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看看新聞消息,7月5日深夜,首爾高等檢察廳的燈光刺破黑暗。23時54分,前總統尹錫悅步履沉重地走出大門,結束了長達14個半小時的審訊。特檢組的第二次傳喚如同無休止的煎熬,圍繞內亂及更致命指控——“叛國”的可能。若成立,最高刑罰是死刑。
特檢組66頁的指控文件里,細節觸目驚心。今年1月,尹錫悅被指直接下令警衛人員攜槍威懾正在調查的警方人員,這被定性為“意圖制造恐懼”。更隱秘的是去年12月3日緊急戒嚴令發布后,他涉嫌命令下屬刪除三名軍方高官保密電話中的關鍵記錄。次日總統發言人的官方聲明也遭到指控——內容被指為虛假陳述,包括所謂“國會議員未被阻止進入國會”及“戒嚴令合憲”。這些細節描繪出權力在懸崖邊緣掙扎的軌跡。
尹錫悅(資料圖)
7月6日,特檢組正式向首爾中央地方法院申請拘留尹錫悅,指控包括妨礙公務、偽造公文、違反《總統警衛法》及濫用職權。法院定于9日舉行聽證會決定是否簽發逮捕令。就在他再次面臨牢獄之劫時,“叛國罪”的調查同步推進。指控稱尹錫悅曾試圖發動“對朝無人機攻擊、主動挑起沖突”,這是足以動搖國本的指控,將他釘在“叛國”的恥辱柱上。
韓國政壇風暴下,另一條外交線索悄然延伸至中國。幾乎同一時間,由韓國中央集團董事長洪錫炫率領的39人高規格科技代表團抵達上海。成員陣容罕見:候任統一部長鄭東泳、國立首爾大學前校長吳世正、三星全球研究院社長車文中、前外長尹炳世……政、商、學三界巨頭齊聚,目標直指中國AI與科技前沿。
尹錫悅(資料圖)
代表團密集走訪商湯科技等頂尖機構,行程緊湊而務實。在商湯AI體驗中心,洪錫炫親自與“元蘿卜”下棋機器人對弈,并坦言:“提到AI就離不開中國,提到中國也離不開AI。”商湯科技董事長徐立則強調“開放共贏”的理念,指出此行“為雙方在技術研發、產業協作及生態建設等領域深入拓展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政治與科技看似平行,卻在微妙節點交織。尹錫悅身陷叛國指控風暴,總統李在明卻在關鍵時刻派出涵蓋政界高層代表的科技使團赴華。這不僅是技術探索,更似在政治寒冬中尋求另一處避風港——科技外交成為國家戰略的重要支點。商湯自2019年進入韓國市場,已與超50家韓國客戶建立穩定合作,覆蓋智慧樓宇、金融、機器人等行業。在視覺AI與生成式AI融合加速的當下,中韓合作潛力悄然生長。
尹錫悅(資料圖)
尹錫悅的命運懸于韓國法院一念之間,而韓國對華科技合作的大門正在謹慎開啟。一邊是“叛國”標簽下的司法審判,一邊是科技外交的新路徑嘗試;一邊是昔日權力者的孤影,一邊是面向未來的共同探索。
韓國的政治風云變幻莫測,但國家前行的選擇從不單一。當首爾法庭的錘聲即將落下,科技使團在上海的交流也未停歇——風暴中的韓國,正同時在法律與科技的雙重軌道上,尋求著對未來的定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