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關于“中國向伊朗緊急輸送防空導彈”的消息攪動中東局勢,阿拉伯情報官員信誓旦旦,以色列媒體火速求證。
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的回應卻讓劇情反轉:“報道不實,中國從不向交戰國出口武器”。
這句話看似澄清,實則暗藏玄機——
伊朗若真想拿到中國武器庫里的先進裝備,停火協議只是第一步
。
最近中東火藥味還沒散干凈,突然冒出一條爆炸性新聞:伊朗和以色列剛停火沒幾天,中國居然緊急給伊朗送去了大批防空導彈!
阿拉伯情報官員說得有鼻子有眼,連支付細節都爆出來了——伊朗用等量石油換裝備,被稱作“富有創意”的交易。
外媒猜測,這批神秘武器極可能是中國外貿版紅旗-9B防空系統,射程超100公里,專治隱身戰機,連以色列的F-35見了都得抖三抖。
消息一出,以色列人坐不住了,媒體立馬沖去中國大使館要說法。
可接下來的一幕讓所有人愣住
: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斬釘截鐵否認,“報道內容不實!”
還撂下一句硬核原則——
中國堅決反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更關鍵的是,絕不向交戰國賣武器
。
這話表面是澄清,內行人卻咂摸出深意:想買中國武器?先和以色列真正停戰再說!
伊朗這次是真急了。以色列前陣子的空襲把伊朗防空系統撕成了篩子:俄制S-300頂不住,自研的“信仰-373”吹得再響也成了擺設,連核設施和指揮中心都暴露在炮火下。
更扎心的是,原本指望俄羅斯交付蘇-35戰機救急,結果俄烏戰場吃緊,訂單直接泡湯。
絕望之下,伊朗防長納希爾扎德直奔中國,上合組織會議期間特意考察殲-10CE戰機和空警-500預警機,就差把“求購”寫在臉上了。
其實中伊軍事合作早不是新鮮事。上世紀80年代兩伊戰爭時,西方對伊朗武器禁運,中國就遞過梯子,賣過戰機坦克,連導彈技術都轉讓過。
可
2013年之后,兩國軍貿額跌到冰點,整整12年幾乎零交易
。
為啥突然剎車?國際制裁圍堵、伊朗外匯見底都是坎兒,更關鍵的是,中國早就不滿足于當個“軍火商”——
如今給伊朗修高鐵、鋪5G網絡、開通人民幣結算石油通道,這些才是真正讓伊朗活下去的經濟命脈
。
伊朗想要的遠不止幾套導彈。它做夢都想把中國拉進自己的安全陣營,讓北京在背后撐腰,震懾美國和以色列。
但中國的態度很清醒:“賣裝備可以,替你站隊打仗免談”。
你想想看,要是真把紅旗-9B賣給伊朗,沙特這些剛用人民幣買中國武器的中東盟友怎么想?
好不容易促成的“沙伊和解”可能瞬間崩盤。
更棘手的是俄羅斯——伊朗原本訂的蘇-35還沒交貨,轉頭買中國殲-10C,莫斯科的臉往哪擱?
所以回過頭看,中方的否認聲明其實是一步妙棋。既守住負責任大國的底線,又給伊朗指了條明路:與其病急亂投醫買導彈,不如想想怎么用中國基建和人民幣結算打破困局。
真當紅旗-9B能罩住整個伊朗領空?
以色列的空襲戰術瞬息萬變,再好的盾也防不住持續消耗。
中國押注的是更深遠的棋局
:讓伊朗通過“一帶一路”融入區域經濟鏈,在上合組織框架里構建安全保障,這才叫根治之策。
眼下中東這盤大棋,各方都在試探中國的態度。
中國這次表態看似謹慎,實則把主動權攥在了手里
——武器可以談,但前提是和平;支援可以給,但必須是發展。
伊朗若真看懂了這份深意,就該明白:和中國做朋友,
買到手的導彈只能擋一陣炮火,而建起來的經濟網和朋友圈,才是未來幾十年不倒的靠山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