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眾汽車集團發布2025年上半年交付數據,上半年全球交付441萬輛汽車,同比增長1.3%;第二季度全球交付 227.2萬輛,同比增長1.2%。其中大眾集團核心品牌在全球市場的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了14.3%,達到約19.3萬輛。
歐洲市場:傳統巨頭的逆襲教科書
在德國、法國、西班牙等核心市場,大眾ID.4和ID.7組成的 “雙子星” 以19.26萬輛的銷量直接碾壓特斯拉 Model Y(參數丨圖片)的頹勢(1-5月僅7.64萬輛)。例如在德國,ID.7單月銷量激增至2402輛,同比暴漲3倍,甚至超越特斯拉 Model 3 成為中高端電動車新標桿。斯柯達品牌憑借 Elroq等新車,銷量同比激增 197%,在丹麥連續兩月登頂銷冠;奧迪Q6 e-tron 和A6 e-tron則創下品牌銷量紀錄,助力奧迪純電銷量突破10萬輛。
這種優勢不僅體現在銷量數字上。大眾通過多品牌全價格帶覆蓋策略,在歐洲每賣出5輛電動車就有1輛來自大眾集團,市占率高達28%。從15萬歐元的斯柯達Elroq到150萬歐元的保時捷 Mission X,大眾用 “技術平權” 讓不同預算的消費者都能找到心儀車型。就連歐洲最大的汽車租賃公司 Sixt,其采購車輛中已有52%為大眾純電車型。
技術破局:MEB 平臺的進化與野心
大眾的電動化成功離不開MEB 模塊化電驅動平臺的支撐。這個專為電動車設計的平臺,通過將電池平鋪在底盤,不僅讓ID.3的車內空間比同尺寸燃油車提升20%,還實現了WLTP 續航500公里以上的硬核實力。更重要的是,MEB平臺讓大眾能夠快速推出12款純電車型,覆蓋轎車、SUV、MPV 等全品類,這種 “平臺復用” 能力使研發成本降低 30%。
如今,MEB平臺正在進化為MEB+:新一代單元電芯技術將續航提升至700公里,充電功率接近200千瓦,10分鐘即可補充300公里續航。同時,大眾與小鵬汽車合作開發的 CEA 電子電氣架構,將實現 “軟件定義汽車” 的本土化突破,首款合作車型計劃 2026 年投產。
中國市場:復蘇信號與未來布局
盡管上半年中國市場交付量微降2.3%,但6月單月24.7萬輛的成績(同比增長9%)已釋放回暖信號。大眾品牌(含捷達)憑借速騰、帕薩特等燃油車基盤,上半年交付99.6萬輛,同比增長1.1%,而ID. 家族則通過 “在中國,為中國” 戰略加速本土化,例如針對家庭用戶推出的ID.6 CROZZ,以6/7座布局和 “移動休憩室” 理念,成為25萬級純電 SUV 的熱門選擇。
下半年,大眾將推出奧迪 E5 Sportback和Q6L e-tron等新一代智能網聯車型,并計劃到 2026年在中國市場推出超20款新車型,其中30款新能源車型。更值得期待的是,大眾與小鵬合作的首款車型將搭載 CEA 架構,將應用于本土生產的CMP及MEB平臺車型。
汽車網評:
大眾正在用 “油電同智” 的戰略,重新定義全球汽車產業的競爭規則。正如歐洲汽車工業協會主席所言:“大眾的成功證明,傳統車企的電動化轉型不僅是可能的,還能比新勢力做得更徹底、更可持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