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漚。”這是明代安塞王朱秩炅描寫西夏陵的詩句。賀蘭山麓,晨光穿透云層,九座巨冢如沉默的金字塔群矗立于戈壁之上,見證著11世紀黨項王朝的信仰與雄心。這片占地53平方公里的陵區,曾因蒙古鐵騎的毀滅而沉入歷史迷霧,如今作為中華文明多元交融的密碼,正走向世界遺產大會的審議臺。
澎湃新聞獲悉,第47屆世界遺產大會近日在巴黎教科文組織總部開幕。11天會期內將審議 30項新申遺項目。中國唯一申報項目“寧夏西夏陵” 將與法國莫爾比昂海岸巨石陣等共同接受世界遺產大會的審議評估。若成功列入,西夏陵將成為中國第57項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審議的十日議程
當地時間7月7日上午,第47屆世界遺產大會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啟幕。保加利亞文化部長馬里安·巴切夫作為主席國代表主持開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奧德蕾·阿祖萊在致辭中疾呼:“氣候變化與武裝沖突正撕裂文明記憶!”她指出,極端洪水已威脅威尼斯等12處遺產地,而蘇丹戰火中的麥羅埃金字塔群亟待國際救援。
據世界遺產大會官網介紹,本屆大會將審議30項新申遺項目(24項文化遺產、5項自然遺產及柬埔寨洞里薩湖雙遺產)及兩項遺產地邊界重大調整提案,其中中國唯一申報項目“寧夏西夏陵”將與法國莫爾比昂海岸巨石陣、葡萄牙阿爾瓦羅·西扎現代建筑群等一起等待審議。
此外,大會將評估57處瀕危遺產保護狀況,重點聚焦西非三國共有的“W-Arly-Pendjari保護區”——近年武裝襲擊致9名護林員殉職,蘇丹兩處金字塔群因戰亂面臨坍塌風險。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奧德蕾·阿祖萊在世界遺產大會發言 圖片據:清源文化遺產
大會還將升級“世界遺產線上地圖平臺”(WHOMP),整合實時衛星數據與生物圈保護區信息,構建全球遺產災害預警網絡;同步發布《氣候行動工具包》《災害風險管理指南》,應對升溫對極地遺產的毀滅性沖擊
世界遺產大會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年度例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承擔著決定新申報項目能否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關鍵職責,還肩負著對已列入名錄的遺產保護情況進行監督和指導的重任。通過世界遺產大會這一平臺,全球各國攜手合作,共同致力于保護那些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文化和自然遺產,讓這些珍貴的財富能夠跨越時空,傳承給子孫后代。?
西夏陵的漫漫十四年申遺路
當巴黎會場激辯遺產保護策略時,遠在賀蘭山麓的西夏陵正迎來千年命運的轉折點。這座占地53平方公里的陵區,以9座帝陵、271座陪葬墓構成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夯土帝王陵園,其申遺之路堪稱一部文明復活史詩。
作為20世紀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之一,西夏陵的發現,讓今人得以了解這個持續近兩百年的神秘歷史,也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和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提供了生動的見證。
西夏陵
公元1038年,黨項首領李元昊于賀蘭山下的興慶府(今銀川)稱帝,建立與宋遼鼎立的西夏王朝。1227年,成吉思汗大軍踏破賀蘭山闕,王朝覆滅的同時,文字、制度與記憶幾近湮滅。直到20世紀70年代,考古學家在“不長草、不落鳥”的土冢下發掘出10萬余件文物,才重新拼合這段歷史。
西夏陵營建年代約從 11 世紀初延續至 13 世紀初,陵區占地面積廣闊,規模宏大。外郭形制雖有開口式、封閉式和無外郭式三種,但內部結構大體相同,分為角臺、闕臺、月城、陵城四部分。西夏陵的建筑風格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元素,既有著中原地區傳統帝陵的規制特點,又融入了黨項族自身的文化特色,同時還能看到與周邊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痕跡。歷經千年風雨,這些陵塔依然屹立不倒,見證著歲月的變遷。?
西夏陵
西夏陵不僅是建筑藝術的瑰寶,更是歷史文化的寶庫。陵區內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如在陪葬墓 MIII - 107 中出土的鎏金銅牛,重達 188 公斤,造型生動逼真,工藝精湛絕倫,是西夏青銅鑄造工藝的杰出代表,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西夏的農耕文明發展水平。此外,遺址上還留存著大量的建筑構件殘件以及刻有西夏文字的殘碑,為揭開西夏王朝神秘面紗提供了關鍵線索。?
從歷史意義來看,西夏陵的存在直接為中國歷史上黨項族創立并延續近 200 年的西夏王朝及其君主世系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特殊見證。它見證了西夏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歷程,是研究西夏歷史不可或缺的實物資料。它真實、完整地保存至今,為中華文明 “多元一體” 格局和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過程提供了有力的實物例證,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據介紹,西夏陵申遺工作是在2011年正式啟動;2012年,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7年12 月,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021年,被選為 “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在申遺過程中,相關部門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包括編制規劃文本、進行環境整治、實施文物保護工程、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加強申遺宣傳等。如今,西夏陵已做好充分準備,以最佳姿態迎接世界遺產大會的檢驗,期待能夠成功躋身世界遺產名錄,讓更多人領略到這顆來自西夏王朝的璀璨文化明珠的獨特魅力。?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西夏陵公眾號及清源文化遺產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