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澎湃新聞報道,東京已決定向馬尼拉出口6艘二手護衛艦,這是戰后日本首次對外輸出軍艦。
二戰期間日本軍艦炮擊菲律賓海岸的畫面還留在歷史書里,如今東京又開始用軍艦編織新的地緣政治陰謀。此前,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與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秘密會談,敲定了這樁價值不菲的軍火生意。這6艘"阿武隈"級護衛艦雖然在日本自衛隊服役超過30年,但經過現代化改裝后,依然具備相當戰斗力。
石破茂(資料圖)
菲律賓海軍計劃派代表團赴日檢查艦艇狀態,這些排水量2000噸的軍艦將成為南海新的不穩定因素。日本媒體透露,菲方可能為這些老艦加裝美制或韓制導彈系統,使其火力水平提升一個臺階。這種"舊瓶裝新酒"的把戲,暴露出東京在軍售領域的精明算計。
日本選擇此時向菲律賓輸出軍艦絕非偶然。兩國剛簽署《互惠準入協定》,為日本自衛隊進駐菲律賓掃清法律障礙。日菲領導人還宣布啟動《物資勞務相互提供協定》談判,軍事后勤合作全面鋪開。這些協定的墨跡還沒干透,軍艦交易就已提上日程,東京的政治算盤打得噼啪響。
"阿武隈"級護衛艦裝備的反潛導彈和魚雷系統,在南海這個水下暗流涌動的區域格外扎眼。雖然日本聲稱這些軍艦主要用于反潛作戰,但誰都知道南海問題的核心從來不在潛艇。菲軍方計劃用這些日式軍艦配合美軍在南海的巡航行動,這個意圖已經寫在臉上。
石破茂(資料圖)
軍事專家指出,日本二手軍艦與菲律賓現有艦隊的兼容性問題不容忽視。不同國家的武器系統就像不同國家的語言,強行拼湊只會降低作戰效能。更諷刺的是,這些即將退役的老艦在日本自衛隊眼里已是"雞肋",轉手賣給菲律賓卻成了"香餑餑"。這種軍事援助背后的政治考量,遠超過實際軍事價值。
東京的算計不止于此。通過軍售深度介入南海事務,日本正逐步突破和平憲法的限制。自衛隊艦艇在菲律賓港口的每一次停靠,都是對憲法第九條的無聲挑戰。這種溫水煮青蛙式的突破,比明目張膽的修憲更具危險性。
菲律賓網民對這筆軍購的質疑聲浪不小。有人算了一筆經濟賬:維護這些老艦的成本可能超過購買價格,退役艦艇的零件供應早已中斷,后續保養是個無底洞。更有人直言不諱地指出,政府拿著納稅人的錢買二手貨,背后恐怕藏著見不得人的交易。
馬尼拉的算盤同樣精明。通過引進日本軍艦,菲律賓試圖在南海問題上獲得更多籌碼。這種"引狼入室"的做法,讓南海局勢變得更加復雜。日菲軍事合作的每一步推進,都在擠壓中國的戰略空間。
石破茂(資料圖)
中方多次強調,南海問題應該由直接當事國通過談判解決。但日菲顯然沒把這話當回事。從聯合巡航到軍艦交易,再到即將簽署的一系列軍事協定,東京和馬尼拉正在構建一個針對中國的包圍網。這種系統性挑釁,必須引起足夠警惕。
日本軍艦開進南海的影響遠超軍事層面。經濟上,南海航道承載著全球三分之一的海運貿易;政治上,這里是大國博弈的關鍵區域。日本作為域外國家強行介入,只會讓局勢更加復雜。馬尼拉應該清楚,把國土變成大國角力的戰場,最終付出代價的只會是自己。
南海不應該成為軍備競賽的舞臺。但現實是,日本二手軍艦正在打破地區軍事平衡。菲軍方計劃用這些日式裝備對抗中國海軍,這種以卵擊石的想法既可笑又危險。歷史已經證明,任何試圖挑戰中國核心利益的行為都不會有好下場。
東京的這步棋走得險象環生。軍售只是手段,遏制中國才是目的。但菲律賓應該明白,當棋子終究不會有好下場。日菲軍事合作的每一步推進,都在透支地區國家的互信基礎。這種損人不利己的做法,早晚會反噬始作俑者。
南海的浪頭越來越大,但真正危險的不是自然風浪,而是人為制造的漩渦。日本軍艦的煙囪已經在馬尼拉港冒煙,這場危險的游戲才剛剛開始。中方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并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權利。
地區國家應該清醒認識到,南海和平穩定符合所有人的利益。任何試圖引入外部勢力攪渾水的行徑,最終都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日本軍艦開進南海的日子,或許會成為地區局勢轉折的重要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