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典薩博公司宣布一架JAS-39E“鷹獅”戰機在德國赫爾辛(Helsing)公司開發的人工智能系統“半人馬座”(CentaurAI)的控制下實現了超視距戰斗場景下的自主飛行。
這是全球首例公開的、AI在超視距(BVR)戰斗場景中成功駕駛戰術戰斗機的試驗試飛案例。
瑞典的“超越計劃”
6月11日,薩博公司宣布其搭載了“半人馬座”AI系統的JAS-39E成功完成了第三次試飛。此次試飛是薩博“超越計劃”(ProjectBeyond)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探索如何使用值得信賴的人工智能系統應對未來威脅”,也是瑞典未來戰斗機項目的概念階段。
2024年11月,薩博公司在瑞典國防物資管理局(FMV)的資助下正式啟動該計劃,并于2025年5月28日進行了該項目的首次試飛。6月3日進行第三次飛行時,一架搭載“半人馬座”AI系統的JAS-39E飛機與一架有人駕駛的JAS-39D飛機進行了超視距(BVR)空戰。
薩博公司表示,在此次試飛試驗所包含的一系列動態超視距場景中,有人駕駛的JAS-39D所獲取的數據顯示,搭載了AI系統的JAS-39E戰斗機自主進行了復雜機動,而且“半人馬座”AI系統還對飛機的操作員進行了(模擬)空對空武器的射擊提示。
此次試飛在波羅的海上空進行,機上仍有一名人類飛行員,以便在必要時接管對飛機的控制。
薩博公司在簡報中展示了一張幻燈片,展示了此次超視距作戰試驗的情況。
赫爾辛公司人工智能業務副總裁安托萬·博德斯(AntoineBordes)表示,在此次試飛試驗中,“半人馬座”AI系統顯示出的飛行經驗相當于人類飛行員積累50年的飛行時間。該AI系統在模擬器中進行了數千次迭代,通過與自身對弈進行訓練開發了一系列超視距戰術,并習得了非傳統的交戰模式。
赫爾辛公司表示,其開展了大量的、專門針對現代空戰的要求的AI訓練,訓練重點是提升機動性和可靠性、區分戰機任務的優先級,并適應不同的戰斗場景。這一訓練體系不僅針對目前的JAS-39E平臺,還會引用在未來的有人和無人駕駛航空器上。
正在普及的AI“副駕駛”
薩博公司的JAS-39E并非全球首款款正在應用AI技術的飛機。
據《簡氏防務周刊》報道,5月15日,俄羅斯聯合飛機制造公司(UAC)在馬來西亞舉行的2025年蘭卡威國際海事與航空展覽會(LIMA)上,針對蘇-57的AI輔助系統進行了大力宣傳。UAC表示,該系統的支持范圍囊括“常規飛行操作”和“作戰場景”,可作為單座多用途戰斗機的虛擬“副駕駛”,通過眾多傳感器收集數據并為飛行員提供關鍵信息,協助飛行員更快地做出正確決策。
美國空軍在AI操作系統方面的探索更早也更相對透明一些。根據洛馬公司公開的信息,其基于F-16改裝的X-62AVISTA(可變飛行模擬測試飛機)已經在進行了自主飛行測試,并且與有人駕駛的戰斗機進行過空中纏斗。
X-62AVISTA是由洛馬公司旗下臭鼬工廠與Calspan公司合作為美國空軍試飛員學校開發的試驗性平臺。2021年6月起,美空軍將該平臺的工作重點放在了AI系統測試和機器學習領域。希望AI模仿其他飛機的性能特征。
根據美國空軍披露的信息,2023年9月,X-62A已經和人類飛行員駕駛的F-16戰斗機進行過空戰纏斗了,當時兩架飛機的相對速度超過1200英里/時(約馬赫數1.58),纏斗過程中兩架飛機實施了高級戰術機動,但美國空軍并未表示哪架飛機在纏斗中獲勝。
2024年5月,時任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Frank Kendall)在加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體驗X-62A。
據美聯社報道,在長達一小時的模擬戰斗中,AI系統控制的X-62A最大飛行速度超過885千米/時,最近時距離其對手不到305米。肯德爾表示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斗”,并表示,如果飛行員經驗不足,“自動化系統的表現就顯得更好”。
近年來,全球多場地區沖突中都出現了超視距作戰場景,因此,相關能力的重要性正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根據薩博公司的計劃,“超越計劃”還將在今年內進行一系列試飛試驗,之后的試驗中,搭載AI系統的JAS-39飛機可能會與兩架有人駕駛的敵機展開“對戰”。
未來,薩博公司還計劃將AI系統的試驗試飛場景拓展至視距內空戰,并推動相關技術和經驗融入歐洲的下一代戰斗機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