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是我國民間用來計算炎熱天氣的一種傳統方式,入伏多是在小暑節氣。如今小暑已至,伏天也就越來越近了。今年頭伏是從7月20號開始的,還有差不多一周的時間。不過感覺今年的夏天明顯要熱不少,從端午以后,就熱起來了。如今更是又熱又悶,從白天到晚上,都時不時要開會兒空調,即使這樣,汗水還是一直往外冒。可想而知,正式入伏以后,會有多么悶熱。
炎熱的天氣里,人們吃飯不香,睡覺也不好,體重悄悄下降,而若是不去調整的話,還會削弱抵抗力,令身體虛弱,那么在秋冬換季時也就容易遇到各種問題。所以伏天里的養生一定要重視起來。屆時可以多吃些瓜類蔬菜,其水潤多汁,清爽開胃,還可以為我們補充豐富的營養,在補水解暑的同時,增強體質。下面就跟大家分享4種,正所謂“入伏多吃瓜,中藥不用抓”,入伏前后多吃這4樣瓜,清熱解暑健脾胃,輕松舒爽過伏天,來看看吧~
第1種:冬瓜
雖然名字像是冬天里的瓜,但它的時令季節其實是夏天。其在瓜類中是個頭最大的,水分含量高達97%,摸上去就清清涼涼的,如今不少人會將其洗干凈,給家里的娃抱著來消暑。當然它也是夏日餐桌必備的養生瓜,有助于補水生津,滋潤脾胃,利尿祛濕等。
1、將其連皮一起洗好,切開之后,將里的籽以及瓤都刮掉,其實比較好處理的蔬菜,切成大塊就行。
2、其在夏日里還有個絕佳的搭檔,那就是鴨肉,先把肉清理好,并且在寬水里充分煮透,去腥味,也去雜質,然后一一夾出來。
3、 重新將鍋洗干凈燒干燒熱,少許鹽油熱透后,把鴨肉倒里邊炒一會兒,水分和油脂都要炒出來。
4、接著在鍋里注入飲用水,先單獨燉一個鐘頭,蔬菜放里邊,再咕嘟半個小時到四十分鐘,補充點鹽,蔥花,便可以關火。
第2種:黃瓜
無黃瓜不夏天,小時候總是到菜園里晃悠,隨手摘下黃瓜來,直接擦一擦就嚼起來,清脆可口,滿口都是它的清香味兒,那時候的夏天也不感覺到熱。現在它依然是人們夏日里的主力軍,可以像水果一樣直接吃,也可以入菜煮湯包餃子,有助于降火消暑,潤腸排毒,保護皮膚,提升免疫等。
1、外皮可以吃,但做菜的話,不妨削掉,吃著會更嫩更脆。
2、它與雞蛋是絕配,屆時先把蛋液充分攪勻,在鍋里先炒好盛出來。
3、這里還搭配了一些鮮蝦仁,也在炒好雞蛋后,先在鍋里炒熟。
4、雖然是主菜,但不要炒久了,倒在鍋里,同蒜蓉炒勻,再調點生抽,鹽,兩種搭配的食物也都再次倒里邊,炒到入味后就盛出來。
第3種:絲瓜
它是夏日里賞味期最長的一種瓜,幾乎從開始熱一直到秋后暑熱消失都可以吃到。它的口感比較爽滑綿軟,類似于肉一般,嚼起來也是水水的,很清爽。它是多鉀多維C的瓜類,同時有助于抗氧化,潤澤皮膚,增益脾胃等,要多吃。
1、在瓜類的外皮之下,都有著一些黏液,絲瓜更為明顯,所以切開后要用水泡著,否則很快就會變黑。
2、一小把白玉菇,清洗過后,丟到開水里煮熟,之后撈起控干。
3、鍋熱后,先來炒蛋,快速凝固時就盛出來。
4、我們把主角倒里邊,反復扒拉,在均勻受熱中成熟,屆時把白玉菇,雞蛋倒在里邊,掰幾塊紅椒放進去,調些許生抽,鹽調味,馬上就盛出來。
第4種:南瓜
除了綠色的瓜之外,夏天也不能忽略了這種黃色的大南瓜,它的甜味要十分明顯,且蘊含著淀粉,葉酸,維A,鐵,鉀,銅等,有助于緩解疲乏,滋養脾胃,保護心血管等,是與其他瓜類互補的一種瓜類。
1、將其清洗好,切成片,撒到蒸屜上直接蒸熟。
2、將其放到料理機中絞成糊狀倒出來,補充雞蛋,牛奶,糖,酵母以及泡打粉,所有的料拌勻。
3、完成發酵時,要把南瓜糊里的氣體趕出去,再補充點面粉拌勻,之后倒在模具里邊。
4、等待高度爬升后,把棗點綴在上邊,之后大火蒸五十分鐘,其體積膨脹,成型后就成功了。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關注,點贊,收藏和轉發!感謝您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