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 6日晚,郊外隆隆的炮聲,在南京市內已可隱約聽到。老百姓正扶老攜幼地遷往中山路西邊的難民區。
大戰在即。敵人馬上就要殺到南京城的門口。
在百子亭唐生智公館的院子里和狹窄的街巷中,停滿了各式高級的轎車、軍用吉普車。一個連的憲兵部隊,荷槍實彈在公館的四周負責警衛。
唐公館的大客廳里,臨時增放了許多椅子,里面坐滿了守衛南京的高級將領。他們每人的領章上,至少都有一顆發亮的星星。這是南京衛戍部隊的將領,所有少將以上的指揮官都畢恭畢敬地坐在這里。會場的氣氛嚴肅而又有些緊張。將領們只能竊竊私語、低聲交談。
“委員長到!”突然,傳令副官高聲呼叫。將領們在驚愕中習慣地起立,行注目禮。
“你們等久了,請坐下。”身穿一身戎裝、披著黃綠色軍大衣的蔣介石,在夫人宋美齡、侍從室主任錢大鈞,以及南京衛戍軍正副司令長官唐生智、羅卓英、劉興的陪同下,步入會場。
將軍們直等到蔣介石一行都坐完了,才紛紛坐下。
“委員長還在南京!”蔣介石的出現,在將軍們的心中引發出一股激情。因為事實戳穿了外界關于蔣介石早已離開南京的傳聞。
蔣介石操起他那浙江官話說:
“南京是我國的首都,又是總理陵墓所在,為國際觀瞻所系,對國內人心的影響也很大,所以必須固守。”
蔣介石稍稍停頓,用目光巡視了一下正襟危坐的部屬,把話鋒一轉,說:
“戰爭的形勢在發展,我不能偏于一隅,責任逼著我離開南京。這在我的內心是異常沉痛的。今天,我把保衛首都的責任交給了唐將軍。唐將軍是身經百戰、智勇兼備的將領。他必定能負起這個光榮的責任。你們服從唐將軍,要像服從我一樣。”
唐生智受寵若驚,即席作了慷慨的發言:
“本人受國家厚恩,受委員長的殊遇、培植,深感無以為報,自當敬遵委座命令,與諸位共負守城責任。”唐生智繼續用濃重的湖南口音,表示決心:“現在正是我們戮力用命的時候,只要我們能以一死報國家,一死報委員長,我們就能夠做一名無愧于天下人、無愧于黨國的軍人,我們就能創造自己光榮的歷史,創造偉大民族的歷史!”
唐將軍的話,頗有些鼓動性。將軍們個個熱血沸騰。
會見結束后,唐生智陪送蔣介石夫婦上汽車。
“孟瀟兄,你的身體還沒有恢復,有勞你守南京,我很難過。這也叫患難見交情吧!”蔣介石握住這位8年前還是冤家對頭的手,深情地說。
“這是軍人應盡的責任。我還是那兩句老話:‘臨危不亂,臨難不茍’。沒有您的命令,我決不撤退。”唐生智報之以堅定的誓言。
“孟瀟兄,那就辛苦你了!”蔣介石放心地說。
12月7日清晨。南京城還沒有開始它一天的喧囂。只有全副武裝的士兵,匆匆從清冷的大街上通過。
一列由10余輛高級轎車組成的車隊,從清涼山蔣介石臨時搬遷的住地出發,駛過落滿梧桐樹葉的街道,來到明故宮機場。
機場內外,警戒森嚴。
蔣介石與宋美齡,在一隊警衛人員的護送下,走到專機舷梯旁。他們同前來送行的唐生智、羅卓英等高級將領一一握手。
“辛苦你們了!”蔣介石說。
“委座保重!”將領們回答。
這最后的道別,飽含了凝重的囑托和真摯的希望。未來的歷史,將用鮮血撰寫。
5時45分,美齡號專機開始啟動。
在一小隊戰斗機的護送下,蔣介石的座機升到空中。
飛機在古城上空盤旋一周。
揚子江水,如同一條黃色的寬帶,圍繞著半個南京城。
蓋有藍色琉璃瓦的中山陵墓,矗立在紫金山的蒼松翠柏之中。
石城內外,烽火點點,戰壕縱橫。
蔣介石透過舷窗,看著遠去的鐘山、石城,神情悵惘,心潮起伏。
他想起了元代詞人薩都刺的著名詞句:
石頭城上,望天低吳楚,眼空無物。指點六朝形勝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連云檣櫓,白骨紛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飛機鉆進云層,沿著無盡的長江,飛往贛江之濱。
句湯線上硝煙彌漫
東線日軍是被稱為“黑色帳篷”的中島第十六師團,沿京杭國道,已于12月初前進到句容至湯山鎮之間。這是一支極其兇猛的部隊。他們沒有參加淞滬戰場慘烈的血戰,在上海失陷后,才在吳福線附近的長江口岸登陸,成為攻擊南京的一支主力。中島倚仗人員和糧彈充足的優勢,決心在南京城下,創建自己的勛業。
在東線抵擋日軍的中國軍隊,是兩支廣東部隊:分別由葉肇和鄧龍光指揮的第六十六軍和八十三軍。這兩個軍共有4個師的編制,其中有3個師參加了艱苦的淞滬抗戰;一個師在上海失陷以后,從武漢趕到蘇州,參加南京以東的抵御。他們從戰火中走來,人員損失了大約一半,總共還剩下2萬人左右。在他們歸入唐生智麾下以后,并沒有補充新兵。
戰事首先在距南京城45公里的句容附近發生。
第四七八旅旅長喻英奇奉葉肇軍長的命令,率第九五五團、九五九團兩個團,占領句容以西的既設陣地,拒敵前進,并不得擅自撤退。
12月5日拂曉,一陣猛烈的槍聲,打破了荒原的沉寂。日軍的前鋒部隊,開始向句容前沿陣地作小規模的火力偵察。
第四七八旅官兵嚴陣以待,勇敢地擊退了來自各個方面的襲擊。
與第四七八旅陣地鄰近的第七十四軍官兵,在句容以西土橋的山坳中,打死了六七十名日軍,繳獲了20余挺機槍。60余頂有日本國徽的鋼盔,也成了他們的戰利品。每一頂鋼盔,都是他們消滅敵人的記錄。
這一天,句容四周激戰不斷。中午時分,一批敵軍突破了這個縣城的前沿陣地。廣東部隊同他們開展了白刃格斗。
夜幕下,大批日軍蜂擁而至。他們一面向句容正面繼續深入,一面從句容以西的土橋、牧馬場一帶迂回到句容背后。
第四七八旅的兩團官兵,身陷重圍。他們的友軍———另一支廣東部隊第八十三軍的第一五四師,急趨句容助戰,但在新塘市被阻。
6日,天蒙蒙亮,密密麻麻的日本軍隊,共有五六千人,像潮水般地涌來。第四七八旅被圍困得水泄不通。情況萬分危急。
兩輛疾駛的中國彈藥車,被截在半路,不能把彈藥送給被圍困的部隊。
第四七八旅的官兵,經受住了日軍飛機、大炮的瘋狂轟擊和步兵的輪番沖擊。一批批勇士含恨倒在自己的陣地上。一批批強盜在陣地前流完了他們污濁的血。槍炮聲一整天都沒有停息。
中午,葉肇軍長已經向該旅發出了撤退命令,但命令無法送達。第四七八旅被圍困得太嚴密了,沒有一點可以通過的隙縫。
“派兩個營去送,撤退令送不到不要回來!”葉肇發火了。他不能眼看著一個旅被敵人吃掉。
撤退令被譯成密碼,由兩營部隊分成兩路,分別投送,并且負責策應被圍困的部隊突圍。可是兩個營的部隊太少了,根本插不進去。
激戰到黃昏,朦朧的夜幕,開始覆蓋大地。
突然,土橋方向的槍炮聲變得密集起來。一支被圍困的中國部隊,向西發起了沖擊。日軍馬上調整部署,把土橋方向堵得嚴嚴實實。
戰爭中的攻防,原是虛虛實實,全靠指揮員的戰斗經驗和判斷能力。
正當日軍在土橋方向拼命阻截時,被圍困的大部隊在另一個方向上突圍成功了。中國軍人選擇敵人的薄弱環節,殺開一條血路,終于到達白家場附近集中。
接著,中日雙方的部隊又在湯山附近再次發生激戰。
第六十六軍和第八十三軍在這里協力堅守。湯山有著名的溫泉,許多中國政府的高級官員都在這里療養過。現在,溫泉已無足輕重,沒有人愿意冒著戰火的危險到這里來洗澡。但是,它是京杭國道上保衛南京的最后一道屏障。
中島調動了他手中最強有力的攻擊力量,用大批坦克和裝甲車開道,以威力強大的山野炮猛烈轟擊。
中國軍隊只能以輕武器阻止日軍的集團沖鋒,用對祖國的忠誠和生命來彌補武器的欠缺。盡管如此,也只能且戰且退,從第一道防線撤退到第二道防線。
8日下午,唐生智命令收縮陣地,放棄湯山,把兩支廣東部隊調到復廓陣地防守。
湯山激戰,孕育出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中國軍人以其忠誠和勇敢,譜寫出無數光榮的史詩。
12月 6日晚,夜幕已經低垂,月牙從云層中發出淡淡的冷光。充滿緊張氣氛的湯水鎮,已經關門閉戶。時疏時密的槍炮聲,不斷從15公里外的句容前線傳來。遠處天邊,不時升起彩色的信號彈,閃過炮彈爆炸的耀眼光環。
10名中國工兵,身背步槍,從龍潭沿著崎嶇的山路,走到湯山附近。
突然,從朦朧的月光下,依稀看到一群軍人迎面走來。
“什么人?”
“報出部隊番號!”
工兵高聲盤問。
沒有回答。
雙方仍在接近。
“你們是哪個部隊的?”一名工兵提高了噪門問。
對方仍舊沒有任何回應。
“上刺刀!”工兵班長低聲命令。
工兵們迅速上好刺刀。,持槍散開。
他們不能隨便開槍,因為這里是中國軍隊的縱深防區,不大可能會出現敵人。
可是他們的對手,卻可以任意開槍。對手是日軍的14名偵察兵,已經遠離自己的部隊,深入到中國軍隊的后方。
這樣的戰場情況和心理狀態,明顯對中國軍人不利。日本人占了優勢。
在雙方接近到只有四五米距離的時候,日本偵察兵突然開槍了。一陣手槍響過,中國工兵倒下了5名。
工兵們不再猶豫,一擁而上。說時遲那時快,他們已經各自選中一名敵人,舉槍怒刺,4名敵人差不多同時被刺死。
又一輪混戰。5名中國工兵對10名日本偵察兵。混戰中,手槍的作用受到了限制。還是中國人的步槍加刺刀更有威力。
日本兵拔出了匕首。還有一名日本兵從陣亡的中國工兵手中取過刺刀。
雙方都吼叫著,為自己助威。這是一場意志和力量的較量。每一個人都會在眨眼之間,被對方殺死。
中國工兵人數雖少,但他們臨危不懼。他們又一連刺死了5名敵人。但是,他們自己也再次倒下3人。
中國工兵只剩下了最后兩人。他們被5名窮兇極惡的日本兵團團圍住。
沒有別的出路,只有格斗到底。
血戰中,兩名中國工兵已經負傷多處,滿身是血,但愈戰愈勇,他們決心把所有的敵人全部消滅。
終于,他們將剩下的5個敵人刺倒了3人,刺傷2人。倒下的一動也不動,僵死在地。被刺傷的,則逃向不同的方向。
夜幕下,四周一片寂靜。兩名中國工兵成了殘酷博斗的勝利者。因為勝利來得太不容易,他們已經精疲力竭,只能就地休息。
黑暗中,一個可怕的幽靈,偷偷爬進兩名工兵。一只魔爪,緊握匕首,猛地刺進一名工兵的心窩。只聽得“啊”的一聲慘叫,工兵倒在血泊之中。
那幽靈,是一名裝死的日本兵。
最后一名工兵,聽到戰友的叫聲,一躍而起,立即撲向那兇惡的敵人,兩人抱在一起,拼死搏斗。
山野間,月色慘淡,寒風瑟瑟。
兩名敵對的士兵,都在用盡渾身的力氣,置對方于死地。只有對方的死,才有自己的生。絲毫沒有別的出路。妥協是不可能的。
幽靈終于被制服了。他真的死了。
那名光榮的中國工兵,也負了重傷。不久,他就昏迷了過去。他的名字叫李茂林。
第二天清晨,當李茂林蘇醒過來的時候,已經被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迎著一輪冉冉升起的紅日,他那微笑的面頰上掛滿了淚花。英雄在勝利的歡樂中,深沉地懷念英勇犧牲的戰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