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美國農業部突然對華出手,以“國家安全”為由全面禁止中國購買美國農田,甚至威脅收回已購土地。
這記“組合拳”打得所有人措手不及,就在前一天,美國財長貝森特還在公開場合宣稱“中美關系處于良好狀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也在籌備訪華行程。
這種“翻臉比翻書還快”的操作,讓國際社會再次領教了特朗普政府反復無常的的政治手腕。
反復無常的政治手段
今年4月,特朗普曾將對華關稅推高至145%,導致中國對美出口幾近凍結。
但美國超市貨架空置、通脹率飆升,其團隊不得不緊急與中國展開談判,5月日內瓦會談和6月倫敦會談后,雙方達成90天關稅暫停期,美方還取消部分芯片出口限制以示誠意。
就在暫停期未滿、中美關系看似回暖之際,特朗普突然宣布對進口銅征收50%關稅、藥品征收200%關稅,同時拋出農地禁令。
其實這種反復橫跳早有預兆,4月加稅時,美媒就曝光其真實目標是將中美貿易份額從24.5%提升至30%,而此次農地禁令恰在財長訪華前拋出。
美國農業部長布魯克·羅林斯在發布會上宣稱,美國農業正面臨“犯罪分子、政治對手和敵對政權的威脅”,卻絕口不提中國持有的美國農田僅占0.0003%,連加拿大的零頭都不到。
有人猜測他的真實意圖,并非維護國家安全,而是為中期選舉煽動民粹情緒。
扭曲的規則
這項政策表面上依據2023年美國參議院通過的法案,實則是對原有規則的徹底扭曲。
2023年法案的出臺,源于一家中國玉米加工廠選址靠近北達科他州軍事基地,當時拜登政府僅要求加強審查。
但特朗普政府直接將其升級為全面禁令,甚至計劃收回已購土地,堪稱“立法碰瓷”。 美國法律還規定60%的土地為私有財產,只要遵守規定即可交易。
中國投資者購買的土地中,沒有任何一塊位于軍事敏感區,此前阿肯色州強收中企160英畝土地時,最終僅以“未及時申報”為由罰款28萬美元,始終未能證明所謂“間諜風險”。
這樣看來,他們所謂的“國家安全威脅”,不過是欲加之罪, 美國的雙標操作實屬令人咋舌,
畢竟加拿大、荷蘭等盟友控制著美國33%的農田,卻從未被針對;沙特王室在美國擁有大量地產,也未受到任何限制。
中美博弈的深層較量
特朗普政府的瘋狂之舉,本質上是對中國崛起的戰略焦慮,中國控制著全球稀土供應鏈,美國軍工和科技產業嚴重依賴中國的稀土出口。
此前,中國商務部宣布有條件恢復對美稀土出口,前提是不得用于軍工領域,這一招直接打在美國的軟肋上。
如今,美國試圖通過農地禁令扳回一局,卻不料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國際資本已用行動投下反對票:盡管特朗普宣稱關稅將“重振美國制造”,但美股波動加劇,黃金價格單日暴跌1%。
95%的全球央行仍在增持黃金,中國央行連續8個月購入黃金,推動外匯儲備多元化。
不單是這樣,美國國內的反對聲浪也在高漲,民主黨議員指控特朗普“操縱股市”,因其在關稅政策發布前呼吁“買入美股”,旗下公司股價應聲暴漲21%。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警告,新關稅可能使美國核心通脹率突破3%,經濟衰退概率逼近50%。而農業州的利益集團更憂心忡忡。
中國仍是美國農產品的重要買家,若特朗普繼續加碼限制,很可能引發國內反彈。
中國反擊
外交部嚴正抗議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實施歧視性措施,違反市場經濟原則。
在貿易領域,中國針對特朗普支持者選區的農產品、機械產品加征對等關稅,并限制稀土出口,直擊美國制造業軟肋。
美國政府的所作所為已經違反法律,中國投資者正準備用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捍衛權益。
修正案規定,聯邦政府“非經正當法律程序,不得剝奪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財產;未經公正補償,不得將私有財產征為公用”。
若美國政府強行征收,中國企業可發起訴訟,要求市價補償并開放司法審查,更深遠的影響在于國際層面。
中國通過世貿組織訴訟、與東南亞共建供應鏈等行動,被外媒夸贊為“國際貿易秩序守護者”。金磚國家的回應也更有深意。
俄羅斯表示“金磚從未也永遠不會針對第三國”,南非直言該機制旨在推動“更平衡的全球秩序”。這種國際共識的形成,讓美國的單邊主義行徑愈發孤立。
特朗普的農地禁令,短期內可能給中國投資者帶來困擾,但從長遠看,它暴露的是美國的戰略焦慮與制度性缺陷。
中國在芯片、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領域的自主創新正在加速,美國的封鎖反而倒逼中國產業鏈升級。
正如《人民日報》所言:“中方維護權益是堅定的,落實共識是誠信的。”這場較量的最終贏家,終將屬于那些尊重市場規律、秉持開放包容的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