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平時吃的最多的水果是什么?很多人可能會說,那一定是西瓜,夏日炎炎這幾乎成為了每個家庭的一個解暑標配。但是你知道嗎?按照傳統(tǒng)醫(yī)學的角度來看,這個時候其實要少吃一點西瓜,西瓜也叫寒瓜,它性寒涼,過量食用的話,很容易傷到脾胃,尤其是冰鎮(zhèn)之后,更容易導致寒性增加,經(jīng)常吃的話,反而會引起腹瀉腹痛的一個情況。
而且你發(fā)現(xiàn)了嗎?如果這種冰涼西瓜吃的比較多的話,還容易導致濕邪困脾,出現(xiàn)頭昏乏力、身體困重等癥狀。對一些脾胃本就脆弱的人來講,三伏天更需護陽固本。與其依賴寒涼西瓜,不如選擇溫潤一點的水果來吃。
夏天,少吃西瓜多吃這3種果,一次煮好放冰箱,從夏天吃到出伏。很多人有疑問,夏天不應該就是要多吃西瓜嗎?
其實不然,西瓜性寒,大量食用會稀釋胃液,抑制消化酶活性,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尤其冰鎮(zhèn)后,寒性加劇,易誘發(fā)痙攣性腹痛和腹瀉。
此外,西瓜含糖量高達6%~12%,短時間攝入過多會導致血糖波動,并搶占蛋白質、礦物質等營養(yǎng)的吸收空間。對糖尿病患者及減肥人群尤為不利。
而且冷藏之后,也會帶來一定的食用安全隱患,冷藏西瓜的番茄紅素和β-胡蘿卜素含量比室溫存放低40%和139%。且切開的西瓜冷藏超過24小時易滋生細菌,表面切除1cm仍難完全避免污染。
多吃的這三種果粉,分別指的是啥?
第一種:梨子
梨子,是潤肺抗燥的“天然甘露”,它富含膳食纖維和熊果苷,能生津潤燥、清熱化痰。中醫(yī)有“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腑之陰”之說,煮制后寒性大減,更適合脾胃虛寒者。
做法:
1. 雪梨5斤刨絲,加羅漢果2個(拍碎)、紅棗10顆、姜絲50克。
2. 大火煮沸轉小火熬1小時,濾渣后繼續(xù)收汁至濃稠。
3. 加蜂蜜200ml攪勻,冷卻裝瓶冷藏。
食用貼士:每日取1勺沖溫水,晨起空腹飲用最佳;冷藏可存3個月。
第二種:蘋果
蘋果性平味甘,富含果膠和鉀,能健脾開胃、調節(jié)電解質。煮后果膠轉化為可溶性纖維,對老人兒童更友好。
做法:
1. 蘋果2斤去皮切丁,加檸檬汁20ml防氧化。
2. 入鍋加水300ml,放肉桂棒2根、黃冰糖100克。
3. 小火慢熬40分鐘至果肉透明,棄肉桂棒裝罐。
食用貼士:抹面包、拌酸奶或兌蘇打水皆宜;冷藏保存2個月,加熱后風味更醇厚。
第三種:紅棗
紅棗性溫味甘,含環(huán)磷酸腺苷可增強心肌收縮力,搭配生姜發(fā)散寒濕,正克伏天空調房積累的“內寒”。
做法:
1. 紅棗500克去核切半,老姜200克切片。
2. 加清水2000ml大火煮沸,轉小火熬1.5小時。
3. 濾渣后加紅糖300克續(xù)熬20分鐘,冷卻裝瓶。
食用貼士:晨起取2勺加熱水沖泡,出伏前每日一杯;冷藏可存4個月。
從青翠盛夏到微涼出伏,一罐罐親手熬煮的果醬,會讓你在整個的三伏天過的更加的舒坦。今夏若得半日閑暇,不妨守一爐慢火,看果實翻滾成蜜,待酷暑難耐時,舀一勺盛夏的甘醇,敬歲月安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