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開始拿關稅說事了,全世界都以為還是老一套,可這次,他好像把該有的做法弄反了,一頓操作看著挺厲害,到頭來卻把自己推到了風口上。
他大筆一揮,點了14個國家的名,說要加征最高40%的關稅,這名單不是隨便列的,里面有不少門道,像日本、韓國這種“盟友”都在里面,還有柬埔寨、老撾、泰國這些和中國經濟聯系很緊密的東盟鄰國也在里面。
特朗普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吼一嗓子,嚇得這些國家都跑過來求他,可他怎么也沒想到,這次吼完之后,對面一點動靜都沒有,沒有一個國家來求饒。
眼看沒有一個國家服軟,特朗普在當地時間7月8日,也是著急的向中國喊話,直接用4個字給中美現狀定了調,那么這4個字究竟是什么呢?
盟友全線翻臉
特朗普最近又開始揮舞他那“老招牌”——關稅大棒,一口氣點名了14個國家,準備最高加征40%的關稅。
按理說,這種威脅一出,過去不少國家都會緊張兮兮地跑到美國談條件,但這一次,劇情完全不按他的劇本走,沒人搭理他,場面一度非常尷尬。
被點名的國家不只是美中貿易戰里的老對手,還有日本、韓國這些長期親美的盟友,還有柬埔寨、老撾、泰國等東盟國家,特朗普以為隨便吼一嗓子,這些國家就會搶著來討好他,結果沒有一個國家買賬。
日本最先“懵圈”,日本國內一直有人覺得,美日同盟穩得很,軍事合作緊密、經濟投資龐大,美國肯定“區別對待”,結果特朗普不講情面,一張關稅清單甩過來,日本跟別的國家待遇一模一樣。
那些一廂情愿幻想“特別待遇”的聲音,也被這巴掌打醒了:在美國眼里,只要你對美有順差,你就是“薅美國羊毛”的壞人。
韓國這邊更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關稅問題還沒緩過神,特朗普馬上又補一刀,說韓國得多交駐軍費用,而且直接喊價一年100億美元,要知道,這個價格可是拜登時期談好的十倍。
這根本不是商量,而是威脅,一時間韓國國內輿論當場炸鍋,連以前主張“和美國好好談談”的人都閉了嘴,特朗普這一招不僅得罪人,還把“親美派”的面子撕了個干凈。
至于泰國等東盟國家,態度更是硬氣,副總理披猜直接表態:我們不會服軟,會堅持到底,這種表態其實反映出一個共識:就算國家不大,也不能被隨便威脅,哪怕和美國關系不錯,但也不代表要被這樣勒索。
這波操作下來,特朗普非但沒收獲“認慫”的盟友,反而讓更多國家對美國產生了警惕,這種靠敲詐式手段推進外交的方式,正在加速把原本站在美國一邊的國家推遠,最終可能只剩美國自己在臺上自說自話。
特朗普全盤皆輸,中國不做替罪羊
眼看每一個國家買賬,這下特朗普又把目光對準了中國,要知道,特朗普設定8月1日為關稅生效日,本想用“倒計時”制造緊張感,逼各國盡快讓步,但這次他沒料到全盤皆輸,其他國家一個比一個強硬。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這波操作的真正目的,其實不是沖著這些小國來的,而是想借打壓中國周邊國家來間接對中國施壓,他的算盤是先搞亂亞洲供應鏈,制造一波圍堵中國的陣勢,以為這樣就能逼中國讓步。
可特朗普忽略了一點:中國和這些國家早已深度綁定,不再是單純的貿易往來,而是完整的產業鏈關系。
要知道,東盟國家,它們很多是“終端工廠”,但上游原料、零件基本靠中國供應,想讓它們跟中國脫鉤,無異于自斷一條腿,再怎么想和美國搞好關系,也不會用自己的產業命脈去冒險。
所以這次美國拉攏一個國家,對方就會看中國一眼,只要中國態度堅決,誰都不敢輕舉妄動,特朗普想“各個擊破”,結果搞成了“中國在中間、大家圍一圈”的局面。
特朗普說得越多,動作越大,反而讓這些國家抱得更緊,同時美國內部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最關鍵的,是稀土問題,稀土是制造高科技設備的必需材料,電動車、芯片、軍工產品全靠它。
而全球稀土供應,中國一家獨大,如果中方限制出口,美國很多關鍵企業的生產線都會受影響,畢竟福特已經警告,如果稀土斷供,一些汽車可能直接停產。
稀土王牌出手,中美談判驟變
這回美國軍工估計比汽車廠還著急,造車出點問題,最多損失利潤,但要是軍火供應跟不上,那可就是動真格了,誰都頂不住。
中美第二輪貿易談判馬上要開始的時候,中方突然批了一批稀土出口許可,這些許可發給了美國通用、福特、克萊斯勒這三家汽車大公司的供應商,而且許可證最長能用到半年。
很容易看出來,這一步是做給全世界看的,中國商務部也說得很明白,我們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對于合法、合規、合理的需求,會按照法律來辦理。
而且這個決定打得非常精準,拿到出口許可證的是民用車企的供應商,不是軍工系統,也就是說,這一操作等于是保住了美國老百姓的飯碗,卻沒有讓軍方撿到一點便宜。
特別是福特和通用,背后有龐大的工人群體和工會組織,對華盛頓有極強的游說能力,中方這一手,不僅緩解了美國本土的供應壓力,還直接撬動了美國內部的政治杠桿,讓真正影響決策的人切身感受到中美合作的價值。
更重要的是,這次的出口許可嚴格限定于民用稀土,軍用高規格的材料一樣不批,中方并沒有放松關鍵技術控制,只是有選擇地釋放了一點壓力,既展現了態度,也留下了足夠的后手,這樣一來,主動權依然掌握在我們手里。
于是劇情反轉就出現了,幾天前還在電視上放狠話,說中美談判“太難”的特朗普,突然換了個口風,說和中國的關系“非常公平”,還特別強調“我個人和中國溝通順暢”,這也算是給中美貿易談判定了調。
同時美國財政部長和商務部長也接連放話,希望盡快跟中國談,結果派出的談判陣容規格直接拉滿,三大核心高官全員親自出馬。
美國那邊為什么轉變態度這么快,主要還是因為他們知道,眼下的局面根本離不開中國,不解決和中國的貿易問題,國內產業鏈會斷,盟友也不聽話,要解這個難題,唯一的鑰匙就在中方手上。
但中國不會只聽他們說幾句好聽話,經驗告訴我們,看清美國,不能只看他說什么,而要盯著他到底做了什么,真要談,就拿出點真誠和實招來。
參考信源
觀察者網2025-07-09——特朗普:韓國賺了很多錢,應該為自己的國防費用買單
央視新聞2025-07-09——特朗普:韓國應自行支付國防費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