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藝術,自古以來便是人類情感與思想的載體,它如同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穿越歷史的長河,見證著時代的變遷與文化的演進。在中國這片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土地上,藝術家們始終肩負著探索與創新的使命,他們以獨特的視角、敏銳的感知和無畏的勇氣,不斷突破藝術的邊界,試圖在時代的浪潮中掀起一場場未完成的藝術革命。
“破界”一詞,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中國藝術家們在藝術創作道路上的不懈追求。他們打破傳統與現代的界限,跨越東方與西方的文化隔閡,融合不同藝術形式與媒介的壁壘,以全新的理念和手法,重新詮釋藝術的內涵與外延。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挑戰了既有的藝術規則,更引發了觀眾對于藝術本質、社會現實以及人類精神世界的深度思考。
然而,這場藝術革命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個持續演進、不斷深化的過程,充滿了未完成的探索與未知的可能性。藝術家們在探索的道路上,始終保持著對未知的好奇與敬畏,他們深知藝術的邊界是無法窮盡的,每一次的突破都只是新的起點。正是這種未完成的狀態,賦予了藝術永恒的魅力與活力,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們前赴后繼,投身于這場偉大的藝術革命之中。
此次“破界——中國藝術家未完成的藝術革命線上特別展”,旨在通過線上展覽的形式,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更多的人能夠領略到中國藝術家們的創新精神與獨特魅力。在這里,你將看到來自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藝術家們的作品,它們或以傳統技法為基礎,融入現代元素;或以數字技術為手段,展現傳統意蘊;或以跨學科的方式,探索藝術與科技、哲學、社會學等領域的融合。這些作品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藝術的夜空,也為我們指引著前行的方向。
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展覽,能夠激發觀眾對于藝術的熱愛與思考,讓更多的人感受到藝術的力量與魅力。同時,也期待更多的藝術家能夠加入到這場未完成的藝術革命中來,以他們的智慧和才華,為中國藝術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同書寫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華章。
讓我們一同走進這場“破界”的藝術之旅,在未完成的藝術革命中,尋找屬于自己的精神家園。
北京墨真書畫院編輯
王曉銀題《破界》
王曉銀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當代著名人物畫家;現為甘肅省美術家協會四、五、六屆副主席,甘肅國畫院副院長,金昌市文聯副主席,群眾文化研究館員,中國老子書畫院名譽院長等,中國彩墨駱駝創始人,中國裕固族人物畫題材重要代表人物,中國當代實力派畫家,其作品獨具特色,藝術內涵深厚,功力扎實,尤其作品裕固風情系列影響深遠,突出西部地域文化特色,具有獨特的藝術和人文價值。甘肅省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第九批甘肅省優秀專家,甘肅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
用真情呵護藝術
金昌市美術館
王曉銀
畫什么,怎么畫,這是當代畫家遇到的不可避免的問題,幾十年的繪畫生涯使自己似乎又回到了初衷,回到了童年的時光,眼前的一切還是那樣的熟悉,那樣的感人,那樣的誘惑人心,這就是河西百姓的生活,裕固民族的風土人情……
《冰雪消融春來早》180x97cm
一行行駝隊常常穿越在童年記憶的小城里,那是我最初的印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才逐步了解到河西少數民族的生活。十四歲那年,隨著高中美術老師,第一次踏上了裕固族的故鄉——肅南,當時眼中的一切是那么的新奇與感人。
《冬晨》180x97cm 1999年
祁連山下草原上,成群的牛羊,戈壁灘上成行的駝隊,善良的牧民與熱情的老“安格”,此情此景使我永遠無法忘卻。這種遇見似乎定格了自己的繪畫人生。在日后的繪畫生涯中,嘗試了無數的題材,追隨了各種流行之風,但裕固人民生活的情節卻從未消失,悠揚的駝鈴聲時刻縈繞在心里……
《二月二》180x97cm 2018年
這就是自己要畫的,要講的,也許是自己繪畫生涯最重要的內容了,這來自于童年的情節,來自于對河西故土的眷戀。
《風景寫生》40x26cm 1990年
怎么畫,這是更難的了。河西人民的生活,裕固民族的風情,如何用手中的畫筆去詮釋自己的情感,在中國繪畫的歷史長河中,有無數大師曾描繪過西部民族的生活,但為什么沒有留下使人印象深刻反映裕固族生活的作品,這使我更加專注于裕固風情的表現,也意識到作為一名文化人的責任與擔當。
《戈壁牧歸》180x97cm 2005年
西部少數民族題材是當代畫家表現的重要內容,其表現風格基本已定型,但如何去表現裕固民族,自己只能另辟蹊徑。河西地域文化是絲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歷史上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區。
《戈壁駝行》137x68cm
從漢代的雕刻、畫像磚、青銅器到唐宋的壁畫,明清以來各類繪畫及石刻等,演示著中外文化的交融,從單純的筆墨到豐富多彩的色彩藝術,呈現著文化多元特征,這無疑迫使自己尋求一條“新路”。
《戈壁駝行裕固情》245x90cm 2025年
藝術的重要功能是“創新”,但“創新”需要在傳統的基礎上,在道友的提示下,自己借鑒中國傳統元素“唐三彩”,嘗試著以彩墨為主,來表現“裕固風情”,這既能表現出裕固多彩的服飾,也能表達出美麗善良的裕固形象,更能在水墨“駱駝”形象上加以突破,表現手段更加豐富,也更具有中國文化特征,逐漸形成個人的繪畫面貌,同時也不缺失中國傳統繪畫與審美“元素” 。
《胡楊樹下》120x97cm 2002年
作為繪畫藝術,其真正的內涵是真實的情感、博大的胸懷和無限的愛心?!罢媲椤保@是繪畫最重要的因素,它決定著作品的真實內容。作為探索嘗試性的繪畫研究,還需要不斷完善,力爭在中國少數民族風情繪畫中留下一筆。
《吉祥家園》180x97cm 2011年
生長在河西,用個人的畢生精力去反映家鄉,同時還要站在世界美術發展的高度上認識民族題材的表現形式,不僅是“形象”、“服飾”元素,更重要的是文化內涵,如何將五十六個民族中的一朵小花表現得更加絢麗多彩,其責任是重大的。
《涼州賢孝》255x145cm
這種藝術表現形式不拘于所謂的地域性,要與世界藝術發展同步才能使其走向國際。迫使自己站得更高,眼光更遠,努力提升傳統文化的內涵,不斷加深中華文化“自信”,傾入中華大美之深情,真真成為一個中國文化的傳播者。
《龍年呈祥 駝臥泉溝》137x68cm 2024年
“筆墨當隨時代”,用自己的真情,不斷掌握新的繪畫理念,把握時代脈搏,以新時代的藝術眼光觀察和表現裕固民族和諧、安康、幸福的生活,用手中的畫筆,內心的熱情影響號召更多的藝術家關注裕固民族題材的創作,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永遠用真情來呵護藝術。
《駱駝家園裕固情》180x97cm
《綠水青山明花灘之二》137x68cm
《秋風時節》125x125cm 2002年
《水彩寫生》44x31cm 1989年
《駝臥泉溝 龍年吉祥》137x68cm
《夕陽落幕晚霞艷》137x68cm
《裕固駱駝絲路行》180x97cm
《裕固駝情》180x97cm
《裕固駝情》187x96cm
《裕固駝行》137x68cm
《早春》125x125cm 2002年
《張掖水彩寫生》40x27cm 1987年
《遠古的夢——寫古甘州名勝》102cmx102cm 1990年
北京墨真書畫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專注于學術研究,組織開展大型書畫展覽、全國采風、公益事業以及國際交流活動的企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