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故事能否被稱之為經典,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它的結局,不可否認絕大多數人都是喜歡大團圓的結局的,但有些故事卻注定只能是悲劇收場,那么這樣的故事,還能成為經典嗎?
金庸用他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神雕俠侶》的故事就可以說是悲劇收場,盡管從表面來看,楊過與小龍女是在經歷了重重磨難之后走到一起,也算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可他們的故事卻早已與“圓滿”無關。
(楊過、小龍女劇照)
無論是當年的那“甄志丙事件”,也就是舊版中的“尹志平事件”,還是后來分別十六年的經歷,都不免讓人如鯁在喉,無論是小龍女的清白,還是他們二人錯過彼此的時光,都是無法挽回的。
不過他們的悲劇或許還不止于此……
要知道金庸在《神雕俠侶》結束之后又寫了一本劇情邏輯承接此作的《倚天屠龍記》,但他卻對楊過與小龍女的結局只字不提,或許是因為這段故事是更大的悲劇。
一、注定會發生的悲劇
當年龍楊二人在絕情谷底重逢之后,便馬不停蹄地趕往了襄陽城,他們這神雕俠侶的出現是瞬間扭轉了戰局。
那雕兄揮動翅膀就能扇落蒙古大軍的弩箭,而楊過和小龍女更是如入無人之境,殺敗蒙古鐵騎,更夸張的是楊過先殺金輪法王,再以飛石殺蒙哥大汗,這一戰可以說是將他的“主角光環”展現得淋漓盡致。
蒙古大軍是選擇了撤退,但無論是楊過還是郭靖都應該知道,蒙古大軍的退兵只是暫時的,當他們選出了一位新的大汗,他們必將卷土重來。
(黃藥師、楊過劇照)
事實也確實如此,十三年后,忽必烈上位,又率領大軍南下,這一次,郭靖身邊已經沒了當年的那些幫手,孤立無援的他只能眼看著襄陽城被蒙古大軍攻破。
而書中也只留下一句:“襄陽城破之日,郭大俠夫婦與郭公破虜同時殉難,屠龍刀不知下落。郭祖師當時身在西川,待趕去想要相救父母親人,卻已為時不及。”
郭靖雖死,那楊過呢?
他的日子也必然不會好過。
二、郭襄的見聞
盡管楊過和小龍女后來是回了古墓,但他們卻談不上是“徹底退隱”,既然是“俠侶”,他們也難免會心系天下蒼生,因此后來的楊過還會致力于抗擊蒙古。
只是他要面對的可能不僅僅只是蒙古高手,甚至還有可能遇上一些選擇投敵的舊友。
《倚天屠龍記》開篇,金庸就借郭襄的視角展示了“后神雕時代”的武林格局。
此時中原大地幾乎已經淪陷大半,她闖上少林寺打探楊過的下落時,書中就有這么一段描述。
“郭襄冷笑道:‘少林寺的大和尚官派十足,官腔打得倒好聽。請問各位大和尚,做的是大宋皇帝的官呢,還是做蒙古皇帝的官兒,又還是仍做大金皇帝的官兒?’這時淮水以北,大宋國土均已淪陷,本是金國該管,現下金國亡于蒙古,少林寺所在之地也早歸蒙古該管,只蒙古大軍連年進攻襄陽不克,忙于調兵遣將,也無余力來理會叢林寺觀的事,因此少林寺一如其舊,與前并無不同。那僧人聽郭襄譏刺之言厲害,不由得臉上一紅,心中也覺對外人下令傳諭有些不妥。”
(黃藥師、黃蓉劇照)
你看,就連少林寺也在蒙古人的掌控范圍之內,當年郭靖會孤立無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這沒什么可詬病的,至少從那僧人聽到郭襄的譏諷之言后表現出的羞愧情緒來看,至少他們還是有羞恥之心的,他們最多也只是沒有幫郭靖抵抗蒙古大軍,不至于為虎作倀。
而另外一些江湖俠客,就未必有這種傲骨了。
比如楊過的那幫舊友,就完全有可能投靠蒙古一方。
三、舊友反目
某一日,楊過又在江湖中遇上了一支蒙古小隊,他與小龍女自然沒把他們當對手,只想著如何快速解決對方,繼而趕赴下一個戰場。
然而此時楊過卻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背后傳來,那人正是煙波釣叟,在他一旁的還有那圣因師太、人廚子、百草仙、轉輪王張一氓等人。
“楊兄弟,需要幫忙嗎?”
楊過只當他們還是曾經那幫跟著自己闖江湖的朋友,對他們毫無防備。
哪料他們卻突然對小龍女下手,那幾人一同將小龍女控制住,將她點穴定身,動彈不得。
(百草仙劇照)
楊過不知他們是何用意,此時煙波釣叟便開口了:“楊兄弟,對不住了,當年你殺了蒙哥大汗,此時中原陷落,天下盡歸忽必烈大汗所有,所謂識時務者為俊杰,希望你不要怪我們。”
“若你念及舊情,就放了龍兒,今日之事我可以不計較……”楊過話沒說完,煙波釣叟便打斷了他。
“不,是楊兄弟你若念及舊情,還請不要為難我們,是你自行了斷,還是我們一起上。”
楊過對這幫舊友的實力是了如指掌,論單打獨斗,他們遠不如自己,但他們若是一起上,自己絕非對手。
畢竟當年一個煙波釣叟就能讓黃藥師忌憚三分,此時楊過若與他們火拼,即便能贏,最終也難保住龍兒。
于是他只提了一個要求:“放了龍兒,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那煙波釣叟卻沒法做主,只說了句:“我會力保楊夫人不死,其他的,我沒法給你承諾。”
(小龍女劇照)
“愿你說到做到……”說罷,楊過單掌舉過頭頂,隨著一聲骨頭碎裂之音,楊過當場殞命。
小龍女則被煙波釣叟等人帶回蒙古,生死未卜。
至于后來登場的黃衫女子,不過是程英替楊過收養的孩子,關于龍楊二人,她也只是聽說,因此她退場時才會留下那句“終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俠侶,絕跡江湖”。
如此一來,或許這就是金庸沒交代龍楊二人結局的原因,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這樣的悲劇結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