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禮樂文明的坐標上,與當今時代及個體生命展開的一場深邃對話
5月末,申城氣溫陡升,上海七寶古鎮一處茶樓內卻座無虛席。熱浪中,百余位讀者齊聚一堂,擦著汗也要往前再挪一挪,只為聆聽學者薛仁明解讀其煥新之作——《其人如天》(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全新修訂版)。
發布會講座上,薛仁明先生或坐或立,不借麥克風,細細品讀《史記》中那些或許并不“熱門”的歷史人物,在現場引發陣陣掌聲與強烈共鳴。
這本《其人如天》中,薛仁明獨樹一幟品評《史記》的見解,多年來也??d于各大媒體,積淀了大量忠實讀者。該書通過對《史記》中劉邦、項羽、張良等人物的剖析,為當代人提供歷史文化視角。此次全新修訂版的推出,更引學界關注。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和馬克思主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德喜教授在此版《其人如天》的推薦語中寫道:“古人看事,看得長遠,有大局觀,故常能抓到事物的本質。薛仁明先生《其人如天》一書回歸到中國人看人看事看核心的模式,不僅讓人看到了漢代人物多年來不被理解的一面,也讓讀者看到了一種對于我們當下時代及個體生命多有啟發的新穎視角?!?/p>
發布會現場有不少讀者是帶著孩子前來的,這也映射出書中探討內容切中當下家庭教育的要害。薛仁明對此進一步闡述:“人們過度追求‘被看見’‘被認可’‘被稱贊’,習慣了被夸的孩子長大后卻格外脆弱,難以承受稍有冷落或挫折。反觀我們的文化,奉行的是‘默默做事’,在各自位置上踏踏實實做好本分。這種智慧,在今天尤其值得反思…… ”
聽眾席間,“卷天卷地我自悠游,奔四奔五常懷喜樂”的對聯赫然可見,恰與書中追尋的安頓之道遙相呼應?!镀淙巳缣臁芬粫粌H是對中華千年精粹篇章的品讀,更是站在禮樂文明的坐標上,與當今時代個體生命展開的一場深邃對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