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榕江特大洪災的危急時刻,27萬件緊急醫療物資星夜馳援;當西藏定日縣遭遇強震,30萬盒藥品與萬份保暖貼穿越風雪抵達高原;而每一天,全國336萬美團騎手穿梭于城市街巷,背后是不斷升級的“大病關懷計劃”“防暑險”與養老保險試點構筑的保障網——這些場景勾勒出美團作為平臺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創新路徑:將應急響應、騎手關懷、環境保護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入商業基因,構建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共生的新范式。
應急響應:災難中的平臺力量
面對突發災害,美團展現出高效的資源調度能力。榕江洪災后,美團醫藥健康聯動振德醫療、海氏海諾等伙伴,24小時內組織27萬件醫用物資火速發往災區,覆蓋消毒防護、急救包扎等關鍵需求。當地騎手化身“活地圖”,騎手楊小平在洪水中帶領救援隊兩進兩出,救出十余人;站點迅速成立“騎手志愿服務隊”,配合政府清淤通路。同樣的敏捷響應復刻于西藏定日地震——30萬盒藥品、1萬份保暖貼與兒童溫暖包通過騎手接力送達震區,同步啟動商家歇業保護與訂單退改機制。兩次行動證明,美團的生態協作網絡正成為公共應急體系的有效補充。
騎手關懷:構筑全方位保障體系
騎手作為美團生態的基石,其權益保障持續深化。7月重磅升級的“騎手大病關懷計劃”釋放關鍵信號:覆蓋病種從101種重癥擴展至152種(含51種輕癥),眾包騎手未成年子女首次納入保障范圍。這直擊痛點——調研顯示,超八成騎手是家庭經濟支柱,子女健康是其核心焦慮。該計劃已累計幫扶6173個家庭,發放1.9億元,如騎手岳永宏突發心梗獲3萬元救命金,北京騎手王先生父親患癌獲2.28萬元援助。
同步推進的是多層次保障網:健康防護升級,7月起全國騎手分批獲贈“防暑險”,平臺全額投保,今夏投入16億元保障高溫作業,動態調整配送半徑,增配站點藥品;養老破冰,養老保險補貼落地深圳、成都等7城,對達標騎手補貼50%費用,試點將持續擴圍;女性專屬關懷,為女騎手免費提供年度重疾險,超3100人完成兩癌篩查;子女保障,“袋鼠寶貝計劃”累計資助1043名重病騎手子女,全國建立“袋鼠寶貝之家”解決流動兒童看護難題,僅北京四季青站點已服務超百名新就業群體子女。
綠色轉型:青山計劃的八年答卷
在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上,美團青山計劃交出環保成績單:構建“綠色包裝-低碳生態-科技賦能-公益行動”體系,累計回收塑料餐盒40萬噸,回收率近30%。其創新在于:標準引領,發布三批《綠色包裝推薦名錄》,細分16類中餐包裝需求;科技賦能,開發數字化平臺精準匹配商家解決方案;生態協同,聯動30余家企業參與,在22城建立回收網絡。未來將聚焦再生技術產業化、西南地區“好杯新生”行動落地,以碳賬戶機制激勵商家綠色轉型。
鄉村振興:縣域騎手的“城市夢”支持計劃
美團為縣域勞動力鋪就入城通道:全國81.6%騎手來自縣域鄉村,月均超200萬人,其中46.9萬人出自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通過“春風送崗”專項:收入保障,高頻騎手月均收入達7230-10100元,一線城市可達1.2萬元;技能提升,“新手幫扶-站長培養-學歷提升”體系已培育7萬騎手加入“師傅團”,70萬人次參與站長計劃,85%管理崗由騎手晉升;學歷躍遷,與國家開放大學合作“騎手上大學”項目,全額資助385名騎手進修大專/本科,物流管理專業助力職業升級。
平臺價值再定義:責任力即競爭力
從救災前線的物資閃電戰,到為百萬騎手編織“防暑險+大病保障+養老補貼”安全網;從40萬噸塑料回收的綠色長征,到幫助縣域騎手在城市扎根的“春風送崗”——美團的實踐揭示平臺經濟的新范式:社會責任不再是附加題,而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構成。當騎手在保障中安心奔跑,當循環經濟融入供應鏈基因,當鄉村勞動力通過平臺獲得發展跳板,美團的商業生態正展現出更強的韌性與溫度。在效率與公平、商業與公益之間,美團嘗試的是一條可持續的平衡之道,其價值終將回饋至更寬廣的社會圖景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