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火車廂化身立體花架
300平方米盛夏花海競相綻放
銀川森林公園
以巧思打造的工業風花境
本應成為今夏城市亮點
卻頻頻遭遇“黑手”侵襲
精心栽植的花卉被肆意盜挖
多處呈現刺目“斑禿”
公共美景淪為私家收藏
令人扼腕
文明游園
東門花境:塑料袋裝走的“喜愛”
記者在森林公園東門主入口看到,這片300多平方米的網紅花境中,多處泥土翻新、花卉缺失形成的“斑禿”與盛放的光輝歲月向日葵、繁星花形成刺眼對比。
“6月30日養護時發現異常。”銀川市公園管理中心森林公園管理所主管馬潔宇痛心地介紹。
園方調取監控發現,6月29日晚7點,一名老太太攜家人在花境“踩點”后,竟從女衛生間取走紙簍中的黑色垃圾袋,公然挖取心儀花卉裝袋帶走,隨后駕車返回永寧縣家中。
經警方介入,當日晚涉事老人到案,經批評教育后向公園遞交致歉信并賠償損失。
北門火車:創意景觀變“兒童樂園”
北門區域由廢棄兒童火車改造的工業風花境同樣傷痕累累。
記者現場看到,小火車本體及周邊花卉持續被盜,景觀礫石散落,花卉遭踩踏。
更令人憂心的是,設計初衷為打卡點的小火車車廂,竟成了孩童肆意攀爬的“游樂設施”。
“全員付出艱辛打造的特色景觀,屢遭破壞讓養護雪上加霜。”
馬潔宇表示,盡管反復改造并加裝監控與語音提示系統,不文明行為仍難杜絕。
守護浪漫:公共之美需共同珍惜
從廢棄車廂到網紅花境,銀川森林公園的蛻變凝結著城市綠化的巧思與溫度。
然而,當“愛美之心”異化為偷盜占有,當公共空間被當作私人游樂場,不僅景觀蒙塵,更折射出部分市民文明意識的缺失。
一花一木皆屬公眾,一次順手牽羊、一次任性攀爬,剝奪的是所有市民共享美好的權利。
相關部門已加強監控與巡查,但要根治頑疾,更需要每位游客心懷敬畏——手下留情,文明觀覽,方能讓這份屬于整座城市的浪漫持久綻放。
記者:吳昊 王希政
編輯:王瑜婧
審核:申亮
監制:孫磊
近日熱點短視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