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隨著最后一相導線牽引到位,廈門東崗~望嶝(東山)220千伏線路工程全線貫通,這條電力“大動脈”將為廈門迎峰度夏期間保供電注入新動能。
廈門東崗~望嶝(東山)220千伏線路工程新建線路長度20.915千米,包含架空線路與地下電纜兩個部分。其中,近15公里的架空線,依靠45座新建的鐵塔支撐跨越山川;超過6公里的地下電纜則深入城市地下管廊,有效解決了城市空間的難題。
施工現場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福建省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提前開展現場踏勘,針對不同地形地貌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組立塔方式。針對空間受限、地形復雜的場地,靈活性較高的抱桿組塔發揮優勢,抱桿體積小且可拆解運輸,方便運輸至每個塔位。對場地平坦、坡度較緩位置,施工項目部優先采用吊車組塔,一基鐵塔平均只需要兩天的時間就能夠保質保量完成組立,在縮短單基鐵塔組立時間的同時也降低了人身傷害風險。該工程近半數鐵塔利用吊車等機械化方式進行組塔。
組塔、架線高峰期正值高溫時期,多項作業同步開展,作業點分散且工期緊迫、任務繁重。施工項目部從“人、機、料、法、環”各方面優化方案,切實做到人員、設備、物資、工序無縫銜接。施工人員利用夏季晝長夜短的特點,根據天氣情況靈活調整作業時段,避開高溫時段進行高空作業。在安全管理方面,項目團隊以每個塔位為單元進行網格化管控,嚴格落實防暑降溫和安全管理要求,在每個作業點安排安全員、監護人,并在施工復雜的關鍵點位增設人員,確保鐵塔組立、導地線展放、附件安裝等各項工序安全平穩推進。
電纜敷設
5月中旬,電纜班組正式進入城市地下管廊進行電纜敷設。電纜共分為9檔,采用雙回路雙拼水平蛇形敷設,使用108盤電纜,敷設長度超過6千米。在城市的管廊下敷設電纜遠比想象中困難,悶熱的環境、狹窄的空間、有限的工期都是面臨的難題。施工項目部采取人力與機械相結合的敷設方式,和時間、空間賽跑,不斷加速工程進展。電纜敷設以電纜輸送機為主,電纜牽引機為輔,針對電纜過彎的關鍵環節,施工人員嚴格把控質量工藝,保證電纜轉彎的彎曲半徑不小于20倍的電纜外徑,同時注意電纜牽引力及耐受側壓力符合技術要求,防止電纜損傷,確保敷設質量。
“我們將安全和質量管控貫穿施工全周期,對每基鐵塔、每個放線區段制訂具體方案和措施,同時強化事前監督與過程管控,提前開展線路投產前自檢消缺工作,確保工程順利投產。”福建送變電公司廈門片區項目部負責人王容華說。
廈門東崗~望嶝(東山)220千伏線路工程投產后將進一步完善區域電網網架結構,增強廈門翔安機場配套供電可靠性,同時有效滿足廈門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電力負荷增長需求,為今夏電力安全穩定供應提供有力支撐。(文/圖 嚴志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