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這兩天一定有點懵圈,原本認為吃定中國逼迫在稀土領域讓步的制裁措施,竟然直接被7月6日中國商務部一紙禁令給擋回來了,禁止歐美大額醫療器械項目進入中國!
同時還表示在華的醫療器材公司投標不受限制,說白了就是沖著歐盟原產地醫療設備來的!
中國早就在高端醫療設備上突破了,禁止歐盟的設備進入,就是為國產的高端醫療設備讓路,這下歐盟有點傻眼了!
軍用稀土沒撈到,自家的醫療設備以后再想進中國可是有點困難了。歐盟也不想想,巴統和瓦森納協議可是限制了中國70多年,現在也嘗嘗那被禁的滋味!
?——【·限制歐盟器材進入中國·】——?
7 月 6 日,中國商務部出臺新措施,正式回應歐盟之前的貿易制裁。
因為歐盟率先推出了針對中國的制裁措施,作為回應中國也采取了“以牙還牙”的措施:
超過 4500 萬元的醫療器械采購項目,歐盟企業不能參與投標(在中國注冊的歐盟企業除外)。
如果有其他國家企業參與競標,那么項目中從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費用不能超過合同總價的一半。
只有當歐盟產品有特殊功能,其他國家產品無法替代時,才允許例外采購。這項規定從 2025 年 7 月 6 日起開始正式執行。
這個消息被曝出后歐盟徹底傻眼了,他們壓根沒想到中國會這么硬氣地回擊。
可能歐盟還覺得,中國在高端醫療設備領域對歐美產品依賴程度極深,以為用貿易制裁就能逼迫我們妥協。
長期以來,歐美企業靠著先進的技術與品牌優勢,長期霸占著中國高端醫療設備市場。
像德國西門子、荷蘭飛利浦、美國通用這些大公司,在核磁共振、CT 掃描這些高端設備領域,不光在全球市場份額大,在中國市場更是占據主導地位。
放在幾年前我國可能會被迫妥協,但是通過近幾年的奮力前行,我國在高端醫療設備行業上取得了很多成就。
比如核磁共振成像(MRI)設備來說,現在我國國產的 MRI 設備,已經能在市場上占到 35.1% 的份額了。
如今國產高端醫療設備越做越好,技術越來越扎實,在很多方面都能和歐美大牌產品掰掰手腕。
?——【·歐盟也嘗嘗被禁的滋味·】——?
直到現在歐盟才明白:中國在這場貿易摩擦里可不是嘴上說說,這次要玩真格的!
歐盟駐華大使豪爾赫?托萊多急忙出面委屈求和,聲稱歐洲請求中方理解歐洲企業的 “恐懼和顧慮”,試圖以此解釋歐盟出臺制裁措施的理由。
但是6月20日的歐盟頒出的制裁政策可沒有一絲“委屈求和”的意思。
制裁規則十分蠻橫:中國企業不能參加超過 500 萬歐元的歐盟醫療器械政府采購項目,就算其他企業中標,用的中國原材料也不能超過一半。
這個政策 6 月 30 日就開始執行了,期限為 5 年。歐盟本想拿醫療器械貿易當籌碼,在稀土問題上逼中國讓步,結果不僅沒占到便宜,反而讓自己吃了苦頭。
但是實際上,我國并沒有禁止稀土出口,只是設立了審批流程,只要其他國家按規矩辦事、通過審批,照樣能買到稀土。
可惜歐盟不聽勸,不僅不認可中國合理的政策,還想用貿易制裁來施壓。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和公平的貿易環境,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
曾幾何時,在國際經濟與貿易領域,中國因為產業結構不完善等問題,在面對歐美國家的刁難時,只能默默咽下委屈。
但今時不同往日,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在經濟、科技等領域已經具備了強大的實力。
如今的中國,也有底氣在國際貿易爭端中挺直腰桿,展開經濟反制裁!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