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消息,2025年7月6日,南半球的冬日里,巴西里約熱內盧迎來了一個特殊的時刻。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在科帕卡巴納海灘旁開幕,11個正式成員與10個伙伴國首次集體亮相。這場主題為“加強全球南方合作,推動更加包容和可持續的全球治理”的峰會,悄然間拉動了全球力量對比的杠桿。
幾乎在峰會開幕的同時,大西洋另一端傳來刺耳的噪音。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悍然宣布:任何支持金磚國家“反美政策”的國家都將被額外加征10%的關稅。他特意強調——“此政策沒有例外”。這并非特朗普首次對金磚機制發難。去年11月,他曾威脅對任何嘗試創建共同貨幣的金磚國家征收100%關稅,并得意宣稱其威脅“見效”。然而這一次,恐嚇與峰會的現實形成了戲劇性反差。
特朗普(資料圖)
就在特朗普發出威脅的當天,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過視頻連線向里約會場投下一枚“經濟炸彈”:金磚國家集團的綜合GDP已達77萬億美元。當這個數字投射在會場大屏時,歷史性轉折被瞬間定格——它首次超越了七國集團(G7)57萬億美元的經濟總量。這一超越不僅是數字游戲,更是全球經濟秩序重構的具象化呈現。
引人注目的是,金磚的吸引力正席卷東南亞。今年1月,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度尼西亞正式加入金磚;6月,越南以伙伴國身份入列;馬來西亞、泰國也正快步靠近。這些曾長期觀望的國家為何集體轉向?答案藏在雙重現實里:一方面,金磚新開發銀行十余年來為新興國家基建與綠色發展注入了真金白銀;另一方面,金磚內部堅持的平等協商機制,讓發展中國家無需以政治妥協換取話語權。
巴西總統盧拉(資料圖)
東道主巴西總統盧拉在7月4日峰會預熱時透露的動向,更戳中了美國的敏感神經:“金磚國家正在探討一種減少對美元依賴的機制”。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5月披露的數據顯示,金磚成員間貿易僅有約三分之一仍使用美元結算。當東南亞國家紛紛啟動本幣互換、推進數字金融布局時,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更像是對既定趨勢的徒勞抵抗。
金磚擴員絕非數字堆砌。三輪擴容后,尚有數十國排隊申請,這種向心力源于十九年耕耘的硬實力:新開發銀行根據各國國情定制支持方案,從印尼的港口到南非的電網,實實在在的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動脈。更關鍵的是其運行邏輯——決策權不按出資比例分配,而是協商一致,這使小國無需仰人鼻息。
特朗普(資料圖)
當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之際,里約峰會正聚焦六大務實議題:全球公共衛生合作、氣候行動框架、人工智能治理規則......這些恰是現行國際體系中最需要改革的領域。金磚國家以77萬億美元經濟總量為基底,正在重塑的不僅是貿易結算方式,更是被壟斷太久的發展權與規則制定權。
金磚的崛起不是要推倒重來,而是讓被忽視的“全球南方”獲得應有席位。當特朗普的10%關稅威脅撞上金磚77萬億經濟體的現實,歷史的車輪已然轉向。這場始于經濟合作的實驗,正在為世界提供一種新可能——在那里,道路橋梁得以修建,綠色技術獲得資金,而國家不論大小,都擁有不被強權勒索的發展尊嚴。里約峰會落幕時,海風傳來的不僅是潮聲,更是一個新時代漸近的足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