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深圳創業板受理了南通聯亞藥業的上市申請。這是繼2024年9月27日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之后,南通聯亞再度沖擊資本市場。
聯亞藥業是由張國華博士和Prasadraju Pinnamaraju及其技術管理團隊于2005年在江蘇南通創立,團隊成員由來自于中國、美國、加拿大和印度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在國際藥業具有豐富的管理和技術經驗。
南通聯亞的創始人張國華生于1949年,與共和國同齡,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大學生。本可以安享晚年的張國華,偏偏選擇“高齡創業”,讓他76歲仍在堅持創業一線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知命之年歸國創業
張國華出生于南通,1977年恢復高考后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南京藥學院(現為中國藥科大學)的藥劑學專業,完成本科學業后,他成為了第一屆藥劑學專業的研究生。
1984年12月,張國華進入中國藥科大學擔任了一年的藥劑研究室教師,隨后赴美留學,1989年,張國華在美國費城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后任Schering Plough Corp.(先靈葆雅公司)研發部博士后。再后來,他又分別在Schering-Plough、Hoffman-La-Roche制藥公司擔任多個技術和管理職務,其后就職于Duramed制藥公司及Andrx制藥有限公司負責藥物研發,分別擔任副總裁和高級副總裁。回國前,張國華時任美國最大的仿制藥TEVA公司副總裁。
為何放棄高薪和公司股份,在56歲時依舊堅持選擇回國再創業?
很多人都問過張國華這個問題,他都一臉坦然地回答道,“美國仿制藥的替代率已達85%,國內這塊還是空白,我希望用自己的技術和經驗,讓中國人用上物美價廉、安全有效的進口藥。”從一位從業者變成一個創業者,56歲的張國華選擇創業,更多的是選擇承擔了一份社會責任。
懷揣著這份使命感,2005年,張國華毅然決然地回到家鄉南通。回國后,他著手組建一支具備豐富國際藥業經驗的管理與技術團隊,團隊成員囊括了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以及印度的科學家和工程師,聯亞藥業就此創辦。
張國華帶領團隊潛心研究,2012年公司首個口服激素產品PhilithTM成功登陸美國市場,終于實現了第一款仿制藥成功上市。同時,也實現了中國智造、擁有聯亞自主知識產權制劑在美國處方藥物主流市場零的突破。
轉戰創業板
從仿制藥到創新藥,醫藥行業“換擋”之際,藥企自身也在變革:
有全面轉型創新藥的,有“仿制藥+創新藥”雙線并行的,也有繼續深耕仿制藥,但突出“高難度、高附加值”的高端屬性,并逐步向改良型新藥及首仿藥延伸的。
聯亞藥業就更偏向第三類。作為一家仿制藥企業,聯亞藥業主要從事復雜藥物制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產品覆蓋了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精神分裂癥、女性避孕及健康等領域。目前產品主要包括以不同類型的緩控釋制劑以及低劑量藥物制劑為代表的兩大類高端仿制藥;同時公司也憑借領先的藥物設計能力和制劑工藝技術為制藥企業和研發機構提供研發及其他服務。
最近,聯亞再次啟動了IPO,選擇“卷土重來”,顯然還是放不下上市夢。
2024年,科創板明顯收緊,審核條件十分苛刻,尤其是對于南通聯亞的科創屬性揪住不放,將過關閾值明顯提高。既然如此,南通聯亞干脆可以憑借優秀業績和良好潛力轉戰創業板,倒不失為明智之舉。
截至2024年末,聯亞藥業已有44個自研產品獲FDA批準。公司獲FDA批準注冊的口服制劑總ANDA數量排名國內第三,口服緩控釋制劑獲FDA批準數量排名國內第一,自主研發獲得FDA認證的對照標準制劑(RS)數量排名國內第一,多個緩控釋制劑在美國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截至2024年末,其授權境內發明專利27項,境外發明專利1項。
2024年,南通聯亞營業收入為8.66億元,同比增長23.7%,而凈利潤達到2.6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20%;如此良好的業績表現,完全符合上市標準: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累計凈利潤不低于1 億元,且最近一年凈利潤不低于6,000 萬元。
2022-2024年,公司境外收入占比分別為89%、69%和62%,境外收入主要來自于美國市場。報告期內,公司向第一大客戶Ingenus銷售收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2%、57%和52%,Ingenus享有公司主要產品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硝苯地平緩釋片等于美國市場的獨家經銷權。
此外,在境內外收入均保持增長的情況下,境內外收入比例更加均衡。此前提到,通過溝內集采或者OTC市場,逐步消除單一市場和單一客戶的風險,已經取得明顯成果。
隨著國內集采推進,國藥控股的采購金額也在迅速提升;此外,避孕藥OTC市場也保持穩定。總體來看,客戶分布越來越均衡。
尤為重要的一點是,在當前地緣因素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南通聯亞仍然取得堅定的美國市場份額,這顯得彌足珍貴。對于這樣的企業,從政策上也理應將其推向資本市場,從而獲得更加多元化的資金支持幫助其更好地研發高難度產品和拓展全球市場。
國內外工藝共線
一直以來,聯亞藥業的戰場并不在國內。
但這并不意味著聯亞藥業不注重國內市場。
聯亞藥業將經過國際最高標準FDA驗證的先進工藝與生產體系無縫引入國內,實現國內外制劑產品的處方一致、產線一致、工藝一致、控制一致、質量一致。這使國內患者得以用可負擔的價格,獲得與原研藥等效的高品質藥物。
依托成熟的六大技術平臺和40余個FDA獲批產品的工藝經驗,聯亞藥業確保了國內外生產線在技術標準和質量管控上的高度統一。與此同時,公司與國內醫藥流通龍頭國藥控股達成戰略合作,在北京、廣州、江蘇、吉林等集采中選省份實施獨家配送,構建了高效優質的藥品供應網絡。
這一“國際品質,國內共享”的模式,在國家藥品集中帶量采購中釋放出巨大民生效益。以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為例,據了解,該產品在2022年國家第七批集采中以第一順位中選,覆蓋六省市,定價僅為0.4313元/片(47.5mg),對比集采前同品種約2.1元/片的銷售價格,降幅高達80%。
長遠來看,無論是深耕國內還是進軍海外,藥企掌握市場主動權、獲得市場認可、實現業績增長,其實都離不開研發創新。
聯亞藥業在海外市場的亮眼表現,源于扎實的研發根基。目前,聯亞藥業已經構建了“多單元緩控釋制劑技術平臺”“基于時辰藥理學的脈沖制劑技術平臺”“復合多聚合物技術平臺”“極低劑量制劑技術平臺”“制劑穩定性預測技術平臺”及“藥物分析研究平臺”六大核心技術平臺群,為攻克復雜制劑技術難題、確保產品高品質奠定了堅實基礎。
聯亞藥業的實踐,為破解國產高端制劑的質量瓶頸提供了一條可鑒的路徑:通過在國際高端市場的淬煉,倒逼工藝技術升級,再將經過驗證的先進生產力反哺國內民生需求。此次聯亞藥業能否順利IPO,通商薈將持續跟蹤報道。
注:本文由通商薈整編,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華義文隨筆、醫藥研究社、創客公社、最新IPO、藥融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