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6月,享界S9單月交付4154輛,穩居30萬以上新能源轎車銷量榜首。這是一塊過去二十多年里,中國品牌沒能真正站穩的市場區間,被公認是“高端轎車”最難啃的骨頭。而享界S9,用一年的時間交出了漂亮答卷。但如果只看銷量,可能低估了它真正的底氣。
享界S9的成功,不只是產品贏了競品,更是品牌和用戶一起,把“高端轎車”重新定義了。這背后,是用戶從產品到品牌的全面參與:他們在社交平臺上提出換標建議,引發一場自發的“Logo共創”;他們在生活中分享駕駛體驗,讓豪華不再是冷冰冰的參數,而是日常里溫暖的細節;他們走進密云超級工廠,把造車透明化、標準化,變成一場可感可觸的信任建設。
所以,這場名為“悅享自成”的2025享界用戶星享之夜,既是品牌對用戶的一次感謝,也是對豪華范式的一次重新定義。從用戶共創的全新車標,到真實車主的故事分享,再到工廠透明背后的制造底氣,享界在用一種新的方式,回答中國品牌能不能造好高端轎車的問題。
一枚“星”標,回應的是用戶心里的浪漫
如果你留心過享界S9的車主社群,就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從新車上市開始,討論最多的,不是價格、不是配置,而是車標。甚至在社交平臺上,還出現了用戶自發發起的“換標總動員”,一句“希望有一個更有高級感、更有文化味的Logo”,成了大家的共同心聲。
享界沒有假裝沒聽見,更沒有急著拿出一個“自以為是”的方案,而是把這份用戶的熱情當作一次認真的產品共創。
7月8日的用戶之夜,享界全新車標正式發布。發布的不只是一個外觀符號,更是一種態度的兌現:從用戶想法里長出來的設計,才是品牌真正的高級感。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和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建勇共同站在臺上,和用戶一起,見證了這枚“星”的誕生。
這個新車標,既有科技感,又有文化味。它以六邊形為骨架,延續了鴻蒙智行的家族設計,但又通過白銀比例和G3曲率,讓硬朗中帶著東方的留白。中心的雙層結構更顯巧思:上層星芒舒展,像星光漫射,是用戶口中的“浪漫感”;下層采用微米級電鑄工藝,三千圈細密紋理在金屬表面凝練出“見光不見紋”的質感,近看有精致,遠看有辨識度。
這些設計,不是為了做得多炫酷,而是回答用戶提的每一個細節:有人希望高級感別太冷冰冰,有人盼望能多點中國味,有人強調“別做成誰誰誰的翻版,要有自己的辨識度”。最終呈現的,是一枚既克制又耐看的星標,讓人一眼認出是中國品牌自己的設計語言。
從一開始的“想換標”,到最后的“換成這樣真不錯”,享界做的是一件難的事:認真聽取,反復打磨,最終把用戶的審美、品牌的價值和時代的語境,放進同一個Logo里。
這才是豪華品牌和用戶的關系: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彼此成就。
一場分享,記錄的是用戶和品牌的雙向奔赴
如果說銷量是品牌和市場的對話,那用戶的故事,才是品牌和生活的交匯點。
這場星享之夜,說是活動,其實更像是一場圍坐而談的聚會。舞臺不大,故事很真。每一個走上臺的車主,都在講自己的生活,不是講享界S9有多好,而是講它怎么剛好出現在自己的生活里,撐住了那些平常不被注意的小細節。
巴黎奧運會即將開幕,田徑女子20公里競走冠軍楊家玉的日常訓練也到了最緊張的階段。她說,享界S9最打動她的,不是動力參數,而是細節里透出的體貼——補妝鏡的柔光,零重力座椅的按摩,一鍵泊車的從容。這些細節,讓她在高強度訓練之外,找到了一點“活得漂亮”的底氣。冠軍的生活,不止是賽場的拼搏,還有回歸日常的自在。
科技奶爸李先生講的是另一種安全感。他在暴雨夜遇到突發狀況,前方視線模糊,本能反應還沒做出決定,享界S9的四顆激光雷達和全向防碰撞系統CAS 3.0,已經提前完成了轉向、剎停、避讓一連串動作,把危險化解在了“沒來得及緊張”的瞬間。對他來說,這不是技術炫技,而是家庭責任的底氣,是“我得平安回家”的那份踏實。
還有攝影愛好者陳先生,他的故事更有生活味:帶著“暈車狗”去遠方,過去是奢望,現在是日常。華為途靈平臺讓行駛平穩,“暈車舒緩模式”和鴻蒙ALPS健康座艙,把寵物的不適降到了最低。開著這輛“入門即滿配”的享界S9,他可以不用考慮目的地,只考慮天氣好不好、心情想不想走。
甚至沈騰也來了。他不講段子,講生活。片場拍攝累的時候,零重力座椅能放松身體,巨幕投影系統2.0讓劇本閱讀更自在。對一個演員來說,這輛車既是休息的空間,也是工作間隙的“移動盲盒”。
這些故事里沒有什么豪華的套路,只有每個人真實生活的不同側面。有人需要安全感,有人需要舒適感,有人需要自由感。但共同的,是他們都找到了自己心里那個“豪華該有的樣子”。
享界講豪華,不是用配置堆砌一個標準答案,而是用場景給出多樣選擇。因為真正的豪華,不是給你什么,而是懂你需要什么。
一座超級工廠,撐起的是用戶大膽喜歡的底氣
真正的豪華,從來不是秀出來的,而是造出來的。在享界,很多用戶喜歡做一件事:開著自己的S9,專程跑一趟北京密云,打卡享界超級工廠。有人把這當作一段生活小旅程,順道去水庫兜風、吃魚;有人把它安排進親子活動,讓孩子看看“一輛車是怎么造出來的”。工廠和生活,不是兩個平行世界,而是在這里自然交融起來。
為什么一家高端品牌,要把制造環節這么赤裸裸地攤給用戶看?理由很簡單:工廠不心虛,用戶才放心。
享界超級工廠,集數字化柔性產線、AI質量檢測、ADS智駕標定中心于一體,能看見的技術都擺在那兒。毫米級的精度控制,CT級藍光掃描,雙團隊交叉質檢,全天候 AI 質檢……不是給媒體拍宣傳片用的,而是每天每時每刻,真正在生產線上跑的標準。每一輛S9出廠之前,都得通過這些嚴苛流程,才算做好了走向用戶的準備。
但更難的是,把“用戶的選擇”變成“工廠的動作”。比如App上下單時選的Nappa真皮、專屬輪轂、獨特配色,都能快速轉化成產線的精準指令。不是庫存挑給你什么,而是工廠做成你要什么。這背后,是產業鏈和制造體系的響應能力,也是定制化與高端感的根本差距。
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建勇在現場說得很直白:“向用戶透明公開制造環節,勝過無數次對品質的宣傳?!?/p>
所以你會發現,享界的工廠沒有那么多“儀式感”,但有一種實實在在的“靠譜感”——你可以隨時來看,隨便問,工廠會告訴你答案,因為它對得起你看到的每一處細節。
而在這次星享之夜,余承東還透露了一個新消息:享界的旅行車將在今年秋季發布。產品線再拓展,意味著品牌還在往用戶需求里更深處走。這是享界在30萬+市場站穩腳跟之后,開始主動拓展邊界的信號。
從用戶的星標,到他們的生活故事,從透明的制造,到不斷擴展的產品陣列,享界正在用每一件實事,回答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
中國品牌,憑什么造好一輛高端轎車?而它給出的答案,是把每一次用戶的選擇,真正做成一件值得被喜歡的事。
一場星享之夜結束了,但關于享界的討論才剛剛開始。
如果回到那個最初的問題:中國品牌二十多年沒拿下的高端轎車市場,為什么享界S9能做到?答案其實不復雜:不是靠單一的產品能力,也不是靠一時的市場機會,而是靠一套完整的價值邏輯——用戶愿意共創,產品值得信賴,制造敢于透明,品牌敢于承擔。
今天的享界,遠沒有走到高端的終點,但至少,它已經走在了一條不靠“標簽”而靠“底氣”的路上。從新車標的發布,到用戶故事的共鳴,再到工廠實力的驗證,每一步都不是獨行,而是品牌和用戶共同走出來的路徑。
接下來,隨著全新旅行車的發布、產品矩陣的完善、體驗生態的延展,享界還會走得更遠。但更重要的是,它證明了:豪華從來不是一個高不可攀的概念,而是可以被重新定義的日常體驗,是每一個認真造車、用心生活的人,都能觸碰到的答案。
星享之夜落幕,但屬于中國高端智造的星光,還在繼續生長。享界會帶著這份初心,和用戶一起,去拓一條從未有人走過的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