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商標轉讓前,都會先查詢商標的狀態,確保它是"正常可轉讓"的。但有時候,查詢結果會顯示"異常",這時候就要小心了!
今天,就來聊聊商標"異常"的幾種常見情況,幫你避坑,買到放心商標!
一、商標被"撤三"
在商標交易過程中,需高度警惕商標狀態顯示為“撤銷/無效宣告中”或者“被他人申請撤銷”的情況。依據《商標法》相關規定,注冊商標若連續三年未投入實際使用,任何主體均有權向商標局提出撤銷該商標的申請,即俗稱的“撤三”。
若看中的商標有“撤三”風險,買后被撤銷,錢就白花了。
為了有效規避風險,在交易前要求商標轉讓者提供該商標近三年內的使用證據,如詳細的銷售記錄、正式的廣告合同、帶有商標標識的產品宣傳資料等。
如果發現目標商標已經被他人申請撤銷,那么建議暫緩購買決策,耐心等待商標局對撤銷申請的審查結果公布。待結果明確后,再根據實際情況綜合考量是否繼續推進商標購買事宜,以此確保交易的安全性與合法性,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
二、商標處于"異議"或"爭議"中
商標顯示“異議中”“無效宣告中”,說明其有法律爭議。若有人以侵權、惡意注冊等理由提異議,商標局會暫停轉讓等手續,直至爭議解決。若商標最終被無效,就沒了價值和效力。
面對處于“異議中”或“無效宣告中”狀態的商標,為有效降低交易風險,可以通過合法途徑詳細確認異議或爭議產生的具體原因,深入分析背后可能涉及的法律問題和潛在風險,對商標最終被無效的可能性進行全面評估。
三、商標"質押"或"凍結"
商標顯示“質押登記”,說明其可能已被抵押給銀行或債權人,若轉讓者無法償還債務,商標可能被拍賣;商標顯示“司法凍結”,則表明商標涉及法律糾紛,如債務、侵權等,法院已禁止其轉讓。
在進行商標交易時,應明確要求轉讓者在交易前解除商標的質押登記或司法凍結狀態;受讓者要主動通過合法途徑查詢與該商標相關的法院信息以及質押登記信息,全面了解商標所涉及的法律糾紛情況和質押詳情。
四、商標"有效期臨近"或"未續展"
商標交易時,若其有效期不足1年或顯示“未續展”,需警惕。商標注冊有效期10年,到期前要續展,轉讓者忘記續展,商標會失效,他人還能重新注冊,受讓者就會利益受損。
在交易過程中務必仔細檢查商標的有效期,若發現商標有效期即將屆滿,應明確要求轉讓者在完成商標續展手續后再推進交易流程,以此確保商標處于有效狀態,具備合法的專用權。
如果商標已經過期,但尚處于寬展期(即商標有效期屆滿后的6個月內),受讓者應盡快與轉讓者取得聯系,督促其及時補辦商標續展手續,避免因錯過寬展期而導致商標徹底失效。
遇商標“異常”別慌,先登商標局官網或找代理查清原因,再評估風險,小問題如地址未更新讓賣家改,大問題如撤銷、凍結則放棄或等解決再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