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全國人民避暑地圖的北方頭牌,一直是青島。
你要是隨便問一個南方人,“夏天去哪涼快?”回答十有八九是:“去青島啊,海風吹著,喝著啤酒吃蛤蜊,穿著大褲衩,涼快又自在。”
確實,青島這個城市,從一百多年前就被德國人選作療養地,不光是因為靠海,更是因為夏天不悶不燥,夜里還得蓋被子。
老舍、郁達夫都愛來,每年七八月,一波又一波的游客從全國各地趕來“蹭空調”。
結果誰能想到,今年7月初,青島卻因為太熱沖上了熱搜。
01
7月6日下午,有網友拍下了青島海爾路附近的馬路,地表溫度直接飆到了45℃!是的,沒錯,地表溫度不是體感溫度,你穿拖鞋走路,都能感覺鞋底在冒煙。
本地人也懵了:“說好的天然空調呢?青島也變熱了?這日子怎么過?”
其實,青島本身氣溫并不算離譜,官方數據顯示當天下午氣溫大概是27℃左右,問題出在“太陽直曬+柏油馬路+無風通風差”,就跟坐在蒸籠里一樣。
但也正因為這波“出圈式高溫”,讓更多人看見了另一個不一樣的青島。
這個城市,沒躺平。
晚上6點一過,啤酒街、海邊廣場、八大關、五四廣場,全都熱鬧起來。
燈光秀點亮夜空,音樂節、帳篷營地、夜市攤位,一下子就成了城市主角。
青島市政府也很上道,連發多輪消費券,海底世界、方特夢幻王國、棧橋夜游都加了“夜間專場”,避暑、拍照、帶娃,哪樣都不耽誤。
與此同時,不少平臺的數據也顯示,青島的暑期熱度,超過了預期。
尤其是在南方持續高溫的背景下,青島、威海、大連這些北方城市,被游客一窩蜂點名“上車”。
酒店、民宿預訂量暴漲,青島機場和火車站的客流數據也明顯攀升,有種“全民南下失敗,只好北漂避暑”的感覺。
02
如果你也打算來青島避暑,這里有一些實用小建議,可以參考:
晚上去哪清涼又好玩?
五四廣場的燈光秀是必打卡的夜景地標,海風很舒服,廣場周邊的夜市也很熱鬧。
八大關附近的濱海步道,傍晚騎行或散步都非常愜意,沿線能看到許多小眾拍照點。
嶗山太清宮夜場開放,山風清涼,不用曬太陽還能看海上月色,體驗感拉滿。
想喝點兒的可以去這幾地:
臺東啤酒街,正宗青啤+大蝦+蛤蜊一條龍服務,熱鬧得很;
嶗山啤酒節已經開幕,7月中旬到8月中旬都有活動,現場演出+冷飲攤+海鮮燒烤,氛圍值拉滿。
白天別太猛,可以躲進這些地方吹空調+看海:
青島海底世界,有企鵝、白鯨、珊瑚隧道,孩子最愛;
青島啤酒博物館,有展覽有冷飲還能試喝,適合大人“躲太陽”;
萬象城、MixC城等大型商場中午人最多,不擠海灘也能清涼避暑。
03
從“避暑勝地”變成“熱搜城市”,青島這波變化看著突然,但也不算意外。
天氣變了,海風偶爾也攔不住熱浪,但城市的應變能力和人氣,倒是實打實地亮了出來。
說到底,城市的魅力,不只是靠氣溫。
青島能火,不只是因為涼快,而是它一直在努力,從老城區的小馬路到新的文旅項目,從一杯冰鎮扎啤到一場海邊夜跑,城市在熱,但人們在動。
過去我們總覺得:夏天去青島,是圖個清凈涼爽;但現在會發現,就算它熱了,它也依然有吸引人的理由。
因為這座城市,不靠天吃飯,它會自己找辦法,讓你舒服,讓你留下來。
說到底,這就是一座城市的真正實力:即便熱上了熱搜,也能讓人甘愿奔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