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南亞小國孟加拉國的軍事動作越來越引人關注。尤其是他們和土耳其的合作,簡直成了南亞地區的軍事新熱點。從2019年買了土耳其的TRG-300火箭炮開始,兩國的合作就不局限于簡單的武器買賣,而是升級到戰術系統整合、聯合培訓這些更深入的層面,甚至還一起搞無人機作戰體系。在“2030強軍目標”的推動下,孟加拉國覺得土耳其是性價比最高、技術轉讓最實在的合作伙伴,兩家聯手打造的火箭加無人機打擊體系,被稱為“迷你殺傷鏈”。現在孟加拉陸軍已經部署了18套TRG-300火箭系統,2023年開始又陸續引進了12架TB2無人機,空中偵察和地面打擊配合得相當默契,這讓他們在南亞有了一定的獨立威懾能力。
雖然孟加拉國的軍事實力跟印度、巴基斯坦沒法比,但這幾年的發展是結構性的突破。以前他們靠人多,步兵和山地部隊是主力,現在戰略重心從人力密集型轉向了精確打擊。陸軍方面,他們引進了中國的VT-5輕坦、塞爾維亞的B52自行榴彈炮,還有國產的C4ISR系統,信息化作戰水平大幅提升。海軍也有兩艘中國出口的明級常規潛艇,正在打造一支能近海防衛的小型現代化艦隊。空軍相對薄弱,還在用F-7、米格-29這些老戰機,但已經開始張羅新一代多用途戰斗機的采購了。總體來看,孟加拉國正在從防守型軍力向攻防一體轉變,國防投資也從養兵轉向了精度打擊、遠程通信和戰場聯動。
在對外關系上,孟加拉國表面上在印巴之間保持中立,實際上跟印度的關系更緊張。兩國邊境經常有摩擦,成了無人機和雷達對抗的熱點。孟加拉國引進土耳其的火箭和無人機后,印度對邊境空域的敏感度直線上升,甚至在2024年底放話,要擊落靠近邊境的孟軍TB2無人機。這說明孟加拉國的軍力結構和武器采購,雖然嘴上說是防御,但實際上矛頭已經對準了印度,特別是在空中偵察和遠程打擊方面,已經在進行高精度威懾的實戰部署,這是戰略層面的大轉向。
今年5月的印巴空戰,讓孟加拉國近距離看到了現代空戰的博弈。巴基斯坦用中國的殲-10C和PL-15E導彈擊落多架印度戰機,全世界都震動了。孟加拉國從中至少得到兩個啟發:一是空優平臺加雷達打擊鏈的組合能有效改變戰局;二是無人機和精確火力結合的殺傷鏈不是大國的專利,中型國家也能用。現在孟加拉國就在模仿巴基斯坦的打法,用TB2無人機偵察,TRG-300火箭炮覆蓋,以后還可能加上短程彈道導彈或遠程滑翔彈藥進行點殺。這種數據鏈指引的體系,正在取代他們過去觀察員加火炮的老式打法,大大提升了邊境局部沖突中的主動出擊能力。
那孟加拉國怎么更進一步呢?很簡單,照著巴基斯坦的路走就行。特別是空軍建設,中國幾乎是他們唯一的戰略供應方。目前孟加拉國已經完成了對殲-10C的初步評估和作戰模擬,預計在“2030強軍目標”中期節點前完成采購談判。據媒體報道,他們計劃首批采購16架殲-10C,替換掉F-7和米格-29,作為高低搭配機隊的主力。值得注意的是,孟加拉國在印巴空戰之前就開始推進殲-10C的采購了,這不是一時沖動,而是長期規劃。一旦成功,孟加拉國就會成為繼巴基斯坦之后,南亞第二個裝備殲-10C的國家。到時候,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在技術、戰術和作戰理念上深度融合,形成南亞的“打印同盟”,再加上提供裝備的中國,妥妥的“3D打印”。
說白了,孟加拉國的這一系列動作,就是在向印度傳遞一個明確的信號:別以為你南亞老大的位置坐得穩當。他們通過和土耳其、中國的合作,正在構建一套能對印度形成有效威懾的體系。而殲-10C的加入,將讓這個體系更加完善。對于印度來說,周邊兩個國家都裝備了中國的先進戰機,還形成了聯動,這壓力可不是一星半點。未來南亞的軍事格局,很可能因為這16架殲-10C而發生重大變化。咱們就等著看,這個“3D打印”聯盟會怎么在南亞舞臺上發揮作用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