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溫紓言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
《以法之名》昨晚大結局了。
最后的劇情,簡直是如鯁在喉,如坐針氈,如芒刺背。
大結局,像是刻意為了那盤醋包的餃子。
付出的代價
江旭東終究為當初包庇江遠的事情付出了代價。
大結局,江旭東因為包庇罪,濫用職權罪,窩藏罪,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等多項罪名,數罪并罰,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
江遠所帶來的麻煩和最后的結局,簡直充分說明了一件事:
慈母多敗兒,慈父更敗兒。
事實證明:
人一旦在人生的某個節點欠下屬于自己的人生債務,終有一天要為此付出比曾經要慘痛百倍的代價。
江旭東年輕的時候忙于工作,中年喪妻,兒子江遠在其母去世后都是由姐姐江敏一手帶大的,但一個尚未成年的孩子,需要撫養另一個孩子,這本身就是一種親子關系倒置,江敏即便再周全,但她本身也終究是一個孩子,卻也終究顧及不了所有。
更何況,江遠走到今天這一步,這本身就是江旭東這個父親的角色失職,這才導致禹天成在江遠青春年少的時候趁虛而入,在江遠需要幫助和引導的時候,以“英雄救美”的姿態出現,逐漸把他領入了狼窩。
一個男人,想要真正成長,父親的角色是不能失職的,否則就會永遠長不大。
更何況:
人在下意識的舉動是騙不了人的。
單看江遠在江家的時候,表面上裝的很好,是個體面人,但后期因為性格本身就不成熟,以及隱藏不住的面具,其實就說明了他只是在江旭東這個父親,面前裝的父慈子孝,表面乖順,而在禹天成面前,他的壞脾氣卻顯露無疑,就能夠知悉,江旭東對這個兒子的了解,其實完全不如禹天成這個外人。
從一開始,江旭東這種子債父償的模式就錯了。
而江旭東也正是因為如此,覺得這輩子都虧欠江遠,因為想要彌補,卻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
意料之外
萬海能倒在黎明前,是大多數觀眾都沒有想到的。
因為:
專案組沒來之前,萬海被判十年有期徒刑,而如果他在服刑期間表現好,八年就能結束刑期,可專案組一來,查來查去發現了監控的攝像頭在監視萬海,不僅沒有提供保護不說,還激怒了潛藏在背地里的對手,眼睜睜地讓萬海就這么死在了監獄里。
前面說喬振興是保護傘,結果喬振興這個保護傘把自己給保護沒了;后面專案組忙前忙后要翻案為萬海還青白,結果證據找著案子查著把人給整沒了。
所有人都以為專案組會在其后還萬海清白,滌蕩黑暗,卻沒想到,最先需要解救的萬海,就這么草率的下線了。
在前面的劇情里,我們已經知悉,監獄長王華山也是陳勝龍背后的人。
所以,萬海才會投鼠忌器,在專案組一次次的詢問下,選擇閉口不言,顧左右而言他。
但王華山在發現鄭雅萍和張文菁等人來監獄,眼看就要詢問處萬海真相來的時候,狗急跳墻,選擇利用其原本就有的基礎病,派了監獄護士動手注射藥物,將其暗地殺害。
而更令觀眾沒有想到的是:
大結局的時候,陳勝龍,王大友,禹天成,江旭東等背后大人物紛紛落網,其他在其中推波助瀾的人也相繼付出了應有的代價,但王華山居然提前勘探到了消息,潛逃出境了。
或許,王華山在專案組下來后,在天龍集團大廈里反問陳勝龍的那一刻,或許他早就察覺到其背后的靠山靠不住,這才早早謀劃好,選擇了跑路出境。
主角團忙著抓主犯的同時,卻忘記了從犯和小蝦米也要布網。
王華山的潛逃,在某種層面上,是一種諷刺,更是讓是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結局。
諷刺的結局
全場段位最高的,其實是蘭景茗。
大結局,蘭景茗因為違紀,干擾檢察機關辦案,存在政績工程,職務失察等多項罪名被撤銷職務,留黨察看一年。
即便如此,和入獄的老領導江旭東,已經進去被判無期徒刑的孫飛和姜紅軍等人相比,她也算是平穩落地了——至少沒進去。
大結局里,蘭景茗在得知禹天成等人落網后,選擇了撥通電話投案自首,希望能減輕罪責,不再對逃過一劫抱有希望。
最開始,大家都以為她是最后結局中的隱藏黑手,會在關鍵時刻來一刀,結果沒想到的是:
這個角色的定位,單純就是個靈活的職場老油條,堪稱甩鍋能手。
所有的暗示都是她滑不留手做出來的,但同樣的,她也的確在實際上沒有真的做什么。
蘭景茗看似什么都沒做,實際什么都做了。
從一開始,萬海案的案情推進,是她不經意間用語言似有若無的進行了壓力;到中間李人駿的升職生日宴,她在宴會上的發言,無不表示她的圓滑和謹慎;再到后期對萬海案以及礦難案的之勢,以及針對許言午的甩鍋等一系列行為,都讓大家覺得蘭景茗這個角色,背后潛藏著巨大的“能量。”
但誰都沒想到的是:
她不過是一個不作為,太過考量人情世故層面的不粘鍋,是個甩鍋的好廚子。
蘭景茗最后的結局,其實既讓人覺得諷刺,也更讓觀眾覺得寫實。
一個什么都沒做,但什么都做了的人,一個什么都參與,但什么證據都沒有留下的人,一個讓下屬做事自己當不粘鍋的人,在蘭景茗這個角色的身上,太過形象具體化了。
而往往也是這樣的人,最能明哲保身。
因為:
她是一個聰明人,還是一個會借力打力,在關鍵時刻做投手的聰明人。
只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太過聰明的人,往往也容易被自身的聰明所誤。
蘭景茗最后能夠明哲保身,已然是一種極限操作了。
作者:溫紓言,自由撰稿人,兼具浪漫主義與理性主義,專注女性成長與情感方面的寫作。
熱愛文字之美,賣字為生,相信有一天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