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鳳凰衛視消息,日本政府近日與菲律賓達成協議,將向菲方出口6艘海上自衛隊退役的“阿武隈”級護衛艦。這些服役超過30年的艦艇,滿載排水量約2500-3000噸,曾搭載反潛導彈、魚叉反艦導彈等武器系統,如今已顯老態。
這批艦艇的交付對菲律賓海軍來說,是規模上的顯著提升。此前其主力僅由4艘韓國造輕型護衛艦支撐。然而軍事專家指出,這些艦船裝備技術停滯在上世紀80年代水平,零部件停產、維護成本高昂,實際戰斗力提升有限。菲網民也質疑,高昂的維護成本恐將成為國家負擔,更有聲音直指背后的腐敗風險。
“阿武隈”級護衛艦(資料圖)
日本真正的算盤,藏在“共同開發”的包裝紙下。為繞過2014年制定的《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該原則明確限定日本只能出口救援、運輸、警戒等五類非進攻性裝備——日菲雙方將此次交易精心包裝為“合作項目”。通過修改規格、加裝菲方通信設備等程序性操作,日本巧妙規避了直接出口進攻性武器的禁令。這絕非簡單的廢舊裝備處理,而是日本擴大武器出口的一次戰略測試。
日本的行動與其對美戰略協調深度綁定。美國近年來持續推進所謂“印太戰略”,日本作為核心盟友,正積極配合美國在南海方向布局。通過向菲律賓提供裝備支持,日本強化了菲方在南海問題上的對抗姿態,為美國介入地區事務提供了支點。這種勾連背后,是美國主導下陣營對抗思維的清晰投射。
馬科斯(資料圖)
日菲軍事合作已呈現系統性升級。今年5月,日本參議院批準了《互惠準入協定》,使日本自衛隊能更便利地在菲律賓境內活動。2月,日本向菲交付的先進防空預警雷達(J/FPS-3MEs)已部署在呂宋島北部,探測范圍覆蓋關鍵海域。2024年,菲律賓還向日本訂購了5艘海警巡邏船。再加上此次的6艘護衛艦,日本正以“漸進式突破”策略,全面增強在菲軍事存在。
菲律賓政客則借機上演政治秀。菲防長特奧多羅竟荒謬地要求中國“帶頭棄核”——一個常規武器尚難自給的國度,卻對堅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承諾的核大國指手畫腳。這種言論與菲總統馬科斯政府將“對華強硬”作為政治工具有關,試圖通過炒作南海議題轉移國內經濟困局與腐敗丑聞的壓力,并在東盟內部爭取話語權。
菲防長特奧多羅(資料圖)
南海的力量格局從來不由幾艘外援的老舊戰艦決定。中國海空力量的現代化水平與綜合戰力,足以維護國家主權與海洋權益。菲律賓若真關心地區安全,理應停止非法侵權挑釁,回歸對話協商的正途。日本這些艦船在真正的海上力量面前,其象征意義遠大于實戰價值。
菲律賓接收這些二手軍艦后,可能為其加裝美制或韓制導彈。但不同體系裝備的整合難題,以及老舊艦體固有的可靠性問題,終將限制其實際效力。歷史反復證明,依靠域外勢力輸送“炮灰裝備”挑起地區對抗,終將被證明是戰略短視的豪賭。真正的區域穩定之錨,永遠建立在相互尊重與和平發展的堅實基礎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