香料的鉛檢測研究論文,31%的鉛含量高于2 ppm(超過1 ppm在紐約需要召回),咖喱中最高的達到21000 ppm,姜黃粉最高2700 ppm,孜然最高1200 ppm【16】。
姜黃粉、孜然都是黃色,咖喱的主要成分也是姜黃粉??梢婞S色香料吸引了不少造假者,有些研究在含鉛香料里同時也檢測出鉻,高度指向是添加了鉻黃,鉻酸鉛,種植環境鉛污染的可能性較低。
說到姜黃、咖喱,很難不與南亞的飲食相聯系。2024年的一篇論文分析了南亞多個國家姜黃的鉛含量【17】:
從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斯里蘭卡的23個主要城市采集的356份姜黃樣本(包括姜黃根與姜黃粉),51份(14%)檢測出鉛含量高于2 ppm(檢測下限),高于10 ppm的24份(7%),高于100 ppm的17份,最高達2935 ppm。
其中鉛含量超過18 ppm的樣本里,鉛與鉻的分子比為1:1,與 鉻黃中鉛鉻比例一致,意味著超標極有可能來自故意添加 鉻黃,絕非環境中的鉛污染。
綜合這些,至少在南亞等地,利用鉻黃給姜黃等食品香料上色造假并非個案,也有部分樣本鉛含量ppm破千。
針對用鉻黃給食物上色,網上有人質疑鉻黃不溶于水,無法給給食物染色,也不會被吸收。一方面,調查沒有公布具體顏料成分,鉻黃只是一種猜測,在前述引用的很多香料污染研究里,確認的是存在鉛,鉻黃是通過同時檢測出鉻來推測的。
另一方面,過去十年有多項針對南亞姜黃鉛污染的調查研究,不僅證實當地有非法使用鉻黃染色的現象(也有用其它含鉛顏料,但鉻黃為主),而且也確認這會導致血鉛升高。
尤為值得參考的是孟加拉國十多年的姜黃故事。
(六)孟加拉的選擇
2014年,哈佛針對孟加拉國兒童做血液重金屬污染檢測時偶然發現很多孩童血鉛偏高,309名幼兒里78%血鉛超過50 ug/L,27%甚至超過了100 ug/L(最高靜脈血血鉛363 ug/L)【18】。家庭問卷調查顯示姜黃攝入很可能與鉛過量有關,家庭中采集到的姜黃樣本最高鉛檢測量高達483 ppm。
同時期,美國一些孟加拉國移民社區里也出現孩童血鉛超標的案例。比如2010年,波士頓兒童醫院接診一位一歲大的男孩,血鉛280 ug/L,經調查認為包括姜黃在內的香料污染是肇因,2011-12年間,研究人員在波士頓區域購買32份姜黃,兩份超過1 ppm,最高99.5 ppm【19】。
孟加拉的姜黃開始被美國健康機構、研究人員關注。
里面有一位斯坦福大學的博士生Jenna Forsyth,她從14年起開始研究孟加拉國孕婦血鉛偏高的原因。初期對孟加拉當地土壤、住宅環境的檢測都未發現鉛來源,之后Forsyth注意到前述哈佛大學研究,決定分析孟加拉姜黃的鉛含量。她不僅發現很多姜黃里含有大量鉛(最高1152 ppm),在田野調查中,種植姜黃的農民也承認給姜黃用顏料增色,最常用的就是最便宜的鉻黃。
姜黃生產時需先煮再曬干,顏色亮黃代表品質好。可孟加拉國多雨,曬干不易,鉻黃染色讓曬得不好得姜黃也很閃亮,還能掩蓋蟲咬等瑕疵。
Forsyth的研究確定了 孟加拉當地血鉛偏高 的主要原因,在2019年以論文形式發表【20】,前文提及的紐約十年香料鉛污染研究也是同年刊發,里面也指出孟加拉產的姜黃污染比例很高【16】。
Forsyth等人也將自己的發現分享給孟加拉國政府,引起包括該國食品安全管理部門在內的高度重視。2019年,孟加拉政府官員不僅會見Forsyth等人,還飛至紐約,與查出大量孟加拉姜黃鉛超標的紐約市衛生機構溝通【21】。
2019年尚未結束,孟加拉當局就在本國主要報紙上發布通告,提醒消費者與經銷商不要購買顏色過于閃亮的姜黃。同時也向農民、姜黃加工商做宣傳,解釋鉛的危害。
2019年10月,孟加拉食品安全部邀請電視臺一起進入首都達卡最主要的香料市場,全程記錄實時的鉛含量檢測。在場還有一個移動法庭,當場開出近一萬美元的罰單,沒收約900公斤存在鉛污染的姜黃。
Forsyth持續追蹤了孟加拉國的姜黃污染,2023年發表的后續論文里,發現政府介入后,市場里存在鉛污染的姜黃比例從2019年的47%下降到0%,有直接證據顯示使用鉻黃的姜黃加工廠,2017年為30%,2021年為0%【22】。
15位在姜黃加工廠工作的工人在2019年與2021年分別做了血鉛檢測,相隔僅16個月,平均血鉛下降30%?;€血鉛最高的人下降幅度更大——工人里血鉛最高的10%,從平均182 ug/L下降到92 ug/L。
(七)可解又未解的謎
考慮到紐約、印度、孟加拉國等均查出過鉛含量超過1000 ppm的香料,違規添加“顏料”導致 三色紅棗發糕、玉米卷腸包的鉛含量超過1000 ppm,理論上可能。
另外,從文獻報道的鉛利用率、鉛攝入與血鉛變化關系看,上述糕點似乎也能解釋幼兒檢測出的極高血鉛。
做點簡單計算。要從食物含鉛量推算到血鉛變化,需要兩個系數,一是生物可及率(bioaccessibility),即吃下污染食物,百分之多少的鉛會被消化道吸收。二是血鉛轉化比例,就是人體每吸收1 ug的鉛,有多少會反應到血鉛的上升中。
有些檢測香料鉛污染的研究分析了對應的生物可及率,其中哈佛的孟加拉姜黃研究計算得出的平均生物利用率為42.9%【18】。這應該可以近似為用鉻黃染色的鉛生物可及率。
前述提到的2024年針對南亞多國姜黃的鉛含量研究亦是來自 Forsyth【17】。在這篇論文里,她計算了鉛污染姜黃對血鉛的影響,由于按鉛鉻比例推測為鉻黃污染,就用了42.9%的生物可及率。
另外,她還用了79/80年蘇格蘭一項嬰兒食物-血鉛關系研究里發現的血鉛轉化率——每天吸收1 ug鉛,血鉛上升0.52 ug/L。該研究里,依據當地飲食習慣,含鉛最高的樣本(2274 ppm)對應兒童鉛攝入663 ug,血鉛將增加345 ug/L。
回到本次血鉛異常。假設過去一段時間幼兒園的兩種被查處糕點含鉛量一直是1000 ppm——每克含鉛1000 ug,套用前述計算方式,平均每天攝入1克受污染糕點,就可增加血鉛 223 ug/L(1000*42.9%*0.52)。媒體報道有家長反映孩童在幼兒園一周頂多只吃這些糕點兩回。假設一份糕點10克,一周兩次攝入就是20克,平均每天近3克,完全可能出現當下發現的嚴重血鉛超標。
謎團似乎可解,可推測終歸只是推測。必須承認,這次幼童檢測出的血鉛含量之高,多人超過400甚至500 ug/L,極為罕見。即使孟加拉國的姜黃曾普遍被鉻黃污染,哈佛研究300多名兒童,血鉛超過50 ug/L的很多,78%,超過100的就只有27%了,最高是363。
而且,相比普通食品,姜黃等香料染色使用更高比例的顏料,才導致鉛污染程度 極高 。糕點污染到了南亞姜黃里都處于頭部的水平,就算不是匪夷所思,至少也是令人詫異。
參考美國23年末24年初發現的蘋果醬鉛污染。有些蘋果醬會用到肉桂作為調料。厄瓜多爾的一些肉桂生產商非法加入鉻黃,導致其出產的肉桂鉛嚴重超標,FDA抽檢出來最高為5110 ppm。可由于肉桂是用量不高的香料,蘋果醬成品里的鉛含量檢查結果為2.18 ppm——仍然遠超FDA對這類嬰幼兒食品0.01 ppm的標準,被強制召回,但顯然不似ppm過千的糕點恐怖。
網上能找到 鉻黃作為工業原料的出售信息,但 在工業涂料鉛含量不得超過1000 ppb,網上食用色素定價也只有幾十塊錢的今日中國,一個幼兒園的后廚,怎么想到去買一個按調查通告,稀釋后加入糕點仍讓成品糕點鉛含量超過1000 ppb的“顏料”?
這仍然難以理解。
最后,我想回到孟加拉國的姜黃故事, 貪婪、無知都可以制造災難,這或許難以避免,但面對災難,是去解決問題,還是去抹去問題,是可以選擇的。
訂閱關注防失聯
前沿醫藥,請關注
參考資料
1.http://www.news.cn/local/20250708/504259d5b58b45f8afe43209edf8053c/c.html
2.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1122505
3.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1123494
4.https://www.wadsworth.org/sites/default/files/WebDoc/BLLE_ERPR_August2016.pdf
5.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199205073261916
6.https://www.nhmrc.gov.au/about-us/publications/evidence-effects-lead-human-health
7.https://publications.aap.org/pediatrics/article/138/1/e20161493/52600/Prevention-of-Childhood-Lead-Toxicity?autologincheck=redirected
8.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lead-poisoning-and-health
9.https://www.cdc.gov/lead-prevention/php/news-features/updates-blood-lead-reference-value.html
10.https://ipen.org/news/china-adopts-new-lead-paint-standards-protect-children%E2%80%99s-health
11.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4985856/
1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69749122017067
13.https://apps.ecology.wa.gov/publications/SummaryPages/1504018.html
14.https://foodsafetytech.com/column/lead-in-spices/
15.https://www.latimes.com/archives/la-xpm-1994-10-11-wr-49091-story.html
16.https://journals.lww.com/jphmp/Fulltext/2019/01001/A_Spoonful_of_Lead__A_10_Year_Look_at_Spices_as_a.11.aspx
17.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24051532
18.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55/2014/730636
19.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5415259/
20.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3935119305195?via%3Dihub
21.https://www.npr.org/sections/goats-and-soda/2024/09/23/nx-s1-5011028/detectives-mystery-lead-poisoning-new-york-bangladesh
2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3935123011325?via%3Dihub
23.https://www.fda.gov/food/outbreaks-foodborne-illness/investigation-elevated-lead-chromium-levels-cinnamon-applesauce-pouches-november-2023
更多精彩內容見Youtube:Y博的科普園
Y博也有播客了,歡迎關注《說醫解藥》
小宇宙、蘋果播客、Spotify同步更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