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我黨優待俘虜,哪怕是抓住日本侵略者,也都嚴格按照“不殺不辱、生活照顧、去留自愿、思想教育”等政策對待。
但卻有這樣一個國民黨將領,剛剛被俘,組織上就立即下令將其處決。他是誰?又究竟做了些什么才讓我黨如此決絕?
他就是李本一。1902年,他出生在廣西的一個貧苦農家,貧寒的家境讓他從小就飽嘗生活的艱辛,也根本沒有機會去讀書認字。
為了生存,年少的李本一只能四處打零工。18歲那年,他就參軍當了兵,此后,他打起仗來完全不要命,表現得極其勇猛,每次戰斗,都沖在最前面。不久之后,上級就都知道了有個叫“李本一”的小兵打起仗來十分勇猛。
這也讓他獲得了白崇禧的賞識,于是在白崇禧的保薦下,李本一先后進入中央軍校第一分校(南寧分校)第一期步科以及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第一期學習,系統地接受軍事教育。小時候沒有機會上學堂,如今有了學習的機會,李本一更是十分勤奮好學,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這個時候,李本一已經擔任171師上校團長,他率部投身于淞滬會戰中。淞滬會戰,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李本一所在的部隊并不是先頭部隊,因此,當他們抵達戰場的時候,先到的幾個團早就已經和日軍拼殺得幾近殘滅。此時的戰場,局勢早就萬分危急,第七軍殘部的安全轉移重任,就落在了李本一的肩頭。
日軍裝備精良又來勢洶洶,敵我力量懸殊巨大。但李本一毫不畏懼,他身先士卒,帶領著自己的團隊與日軍展開殊死搏斗。戰場上,硝煙彌漫,槍炮聲震耳欲聾,戰士們的吶喊聲與敵人的嘶吼聲交織在一起。李本一團的將士們在他的激勵下,個個奮勇殺敵,毫不退縮。
戰斗持續了很久,李本一團的傷亡不斷增加,但他們始終堅守陣地。直到最后,全團只剩下200多名還有戰斗力的廣西子弟兵,李本一才接到上級下達的撤退命令。哪怕這樣,他也還是組織有序,帶著300多名傷員成功撤離戰場。這一戰,讓他嶄露頭角。
淞滬會戰結束后,李本一隨第七軍移師大別山,繼續與日軍作戰。在大別山里,李本一和日軍多次交鋒,他積極作戰,屢立戰功。
1942年12月18日,李本一率領第138師在安徽太湖縣上空,成功擊落了日軍陸軍大將冢田攻的座機。雙手沾滿了中國人民鮮血的冢田攻當場斃命。這個消息一傳出來,全國上下一片歡騰,李本一也因此名聲大噪。此后,他就成了人們心中的抗日英雄。
按理說,這樣一個對抗日事業做出過巨大貢獻的人,不說多優待,也不至于一被俘獲就下令處決吧?其實,一切還要歸咎于他此后的種種行為。
隨著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國內的局勢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國民黨內部一些頑固派開始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將槍口對準了共產黨領導的抗日力量。
李本一也在這個時候慢慢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他被任命為“剿共司令”,開始在皖東地區大肆開展“清鄉”“掃蕩”行動。
在皖東的日子里,李本一就像變了個人一樣,他對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和革命群眾展開了近乎瘋狂的殘害。所到之處更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不管是手無寸鐵的百姓,還是老弱婦孺,都沒能逃過他的魔掌。
在一次掃蕩行動中,李本一的部隊闖進了一個小村莊。村民們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如狼似虎的國民黨士兵團團圍住。士兵們闖進村民家中,搶走財物,燒毀房屋。甚至還有小孩不小心在路上擋了李本一騎馬的行軍道,被活活踩死。這樣的悲劇在當時數不勝數。
在他擔任“剿共司令”的那幾年里,究竟有多少無辜百姓慘遭殺害,已經很難確切統計了。但據不完全估算,死在他手中的群眾多達三萬余人。他的殘暴行徑,讓當地百姓對他恨之入骨,人們給他起了個綽號:“皖東王”,但這個稱呼里,滿是群眾對他的恐懼與厭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終于取得了勝利。這本來應該是全國人民歡慶的時刻,可李本一卻在此時原形畢露。
由于抗戰后期國民黨軍隊在滬寧一帶兵力空虛,日軍一投降,陸軍總部就電令距南京最近的國民黨第七軍立即開拔,名義上是“拱衛京畿”,實際上是為了阻止新四軍受降。李本一接到命令后,就迫不及待地率領部隊沖向南京。
一進入南京城,李本一就被眼前的繁華迷花了眼,也被心中的貪欲吞噬了理智。他完全不顧自己軍人的身份和職責,開始大肆斂財。原汪偽政權的要員們為了給自己找條后路,紛紛排著隊給他送金條、送財物。李本一毫不客氣地一一笑納。
他甚至還以軍費不足為由,向偽南京商會會長葛亮疇索要了“儲備卷”4億元,約合法幣800萬。這些錢到手后,他立即將其兌換成金條、銀元,裝了滿滿幾麻袋,連夜運往蚌埠。這些錢財,并沒有用作軍費,而是被他用來在老家容縣購置了幾百畝水田,為自己和家人牟取私利。
李本一的這些貪污腐敗行為,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民憤,也引起了國民黨內部一些正義之士的不滿。但由于他背后有白崇禧的庇護,再加上國民黨內部原本就腐敗成風,互相包庇,所以哪怕有人舉報他的行為,卻始終沒能對他進行有效的懲處。
1947年,李本一在山東戰場的表現更是令人不齒。
當時,他率部在第七十四整編師的右翼協同國民黨進攻山東解放區。5月14日,國民黨整編七十四師被困于魯南孟良崮。作為距離該師最近的部隊之一,第七軍、整編第二十五師和整編第八十三師本應全力救援。但是,李本一卻出于種種私心,救援不力。最終,3天后國軍王牌主力第七十四整編師被華東野戰軍全部殲滅,師長張靈甫被擊斃。
這一戰役的失敗,給國民黨軍隊造成了沉重打擊。事后,國民黨國防部追責,李本一被以“擅入首都敲詐勒索與孟良崮救援不力”等罪名遭逮捕,關押在南京羊皮巷18號國防部軍法局看守所。
1947年7月25日,國民黨軍事法庭判處李本一“十五年有期徒刑、剝奪公權十年”,后改判為“三年有期徒刑”。但這一切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在白崇禧的保薦下,李本一只在監獄里待了3個月,就再次官復原職。
到了1949年,解放戰爭進入尾聲,國民黨軍隊在人民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下節節敗退。李本一所在的桂系第七軍也在戰場上連連戰敗。
同年8月,在青樹坪地區,李本一部隊與四野146師相遇。此時的李本一,已經完全失去了理智,他為了挽回敗局,竟然下令部隊專門對著四野的傷員醫院開火,對毫無還手之力的傷員和醫護人員進行殘忍殺害。擔架隊在重機槍的掃射下紛紛倒下,慘狀目不忍睹。
1949年12月16日,在解放軍的不懈追捕下,四處逃竄的李本一最終在平南被成功俘虜。消息傳出,曾經飽受他殘害的百姓們紛紛要求嚴懲這個惡貫滿盈的劊子手。
1951年,安徽省皖北行署人民法院對李本一進行公開審判。公審大會上,來自各地的證人紛紛站出來,指認李本一所犯下的罪行,簽字作證的證人多達七百余人。
8月24日,正義的槍聲終于響起。李本一在合肥被執行槍決,終于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