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以法之名》這部劇絕對能夠成為今年的爆款,因為它里邊講述的很多細節線,實在是太敢拍了。
很多觀眾在觀看這部劇的時候,直接就看到了黑社會力量的龐大,以及司法系統內部手握巨大權力的高官的腐敗。
就在大家對這部劇贊不絕口的時候,沒想到劇情的發展卻變得越來越讓觀眾看不明白了。
本以為含冤入獄的萬海,絕對能夠迎來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可沒想到,就在壞人被抓的時候,他卻直接被奪走了性命!
觀眾在看到這樣的結局時,都直接無奈的說道:
“明明之前他經歷了這么多委屈,為什么不讓他有重生的那一天?為何一定要把他給寫死?”
看到各種負面評論不斷出現的時候,節目組或許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這一問題,所以開始瘋狂的推卸責任!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他們一定要把萬海這一角色給寫死?為何這部劇的劇情最后沒有讓觀眾滿意?
改變過往形象,結局讓人不滿
這部劇在剛開播的時候面臨的壓力就已經相當大了,因為觀眾在觀看的時候覺得有很多主角的演技,甚至還比不過一些配角突出。
尤其是張譯,這些年他扮演了太多檢察官,又或者是警察的形象。
當他出現在《以法之名》當中的時候,觀眾的第一反應就是:
“估計又是把同質化的演技給拿出來了,究竟要什么時候才能認清自己的問題?”
觀眾的這句話還真的沒有說錯,當時張譯在表演的時候,又給人一種過分懦弱的感覺,完全就沒有任何一點檢察官的氣質,不知道的還以為他犯了什么大錯。
當這部劇的主演都被觀眾吐槽的時候,這部劇想要真正走進觀眾的心中,自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在大家以為這部劇會撲街的時候,楊爍的表演又讓大家改變了這種看法,他的出現確實是這部劇的一個彩蛋。
或許是知道自己之前扮演了太多霸道總裁的角色,如果繼續走這一條道路,肯定會讓觀眾對自己大失所望。
這次出現在《以法之名》當中的時候,楊爍做出了很大的形象改變。
不再執著于過去的耍酷和耍帥,直接就變成了一個階下囚的形象。
對于楊爍所做出這樣的形象犧牲,有很多人是完全想不到的,畢竟之前的他可是通過霸道總裁的人設才火起來的。
也正是因為這種巨大的反差,所以大家又對這部劇有了一定的期待。
在觀看的過程當中,也覺得他真的把萬海這一角色的憋屈和無可奈何,演繹的淋漓盡致。
看到他經歷了這么多的委屈后,大家也希望相關的法律能夠為他推案,讓他有出獄的時候。
可當時的劇組不知道出于怎樣的想法,竟然直接在大結局快到來的時候,把這一角色給寫死了。
如果真的是因為劇情的發展而死掉的,觀眾不會有任何意見,但他的死亡會不會有點太過于刻意了?
當萬海在得知自己的兒子,可以被解救且保護起來的時候,他也決定改變過去的唯唯諾諾,把事情的所有真相都說出來。
他本以為自己只要一說出來這件事情,絕對會有翻案的機會。
就在觀眾期待他和他兒子團聚的時候,意外的一幕又出現了!
結局不合理,觀眾貼臉開大
就在這件事情快迎來轉機的時候,沒想到萬海竟然突發了心臟病。
這也不禁讓廣大觀眾覺得,是導演看到相關的邏輯和劇情,已經沒有辦法往下面繼續發展了,所以才會通過這樣的方式直接把他們給寫死!
為了避免廣大觀眾在這件事情上非常的憤怒,導演又立馬強調的說道:
“他的死亡并不是突然,是他拿來救命的藥,就這樣被其他人給換走了”。
對于這樣的解釋,廣大網友自然是難以接受的。
不明白為什么這些含冤入獄的好人,沒有辦法迎來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不僅這一個角色寫死了,秦鋒也同樣如此。
當他在得知洪亮有危險的時候,他才終于意識到,自己之前所做的事情究竟有多么錯誤。
為了能夠保住洪亮的一條性命,他做出了舍己為人的事情,把自己的生命給犧牲了。
在看到這一幕時,網友覺得這完全就是在強行煽情了。
明明當時他沒有犧牲的必要,那為什么偏偏要把這一些角色全都給寫死?
這樣的方式只會讓廣大觀眾在觀看的時候,覺得主角光環未免有點太過于嚴重了。
難道在他們看來,只要是主角就不會出任何意外,其他的配角為了襯托他們就必須要犧牲掉自己嗎?
也正是因為這一些操作,讓觀眾相當的不滿意。
好不容易有所好轉的口碑,又再一次走了下坡路,各種各樣的漏洞全都出現了。
要知道,當時很多網友為了能夠提前看大結局,還特意支付了18元。
結果看完之后,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覺得自己所花的這個錢實在是太不值得了。
剛開始用煽情的方式,觀眾是可以理解的,能夠把觀眾的情緒給帶動起來。
但這部劇可是破案和反腐劇,為何強行把注意力放在煽情這方面?這會不會有點太不合適?
受到觀眾情緒的影響,這部劇的評分現在也變得越來越低了。
那么針對這件事,導演又會有著怎樣的看法?又會不會承認是自己的問題所在,所以才讓觀眾如此不滿意的?
責任推卸他人,觀眾并不買單
如果導演大大方方承認是自己的問題,或許差評還不會隨之增多。
可當時的導演卻把所有的問題都推卸到了演員的身上,直接就說到:
“演員的選擇確實有失誤,大家都在反省的過程當中”。
這句話的出現,也讓很多人對傅東育徹底失望。
要知道,剛開始大家還覺得這個導演相當的敢拍敢把很多邪惡的一面直接給呈現出來。
在我國這么多影視劇當中,其實這種題材的劇本數量并不是很多。
因為很多的劇情尺度實在是太大了,很有可能害怕得罪某一些人。
但當時的傅東育卻一點都不畏懼,一定要把這部劇給拍出來,并且要非常的真實,他的這種勇氣也讓廣大觀眾很是喜歡他。
可沒想到現在他的態度卻完全不一樣了,不斷的去逃避自己的責任,覺得是自己選錯了演員,這部劇才會出現這么多的差評。
但說句實在話,當時觀眾有這么多差評的原因,并不是這些演員的演技有問題,而是故事的發展,讓觀眾覺得太過于突兀了。
你覺得這件事情的根本原因在誰的身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