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表示,將從8月1日起分別對來自日本和韓國的進口產品征收25%的關稅。特朗普在自己創立的“真實社交”網站上發布他寫給日本首相石破茂和韓國總統李在明的信,表示新關稅將不包括其他行業關稅。在這兩封內容幾乎完全相同的信中,特朗普寫道:“請理解,25%這一數字遠遠低于消除我們與貴國之間貿易逆差所需的水平。”特朗普警告稱,如果日韓兩國以提高關稅作為回應,美國也將在25%的基礎上再提高同等額度的關稅。
特朗普(資料圖)
日韓作為美國的親密盟友,為何被特朗普拎出來單獨打擊?特朗普習慣于“極限施壓”,無論是在軍事還是經濟領域,都是“你軟他就硬”。中國在美國加征巨額關稅后沒有屈服,對美國展開針鋒相對的反擊,特朗普在束手無策之下只能做出讓步。日韓作為美國的親密盟友,一直以來都對美方“低三下四”,明確表示愿意和美方磋商解決關稅問題,沒想到換來的不是美國的“高抬貴手”,而是“變本加厲”,在特朗普的眼里,既然日韓是“軟柿子”,那么不捏兩下豈不是吃虧了。
然而特朗普犯了一個致命錯誤,他高估了自己的威信,也低估了盟友們心里的小九九。新上任的首相石破茂,出了名的強硬和務實。談判桌前,日本官員的態度客氣又冰冷:合作沒問題,但必須是雙向奔赴。你想讓我們頂著高關稅多買你的農產品和能源,可以,先把你們之前強加在日本鋼鐵和汽車頭上的額外關稅取消了再說。這一下,直接把特朗普的計劃堵死了。他本來是上門收“保護費”的,沒想到對方反過來跟他談起了“交易對等”。
作為美國亞太的傳統“盟友”,韓國在很多問題上其實沒有多少選擇的權力,一切以美國馬首是瞻。李在明上任后第一通電話打給了特朗普,也希望韓美能夠盡快達成貿易協議,但他之后的公開演講中都展現出“外交依賴美國、經濟依賴中國”的立場,對特朗普的承諾或許只是拜山頭的場面話。果不其然,7月3日上午,李在明發布最新涉華表態,強調要盡快改善韓中關系,以國家利益為主展開“實用外交”。而在隨后的涉美問題上,他表示和美國談判非常困難,雙方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特朗普(資料圖)
日韓已做出了選擇,而且,沒有一個是特朗普想看到的。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也意識到:跟中國的貿易戰,美國很難成為贏家。因此,為了盡快下臺階,特朗普政府連下兩條命令,對中國連退兩步:第一步,美國政府取消了對華出口集成電路設計軟件的禁令。目前,西門子公司稱已經收到了通知,并在第一時間恢復了中國用戶的權限。第二步,美國取消了對華乙烷出口的限制,目前美國幾大能源巨頭都收到了政府的通知函。
專家分析認為,美方此舉是落實中美日內瓦會談和倫敦磋商的具體舉措,是符合中美經貿磋商共識的積極信號,有助于中美兩國以此為基礎,達成更多的成果。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也表示,倫敦框架來之不易,對話合作才是正道,訛詐脅迫沒有出路。希望美方深刻認識中美經貿關系互利共贏的本質,繼續同中方相向而行,進一步糾正錯誤做法,以實際行動維護和落實好兩國元首通話重要共識,共同推動中美經貿關系行穩致遠。
特朗普(資料圖)
7月9日,或許不會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攤牌”,但它一定是一次關鍵的“試金石”。這一天,可能不會有閃光燈下的握手言歡,但背后的每一個動作、每一項決定,都將深刻影響中美關系的下一階段走向,也將決定全球格局的再平衡。風云變幻之際,世界正在重新認識一個更堅強、更自信的中國。而特朗普,或許也終于懂得了——在這個時代,光靠“威脅”和“制裁”,已無法讓世界低頭。世界很大,誰也不是誰的附庸。選擇站在未來的一邊,才是真正的勝者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