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進入危險區域,請盡快離開!”在郴州市蘇仙區五蓋山鎮高峰水庫,防溺水智能監控攝像頭正在進行24小時監測,一旦捕捉到靠近水域的人員畫面,便立即發出清晰的語音警告及時勸離。這一幕,正是蘇仙區以科技賦能筑牢安全防線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蘇仙區聚焦礦井、防溺水、臺風防御、船只監管等重點領域,創新推出“智慧監管+政企協同+全民共治”三維舉措,織密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防護網”。
智慧監管,讓風險“看得見、管得住”
“各部門請注意,根據氣象預警,今晚將有暴雨,立即停止井下作業,組織人員升井。”近日,在蘇仙區黃泥坳礦業有限公司5G智慧調度室里,安全員通過應急廣播下達指令。此外,其5G智能排險系統可實現井下水倉自動抽水排水及氣體實時自動檢測報警,為礦井安全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目前,全區升級改造13家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監測監控系統、13家尾礦庫在線監測系統;安裝煙感報警器1082個,新建集中充電場所35處,充電端口597個;打通應急逃生出口和消防車通道1581個;配合完成城鎮燃氣管道更新改造12公里,建設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6.883公里,配置應急救援裝備385臺/套。從多個維度構建起智慧安全防護體系,讓風險隱患能夠被及時發現和處置。
政企協同,把防線“建到崗、落到人”
為全力做好安全生產,蘇仙區構建“黨政領導+部門監管+企業主體+社會參與”責任體系,建立黨政領導包鎮(街道)、部門包行業、鎮(街道)包村(社區)的包保責任制,落實59座上型號水庫、67處山洪災害危險區等多類重點區域包保責任人。邀請省應急管理廳專家“送課上企”,指導企業落實全員責任制。同時開展多領域全鏈條整治,推進交通、消防等專項行動。今年1月至6月,全區黨政領導督導安全生產工作714次,處理“有獎舉報”106件,有效促進政企協同防范風險。
為以確定性工作應對近期臺風風險,連日來,蘇仙區主要負責人帶隊深入轄區礦山、水庫、景區等地開展安全大檢查。嚴格落實24小時領導帶班和專人值班制度,確保指揮體系高效運轉。全域排查水利工程、地災點等風險點,隱患立查立改,同步疏通排水、加固防風設施。建立部門協同機制,多渠道發布預警信息,對危險區域人員“應轉盡轉”,特殊群體實行“一對一”幫扶。消防等專業救援力量全員備勤,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全民參與,讓安全“入民心、成自覺”
今年4月以來,蘇仙區教育局聯合學校、鎮(街道)工作人員、志愿者化身“安全宣講員”,走進社區、廣場等地普及防溺水等安全知識,讓安全常識走進千家萬戶。全區還聯動開展“開工第一課”“全國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等安全宣傳活動,全民安全意識得到極大提升。
為提升實戰能力,蘇仙區交通運輸局在飛天山翠江流域組織水上應急救援演練,蘇仙區消防救援大隊在東湖公園開展水域救援實戰演訓,各部門組織企業開展專項演練,各鎮(街道)也指導各村(社區)開展逃生避險應急演練。今年1月—6月,全區累計完成各類應急演練536場,參與人數達1.61萬人,全民應急處置能力顯著增強。
從礦山5G智慧平臺到河道攝像頭,從企業安全晨會到社區宣傳展臺,蘇仙區以系統化思維構建安全治理新格局。今年初以來,蘇仙區累計排查重大事故隱患213條,到期整改率為100%。(曹敏 譚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