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豐富長者助餐形式、擴大服務覆蓋面,近期,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qū)33家餐飲企業(yè)被認證為首批“香洲區(qū)長者助餐愛心餐廳”。如今,長者在這些愛心餐廳用餐,可享受專屬折扣優(yōu)惠:60周歲以上的長者用餐打八折;香洲戶籍的特困、低保、低保邊緣、計劃生育特殊家庭長者則可享受六折優(yōu)惠。從政府助餐到愛心餐廳助餐,是長者助餐服務不斷升級的生動寫照。
一餐熱飯,看似平常,卻是關乎老年人晚年幸福的重要指標。珠海市香洲區(qū)創(chuàng)新長者助餐服務,以“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助力+公益支持”的模式,讓很多老年人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便利與溫暖。這種既解決基本需求又提升生活品質的民生工程,不僅獲得了當地老年人的交口稱贊,更為各地優(yōu)化養(yǎng)老服務供給提供了新的思路。
這一模式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跳出了傳統政府包辦的思維定式,構建了多元協同的助餐服務體系。從最初單一的政府建設長者飯?zhí)茫饺缃褚?3家“長者助餐愛心餐廳”,允許社會機構“空間換服務”探索市場化運營,再到與外賣平臺合作解決送餐“最后一公里”問題,每一步創(chuàng)新都更好地滿足了老年人用餐需求。這種模式既減輕了財政壓力,又激活了社會力量,形成了政府與社會“雙向奔赴”的良性互動。當市場機制與公益目標巧妙結合,民生服務便有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內生動力。
香洲區(qū)的實踐充分證明,優(yōu)質的公共服務必須建立在精準把握群眾需求的基礎上。從菜品口味的調整到就餐環(huán)境的改善,從價格優(yōu)惠的設置到送餐服務的延伸,每一個細節(jié)都體現了對老年人需求的細致體察。特別是針對不同經濟狀況老年人設置差異化折扣,對失能老人提供上門送餐服務,更彰顯了公共政策的溫度與精度。這種“民有所需,我有所應”的服務理念,正是對現代服務型政府的生動詮釋。
據統計,當前,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突破3億,老齡化程度持續(xù)加深,老年人的就餐需求呈現出多元化、品質化的新特點。傳統單一的長者飯?zhí)媚J诫y以滿足老年人的多元需求,香洲區(qū)整合社會餐飲資源、引入市場機制、運用數字平臺的做法,值得更多地區(qū)借鑒。這種模式投資少、見效快、可持續(xù)性強,特別適合在財政能力有限的中小城市和社區(qū)推廣。
一餐飯的溫度,丈量著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香洲區(qū)的實踐告訴我們,應對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強帶來的挑戰(zhàn),不僅要發(fā)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更要激發(fā)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積極性。當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加入為老服務的行列,當市場機制與民生福祉找到最佳結合點,我們就能構建起更有韌性、更可持續(xù)的養(yǎng)老服務體系,讓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發(fā)展帶來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作者:苑廣闊,系媒體評論員)
來源:光明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