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萬元打賞打水漂,1萬多退款費也泡湯!成年人大額打賞退款緣何陷入困局?
當下直播行業蓬勃發展,直播間里的大額打賞也是屢見不鮮。然而,隨之而來的糾紛也日益凸顯,成年人大額打賞退款問題,正陷入一個復雜難解的困境之中。
當下,直播行業那叫一個火爆,直播間里的大額打賞也是常見事兒。然而,這背后的糾紛也跟著多了起來,成年人大額打賞退款問題,如今正陷入一個復雜得讓人頭疼的困境里。
“想退款的金額有 6 萬,找中介退款又花了 1 萬多。” 最近,網友小萬(化名)跟媒體倒苦水,說自己在直播間被主播騙了,被誘導著打賞,結果主播收到打賞后,直接把他刪除拉黑了。從 4 月開始,小萬聯系了十多個號稱能幫忙退款的中介,這些中介當時拍著胸脯保證,說證據確鑿(有充值流水、聊天記錄等),肯定能退款,可到最后,全都失敗了。
打賞6萬元后被拉黑 消費者找“退款中介”又花上萬元
“找了十多個中介,都沒能把錢退回來。”7 月 6 日,小萬透露,今年 4 月他關注了一位抖音主播,還在其直播間及關聯主播那兒累計打賞了 6 萬多元。那主播之前承諾能線下見面,可小萬刷完禮物后,就被對方刪了好友拉黑了。
從 5 月起,小萬就開始想辦法退款,先后聯系了法律咨詢公司還有私人機構等十多個中介。“他們都打包票說能退款,最高的一家收了 3000 多元。前前后后加起來,總共花了 1 萬多。” 小萬無奈地說:“中介一開始說證據充足,能通過起訴退款,后來又說證據不夠,起訴不僅花費多,勝算還不大。”
試了好多次都失敗后,小萬曾想過投訴這些中介,可因為維權成本高,涉及的中介數量又多,最后只能放棄了。
湖南小芒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喬明律師說,從小萬這事兒來看,要是主播通過 “線下見面” 等利益誘導行為是真的,那就涉嫌欺詐了,小萬是有退款的事實和法律依據的。不過喬律師也特別強調,得有直播錄屏等證據,才能證明主播的口頭承諾。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一搜 “打賞退款”,能找到 5018 條投訴,主要集中在抖音和快手這兩個平臺。快手小客服回復:“您好,您反饋的問題我司已收到,會進一步核實,請耐心等待。” 抖音平臺方給出的解決方案大多是:“經核實,根據現有材料,工作人員無法確認此消費存在欺詐行為…… 如您認為對方存在網絡欺詐等違法行為,建議盡快報警,我們會積極協助警方調查取證。”
有中介稱可“調取身份信息”,先收費后服務藏陷阱
7 月 6 日,媒體以消費者身份聯系了一位自稱能協助退款的中介周某。周某說,只要提供主播賬號、充值記錄、打賞記錄,他的團隊就能調取主播的身份證信息和電話號碼,幫忙跟主播溝通退費;要是主播拒絕,還能幫消費者起訴。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周某這兒是先收費后服務。就拿退款7000元來說,他的服務費用是1980元,差不多占退款金額的28%。他提供的《維權指導服務協議》顯示,乙方是一家法律咨詢公司,服務內容包括協商調解、法律咨詢、代寫文書、指導訴訟、證據整理等。不過協議里也聲明了,維權結果受案件事實、證據、司法環境等因素影響,乙方可不保證一定能成功維權。
喬明律師指出,現在好多法務咨詢公司就是 “空殼”,就受市場監督管理局管著,缺乏有效的監管,消費者的權益很難得到保障。另外,用戶在打賞的時候,可得留好憑證,像送禮記錄、聊天記錄、直播錄屏這些,萬一以后權益受損了,還能靠這些維護自己的權益。
四川云瀾風揚律師事務所主任石國力律師也說:“那些喊著‘絕對可以退費’口號的中介,大多數都不太靠譜。他們的操作方式,無非就是指導當事人去投訴、訴訟,或者給抖音公司發函,好多連直播打賞的法律基礎問題都沒搞清楚。”
引流介紹層出不窮:社交平臺“成功案例”頻現
在社交平臺上,不少人發帖說“打賞退款成功”,涉及好幾個主流直播平臺。7月3日,媒體私信了一位發帖人小沈(化名)。小沈在6月22日、6月26日、7月3日都發了和“退款成功”相關的帖文。
小沈說,自己之前在抖音直播間沖動消費,把粉絲等級刷到了 36 級,總共花了 3 萬元。最近,在朋友介紹下,她找了一家靠譜的法律服務公司,花了 1500 元,就把錢追回來了。同時,小沈還提供了該公司工作人員趙助理的企業微信聯系方式,以及自己幫同事咨詢的聊天記錄。
趙助理問了些基本情況,比如主播有沒有誘導、承諾等行為,消費者的收入是不是比打賞金額多等。趙助理表示,確認委托后,會建群對接法務,消費者得提供基礎材料,配合法務回答問題,講講事情經過。法務會根據具體情況擬定訴狀,走相應的法律流程。趙助理還提到,要是退款金額是 7000 元,相關服務金額就是 500 元,大概占退款金額的 7%。
不過,媒體發現,趙助理提供的法律服務合同模板里,在甲方義務條目中標紅寫著:甲方不得在網絡平臺發表關于本次法律服務的不良言論,否則乙方有權追究其法律責任。
目前,抖音和快手這兩大直播平臺,都有明確的關于打賞退費的官方文件和規定,主要是針對未成年人打賞退費這些內容。
2023年6月9日,抖音發布《2023抖音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社會責任報告》,里面提到抖音建立了明確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機制,嚴禁未成年人充值打賞,對誘導未成年人打賞的主播會從嚴處罰,只要核實是未經監護人允許的未成年人打賞,就全額退款。快手客服給出的《未成年消費退款攻略》顯示,未成年用戶提交退款資料后,賬號里的快幣會被清空,同時賬號會自動進入未成年人模式,而且不能解除。
“因為主播就是販賣情緒價值的,所以退款這個行為就跟白嫖沒啥區別。”7月4日,一位抖音直播博主溫雨醬說。6月23日,溫雨醬收到錢包服務的一條“直播收入退款提醒”,提醒說,經核查發現她之前的直播收入里,有部分是未成年人的消費費用,一共2950.89元,平臺要給用戶退款,同時從她的直播收入里扣除相應款項。“突然收到退款提醒時我真沒想到,他加了我的粉絲群,粉絲群的粉絲都認識他,他說自己成年了。”溫雨醬說,跟那名申請退款的網友認識三四個月了:“他刷禮物,我唱歌、講故事、提供情緒價值,這些都花了我不少時間和精力。”
石國力律師分析:首先,基于對未成年人保護的要求,直播平臺都有一套挺完備的未成年人退費審核機制,而且還挺嚴格的,相關風險也不是全由主播承擔。要是平臺審核后,認定符合未成年退費條件,再毫無根據指責是有人冒充未成年人退費,這可不合適。石國力律師覺得,就當前網絡直播領域這復雜的情況,網絡主播得在法律法規規章、平臺規則這些范圍內,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就算跟粉絲線下溝通維護關系,也得把握好分寸和界限,可不能主動說些色情等違法違規的內容。只要主播行為合法,能保證用戶是因為直播內容打賞,而不是因為線下溝通的內容或者交易、承諾,從法律層面來講,主播就沒什么經營風險。要是有成年人冒充未成年人退費,那就可能涉嫌詐騙了。
成年用戶打賞能否退款?關鍵在于主播是否存在不當行為
那么,成年用戶打賞能不能退費呢?石國力律師表示,娛樂直播就是以獲取打賞為目的的經營活動,直播打賞包括充值和打賞,打賞行為又包含買禮物和充值禮物這兩個行為,打賞者和主播因為打賞形成合同關系,在實際中,到底是服務合同還是贈與合同,還有爭議。但不管是哪種合同,只要打賞者有充分證據,都能主張打賞行為無效或者可撤銷,也能提出退費主張來維權。
石國力律師解釋,主張無效,主要是因為主播違法、違反效力強制性規定、公序良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張欺詐,主要是針對主播的欺騙行為,讓打賞者產生錯誤認知,然后才進行的打賞。可要是主播行為合法合規,沒有任何欺騙或者不當行為,沒達到否定行為或合同的法定標準,從法律上來說,就不能否定相應打賞行為的效力,也就沒辦法退費了。
喬明律師也指出,打賞款項應不應該返回,返回多少,得看主播的直播內容和直播行為。從贈與角度看,要是主播存在欺詐,像沒兌現明確承諾,打賞用戶就可以請求撤銷打賞;從消費角度看,承諾要是屬于利益誘導,那就不符合消費的自愿和誠實信用原則。要是主播不存在欺詐行為,也沒有明顯的私下誘導,一般就屬于自愿消費行為,不能要求退款。但要是能證明主播的直播內容低俗(比如毫無才藝展示、搞違背平臺規則的 PK 行為等),那也可以要求退款。喬明還強調,要是平臺沒履行好網絡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比如主播違規注冊,或者平臺沒制止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那平臺就得承擔責任。當打賞用戶權益受損時,最好找專業律師維權,可別掉進那些不正規法務公司或者保證能成功退費的法律咨詢公司設的陷阱里。
(提醒:內容來自紅星資本局、紅星新聞。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尾聲:
“ 成年人大額打賞退款問題,因涉及復雜法律關系和證據認定,仍處于灰色地帶。消費者在打賞時需保持理性,留存好相關證據;平臺應進一步完善規則,加強監管;相關部門也需盡快明確法律界限,規范“退款中介”市場,共同為直播行業的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關注「財鯨眼」,做復雜市場的清醒者!
聲明:關于內容準確性的補充說明
內容核實承諾:「財鯨眼」致力于提供客觀、準確的內容,但不排除因信息更新滯后、數據來源差異或理解偏差導致內容存在瑕疵。
讀者反饋通道:若您發現文章中存在數據錯誤、事實性偏差或邏輯爭議,可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及時調整:
1、郵箱:caijingyan66@163.com 郵件中注明修改內容。
2、后臺留言:請在文章底部點擊“發私信”并提供具體指正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