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知樂
南京“紅老頭事件”讓人震驚。
嫌疑人男扮女裝、拍攝私密視頻、誘騙勒索,案件本身已足夠荒誕。但更令人困惑的,是那些明知不對勁,卻還是留下來的男人們。
他們沒有花大錢、也沒受到威脅,有的甚至只提了半桶油、帶了一根黃瓜,卻依然選擇“將錯就錯”。
有人不解:都沒啥投入,轉身走人不就好了?
其實他們選擇留下,不是因為半桶油太貴,而是因為“心理沉沒成本”早就埋下伏筆。
什么是“心理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指的是已經付出、不可回收的東西,最常見的是時間和金錢。但實際上,我們更容易被看不見的成本所綁架——比如情緒、幻想、面子,甚至“自我說服”。
這就叫:心理沉沒成本(Psychological sunk cost)。
換句話說,你不一定花了多少錢,但只要你已經:
花了時間和精力安排
在腦海中“預演”了結果
和朋友透露了“要辦點事”
向自己做過心理暗示:“這次不能錯過”
那么你就已經被“沉沒成本”牽著走。
不是半桶油值錢,而是“我都動身了”的執念太重。
為什么小投入,也讓人不舍得回頭?
從行為上看,有些涉事者的“準備”簡直可笑——半桶食用油、十幾塊水果、一袋蛋糕,怎么看都不像重要約會。
但他們真正“花”的是:
1.預期成本:幻想的畫面已經預支
他們在聊天中接受對方的熱情撩撥、性暗示、邀約言語。即使對方照片模糊、語氣怪異,但在“她說喜歡年紀大的”這種字眼下,他們腦中早已上演了劇本。
人最難退出的,不是現場,而是自己腦子里那場沒演完的戲。
2.情緒成本:不愿承認自己被騙
很多人踏進門就察覺不對勁。但這時撤退,就等于承認“我蠢”“我被耍了”,于是干脆一條道走到黑。
他們不是看不出風險,而是想“做完再說”,給自己一個心理交代。
3.面子成本:硬撐比回頭更體面
有人是朋友介紹的,有人是自己主動勾搭的。如果臨時反悔,就像當眾“認慫”。這種羞恥感,反而比“真上了”更讓他們難堪。
人在錯的方向上走太久時,最怕的不是終點,而是別人看到你折返。
怎么做,才能不被“心理沉沒成本”綁架?
沉沒成本效應藏在生活每一處:追了一半的劇不甘棄坑、不合適的戀愛舍不得分手、做砸了的項目繼續砸錢……
要跳出這個陷阱,你需要練會以下三點:
1.把“我已經付出”這句話,換成“現在值不值”
不是你花了什么,而是下一步是否值得才重要。
你都出門了又怎樣?你帶了油又怎樣?如果對面是陷阱,退出永遠不算晚。
及時止損從來不丟人,一錯到底才最荒唐。
2.接受“我被騙了”這件事,不等于我就是傻子
識破騙局、當機立斷,是勇氣;不肯認錯、死撐到底,才是真正的不智。
你被騙,不代表你無能,只代表你也是人類;而你能及時轉身,才說明你成熟。
3.培養“心理斷舍離”能力
想避免這種陷阱,最好的方式不是“不投入”,而是不讓投入變成枷鎖。付出了也能說“算了”,這不是冷漠,而是清醒。
真正清醒的人,不是從不犯錯,而是知道哪一步必須停下。
那些帶著瓜子、提著油,最后卻深陷泥潭的男人,并不是真的貪便宜,他們只是不懂得——心理上的“半步投入”,往往比現實里的“千金代價”更難回頭。
沉沒成本,藏在你每一次“不甘心”的念頭里。
下一次,當你又想說“都做到這了,不如做完”,請先問自己一句:
“現在轉身,真的比走到底更糟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